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泳腳踝不放鬆,怎樣練?

何英39


訓練方法:

1.跪壓動作

類似日本人在榻榻米上的坐姿,每天連續壓15分鐘左右,開始時強度不要太大,每次跪壓的時間要慢慢增加。可以壓直,但要科學壓直。將小腿前部及腳面與地面(海綿墊)接觸,膝關節彎曲,臀部坐在腳跟(足跟)部,即採用跪式的方式,身體後傾,將重量儘量壓在腳踝位置。壓腳腕練習以每3分鐘/組進行,每次練習進行4~6組,每組間隔休息4分鐘左右,每天進行一次。泡腳用45度熱水泡腳5-6分鐘,淹過踝關節,然後再壓,效果會更好,有不適的感覺後要馬上停止。

2.下水前腳尖練習

下面再給大家介紹四個關於游泳下水前的腳部練習動作,目的都是為了防止腳踝腳腕在水中的損傷。

1)、繞踝關節,要點:立腳尖,以腳趾為中心點,緩慢的繞腳踝,在繞到側面時,即小腳趾接觸地面,有意識的向下壓。

2)、壓腳背,要點:立腳尖,膝蓋彎曲,以腳尖為中心向下壓腳背。

3)、壓前腳掌,要點:蹲在地上,身體向後傾,重心向後移,雙手支撐身體重量。注意抬高腰部來增加壓前腳掌的力度。

4)、壓側腳掌,要點:向身體側屈膝,儘量讓小腳趾及腳側接觸地面,保持在一條線上。

3.跪坐

跪坐在墊子上,腿壓在身體地下,兩腳呈八字,手撐在後面,儘量把膝蓋抬離地面,這時候,儘量讓所有的重量都放在腳背上,如果做不到,你在身後的手臂可以幫忙分擔一點力量。如果你是初學者的話,維持這個姿勢30秒,慢慢延長到1分鐘,練到你覺得幾分鐘都能毫無壓力,那你就練到家啦~

4.跪坐起身

保持上面的姿勢,還是腳揹著地,努力讓自己在這種狀態下站起來,實在不行的時候,才把腳翻過來。如果你們做過瑜伽的話,應該對這個姿勢有點眼熟,不過這次有點不一樣,把原本的後腳底著地,變成腳揹著地,兩隻手臂夾住頭,然後帶著軀幹用力向前上方伸展。保持這個姿勢30秒,然後換邊。

結果證明,腳踝柔韌性的提高與運動成績的提高有著直接、密切的對應聯繫。

柔韌性練習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依靠科學理論的指導,經過長期不斷地日積月累,才會逐漸提高本人的專項素質和能力,進而達到提高運動水平和成績的目的。如果按照魚類尾鰭的標準進行量化,那麼游泳運動員腳踝的柔韌性練習應該從兒童時期開始進行,循序漸進地向魚類尾鰭的靈活性努力。但是,教練員在指導運動員進行壓腳腕練習時,必須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切忌一曝十寒的衝動性練習,以免造成韌帶拉傷或關節扭傷等傷病。


顏總體育足球分析


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測試。坐在椅子上,讓腿向前平伸,不要有意識地繃腳面,完全自然放鬆,這時候自我觀察一下腳面與小腿脛骨所成的角度,如果接近180度,那麼恭喜你,說明你柔韌性不錯,稍加練習就容易掌握打腿要領,如果這個角度向九十度靠攏,那打腿就可能比較辛苦了,要用力繃腳面才能有效打水。繃腳面太過用力時,必定不可能放鬆地打腿,這是一對矛盾,要想解決這個矛盾,柔韌性練習必須跟上,甚至比打腿本身更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