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勢行功心解》釋義(二)

《十三勢行功心解》又有稱之為《王宗嶽先生行功論》或稱為《打手要言》。有人認為它是武禹襄所作,又有人認為是陳微明改編前人之文而成的。不過它不是王宗嶽所作則應予肯定。究是何人原作,或經後人多次增刪成文則應由武術史家繼續探索,不宜憑空定論。不過它總是前人從運動實踐中得出的心得體會,一點一滴地記錄下來的理論總結,文章比較鬆散,而條理性、邏輯性都不強,似是學習心得體會的筆記;但全文對指導太極拳走架、推手都極有價值,學習太極拳的人應該好好研讀。

讀經典 |《十三勢行功心解》釋義(二)

又日,先在心,後在身,腹松,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

臨敵時,如對手不動,自己也不要妄動,要以我之靜待彼之動。當觀察到對手稍有動機,我則動於彼先,先發制人——也可稱"後發先至"。用勁不可僵硬,要放得鬆些。勁松,打擊力會強些;但又不可鬆軟。因此,發勁要"似松非松”。又要含蓄,如動作要舒展,卻又不是完全的敞開,要注意上下左右配合的嚴密。當某一種勁法完結之後,用勁的意念猶未斷絕,即不可用短促的斷勁,用勁意念要綿長。

運動時,動作之先就要有該動作的意念,由意念引導肢體的動作,即由內及外,知其所止。動作時腹內放鬆,不可挺腹或收腹;呼吸要自然,氣勢應收斂沉穩,精神集中而舒泰,形體舒展、安詳恬靜。這是要經常記住並用以指導鍛鍊的準則。

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牽動往來,氣貼背,斂入脊骨,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

氣若車輪,腰如車軸。又日,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已先動。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

尤其應該記住動作時一動俱動,手、眼、身和步法協調一致,不可脫節。當一個架式完成,一靜俱靜,身手步同時完成動作到達定點,形成一個完美的姿勢。肢體動作的往來,不應先由手或腳所主動,而是由內在的意氣所牽引而動。好像產生勁力的內氣來自腰間背脊,並不浮躁於體表。這樣,可做到運動時內裡集中精神,外形顯示安閒適舒。邁步時留意步法輕靈緩慢,如貓捕鼠;運勁則如抽絲那樣柔韌綿長。運動過程中,意在集中精神與動作的配合而不在使氣,不要因動作的攻防意識而有暴露於外的輕浮、暴躁、得意洋洋或呆滯的表現。這些浮氣、滯氣、呆氣、戾氣的存在,會使下肢顯得虛浮,重心不穩,因而動作無力。相反,沒有這些濁氣,心平氣和,專注一方,氣沉丹田,自然會做到意到力至;與人搭手,對方會感到分量沉重。這就是純剛之力。運動時,神情不可呆滯。意氣要流轉如車輪滾動,並以腰為肢體動作的主宰。這是極其重要的一點,是練好太極拳的唯一訣竅。

讀經典 |《十三勢行功心解》釋義(二)

又日,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盪,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練太極拳,一舉動,全身上下都要輕鬆靈活,協調統一。尤其應注意動作的連貫、圓活、柔和、相連不斷。氣不可留滯,應往來鼓盪。神氣內斂,動作圓滑,任何地方都不可出現缺陷、凹凸起稜角或斷斷續續。動作的勁力根源於腳下,由腿發力,以腰為主宰,在手上表現出來。整個過程由腳至腿而腰,一氣呵成,這稱之為“勁整",是太極拳運動的一條法則,也就是說動作要“緊湊”。這樣做,無論進退都會保持優勢。運動中如不得要領,動作便不協調,顯得鬆散而失掉規矩。這些毛病的出現,癥結所在必可從腰腿問題中求得;無論上下、左右、前後都是意的問題,不能光在外形肢體動作形態上找原因,有於中才形於外。

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虛實宜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耳。

運動時要上下相隨,左右連貫,不可顧此失彼。有上面主要的動作,同時也必然要顧及下面的輔助動作;有前面主要的動作,也同時有後面輔助的動作;有左側為主的動作也必然要做好右邊的輔助動作。如果意念要向上,同時也要寄意於下。比如用繩子拴住物件,要把繩子挫斷,不能直向上提,而要先稍向下墜,然後迅速上掀,我們看商店售貨員捆紮物品後,用手把繩子掀斷的動作,也是用了這樣一種方法。

太極拳運動要將動作的虛實分清。整體有虛實之分,局部也有虛實之分。一處有一處的虛實,如手有手動作的虛實,腳有腳的虛實,但各處虛實的道理是同一的。虛實不是固定的,在運動中各處的虛實都在轉換、協調,全身任何地方都在和諧、有序而連貫地運動,不要有絲毫停、滯、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