这个世界不会亏待认真对待自己职业的人

很多人曾问:“没钱没资源,为什么‘专业’就能帮助我在职场站稳脚跟?”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明白,老板和客户为什么要用你?

有些事情,他们没时间精力亲力亲为,你却能比他们亲自出马做得更好、更完美;

有些信息,他们掌握得不够详尽,但你可以给他们提供准确、详细的信息;

有些难题,他们想破脑袋都解决不了,你却能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积累帮助他们解决。

也就是说,在职场中,你具备了大部分人都不具备的专业技能,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你能做到,别人解决不了的难题你能解决,你就具备了纵横职场的底气。

这一切,用两个字就能概括——专业

这个世界不会亏待认真对待自己职业的人


专业精神,不仅意味着你会积极打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意味着你会把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完美。

试问一下,这样的员工,哪个老板不喜欢?这样的白领,哪个客户不喜欢?

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专业,根本不需要你有钱、有人脉,你只需要花心思、下苦功,就能成为业内最顶尖的20% 。

如果你没资源、没背景,唯有“专业”才是让你脱颖而出的最佳武器。

我以前曾在一家全国知名的广告公司实习,跟着一位业内有名的广告人,真实地感受到什么叫做专业。

每次给甲方做提案,他都会先花很长一段时间了解对方的产品和公司历史,有时候甚至会自费去到甲方的总部进行拜访。

他说:“不进行实地考察,就很难了解甲方真正的需求,自然也很难做出好的提案。”

有时候下班下得早,他就会拉着几个同事,一起看看国外最新出的广告,一起探讨有什么可取之处。

有一次我去他家,发现他家的书柜,密密麻麻放着他这些年收集的广告书籍、广告案例,他自己的心得也写了十几本笔记本。

平时难得放假,他就去各大广告展参观、和别的广告人交流……


这个世界不会亏待认真对待自己职业的人

近距离看到这一切,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他出身贫寒,读的大学也不算出名,却能在广告界拼得一席之地。

这个世界,不会亏待那些认真对待自己职业的人。

太多人把事情做到60分了,如果你能做到100分甚至120分,那你就能鹤立鸡群。

作家严歌苓,为了写出《寄居者》里上世纪40年代犹太人在上海生活的场景,她走遍了各大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甚至连当时人们所用的香水牌子、裁缝店的构造、舞厅的情况等等细节,她也都不放过。

写《老师好美》,她跑了5所中学,有时候旁观,有时候和学生一起听课,后来还和学生们在网上通信;

写《第九个寡妇》,她数次下乡体验生活,和河南农村老太太交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

哪怕现在已经功成名就,严歌苓每天早上八点一到,就会打开电脑开始敲字,每天要写6个小时。

这个世界不会亏待认真对待自己职业的人


她明明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下资料,靠着自己的想象写文章,但非要收集大量资料、甚至实地考察才开始动笔;

她也可以偷偷懒,想写就写,不写也没人会怪她,但她还是老老实实地每天读书、写稿。

在一次公开课上,严歌苓说:

“作为一名职业作家,就应该有专业精神,写什么像什么,扎扎实实。”

或许正因为这一份专业精神,让她在那么多作家中脱颖而出,她写的书拿下了几乎所有的华语文学类大奖,无数导演抢着把她的书改编成电影。

哪怕你不能成为像严歌苓这样的知名作家,但起码你要看到她对自己的职业的认真和勤勉。

因为她把自己的事业做到了极致,她不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抗风险能力也是最强的。

她不需要担心自己哪一天会不会被人“裁掉”,都是大家抢着去找她合作。

这个世界不会亏待认真对待自己职业的人


就好比买空调,人们总是倾向于几十年专注做空调的品牌,因为专业,所以是大众的第一选择。

很多时候,人和人的差别,就体现在能否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极致。

因为专业,你就永远是宠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