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著一紙專利,"民間神醫"竟號稱能治療肺炎

憑著一紙專利,"民間神醫"竟敢號稱治療肺炎

憑著一紙專利,

近日,李躍華這個名字活躍在各個文章標題上,其因宣稱能以一種穴位注射苯酚的方法治療新冠肺炎而廣受關注,還列舉了湖北省司法廳副廳長陳北洋一家的治療過程加以證明。不過事情發展明顯不像他所想的那樣受到萬民擁戴,而是受到了湖北省衛計委綜合監督局調查,隨後還發布了一份《關於、李躍華、張勝兵治療新冠肺炎等相關情況的調查報告》。報告稱:李躍華涉嫌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醫師執業證書),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連續兩年未按期校驗。其次,李躍華確有一項授權發明專利,但是李躍華也承認,自己配置的注射材料並未取得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許可。


憑著一紙專利,


事情經過是怎麼樣呢?小金來大概梳理一下。


事件主角李躍華,此人1987年畢業於第三軍醫大學軍醫系,曾擔任過軍醫。由於主要在民營醫院行醫,沒有正經的醫師證明,只有一張由民營醫院申請代辦的西醫資格證,而後也證明是張假證明。2004年發明了"苯酚穴位注射療法",之後在2007年開辦了私人診所愛因思門診,靠著自主發明的"苯酚穴位注射療法"來行醫。不過據官方調查結果顯示,專利的確存在,但所配置的注射材料並未取得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許可,也就是違規用藥。


憑著一紙專利,


一個沒有醫師證明,連自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都過期的"遊方神醫"?而且這位"遊方神醫"還相當的與時俱進。網絡自我推廣的功夫也不差。

憑著一紙專利,

我們再來看看他的專利,在專利檢索網站進行查詢,發現確有此項專利:申請人和發明人為李躍華,申請時間為2011年5月25日。其法律狀態顯示,2011年9月28日公開,2011年11月23日實質審查生效,2013年2月27日授權。


憑著一紙專利,

從專利文本來看,這還是經歷過實踐後才發表的:本發明中苯酚為主要的治療藥品,苯酚的含量非常少,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其效果巨大。李躍華所配置的藥劑結果顯示:治癒488例,治癒率61%;有效192例,有效率85%;無效120例,無效率15%。需要說明的是:其中無效的病人都是治療不滿五次,並沒有完成治療。

憑著一紙專利,

憑著一紙專利,


看完數據,小金表示並沒看懂,為何無效率和有效率的基數相差無幾,這比率卻相差那麼多,怎麼算出來的?這個暫且不糾結,如果光看這數據,這藥效還真是神奇,還治癒了不能治癒的疾病。


那麼這裡就要拋出一個問題了,這項技術竟然都受專利保護了,也就是說是靠譜的咯?


答案是:不一定。


我們先來回顧發明專利審核中最重要的三個點:


1、 新穎性。

在李躍華申請該項專利之前,並沒有人提出把苯酚輸入到穴位治病,所以符合新穎性。

2、 創造性。在藥物配比方面,只需有數據表明,能達到效果,就能符合創造性的條件了。

3、 實用性。發明用來治病,本身就符合實用性了,而且也有臨床數據。


是的,藥物專利申請其實並沒有嚴格要求療效幾何,而是隻需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並且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就行。所以藥物專利申請完後,想要在市面上生產使用,還得獲得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同意。


小金看法:一個無證的醫師,憑著一紙專利,用著沒經過嚴格臨床試驗的藥用在患者身上,這種行為實在過於草菅人命,是對患者不負責任的惡劣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