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为什么叫惠州?

天崖在那


惠州是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带,境内上古时期已有人类,先秦时期有“缚娄”古国。西汉前期近百年间,处于赵氏南越国治理之下。

隋开皇十年(590年),设循州总管府,那时候惠州叫循州。管辖归善、博罗、河源、海丰四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循州改称龙川郡。唐武德五年(622年)复为循州。南汉乾亨元年(917年)改置祯州。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因避太子赵祯之讳,把州名改为惠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为惠州路,明、清为惠州府。

1949年12月设东江专区,1950年1月撤销。1958年4月,惠阳县析惠州镇置惠州市(县级)。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惠阳地区建制,分设惠州、东莞、汕尾、河源4个地级市。惠州市管辖惠城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


叶平文史


历史上的惠州其实本来不叫惠州的。据历史记载在五代南汉乾亨元年(917年)惠州这里被称之为祯州治所,然后在宋真宗天禧4年(1020年)因为要回避当时的太子赵祯讳,所以就把但是惠州的名字里的“祯”字改为“惠”字,所以惠州现在的这个叫法就一直用到了现在。也就是现在的惠州之名。

不过后来人们叫惠州叫的习惯了,而且在历史也没怎么改过名字,再加上现在发展经济的需要和民生的发展,就多称呼惠州,惠民之州了,但这些也是只是在现在才有的叫法。

(惠州西湖)

其实惠州还有一个别称叫做鹅城,鹅城这个叫法还是有许多的相关传说的,比较著名的就是一个一个仙人骑着木鹅飞来南方,看见惠州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就在西湖居住不愿离去,同时木鹅化作一条山岭卧在湖边,因此惠州也被人们称之为鹅城,也从侧面表现出惠州的优美环境,宜人宜居的特点。


佛山本地资讯


以前河源,东莞,汕尾,深圳也是属于惠阳管的


平治666


惠州是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古代即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简称鹅城。今有惠民之州的美誉。


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称从唐到近代的一千多年间,有480多位中国名人客寓或履临惠州,其中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寓居惠州三年,孙中山、周恩来曾在此进行过革命活动,廖仲恺、邓演达、叶挺、曾生等一批民主志士和革命家皆出自惠州。 惠州与深圳、香港毗邻。惠州是著名侨乡,祖籍惠州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超过80万人。 惠州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全市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景点有900多处,属景点高密度分布区,并具有资源多样性的特点,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涧、岛为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其中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及自然保护区有6处,拥有“岭南第一山”--罗浮山,“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南昆山,“东方夏威夷”--巽寮湾,“苎萝西子”--惠州西湖,还有全国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等。


早在十年前,惠州已进入中国大中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综合实力50强”的行列,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广大投资者所认同。近两年来,惠州把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作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加大了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使惠州的环境优势更为凸现。2002年,惠州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与此同时,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力争2003年成为广东省文明城市,2005年左右成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在3-5年内把惠州建设成为文明生态城市,并逐步夺取“中国人居奖”、“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以及“国际花园城市”的荣誉称号


惠州9小时


惠州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是广东省历史名城,古称循州、祯州,有1400多年的建制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但在全国人的眼里,并不出名。别人问起惠州,说惠州在哪里?我说以前深圳、东莞都属于惠州,问的人就说,哦明白了!其实如果聊一聊惠州历史的沿革,其实挺有趣的,不仅可以让你知道惠州为什么叫惠州,也知道了惠州那些有趣的古代曾用名。

(惠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所处的位置)

上古时代,惠州境内就有了人类,已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生产、生活的遗迹和遗物。博罗葫芦岭、苏屋岗、何屋岗等贝丘遗址,出土石锛、石斧、石矛和敲砸器,以及大量饰有绳纹、方格纹、云雷纹、夔纹等纹饰的夹砂、泥质陶片等。从后面的介绍你就可以看出,博罗县对于惠州市如何重要。

秦朝置南海郡傅罗县

先秦时期惠州市这里属百粤(越)范围。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于中原文化接触。在博罗散屋村、苏屋岗遗址曾采集和出土了青铜甬钟、青铜斧、矮圈足陶豆、战国青铜编钟等。当时,在今惠州市区及博罗北部一带,战国时期曾出现过一个名叫“缚娄”的小国,但不久即在诸侯兼并战争中消失。21世纪曾挖掘出规模较大的“缚娄遗址” 。

今惠州市境列入全国行政区划始于秦代。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在今博罗“缚娄”族居地置傅罗县后,今市境为南海郡傅罗县的一部分。西汉前期近百年间,处于赵氏南越国治理之下。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改称博罗县。傅罗县县治设在梁化屯。

(秦汉时期,惠州境内为南海郡博罗县)

魏晋南北朝置梁化郡

明万历年间,位于梌山(今中山公园)的惠州府衙入口处曾有一座宏伟的牌楼,上有 “岭东雄郡”、“梁化旧邦”两块石匾。前者点明惠州的地理位置,后者昭示惠州的前身——梁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置梁化郡,管辖区域扩大到河源。331年(晋咸和六年),博罗县析置海丰县,336年(晋咸康二年)又析置欣乐、安怀两县,483年(南朝齐永明元年)析置罗阳县。503年(南朝梁天监二年),析南海、东官两郡地置梁化郡(现在惠东县梁化镇),辖欣乐、博罗、河源、龙川、雷乡等5县。507年(梁天监六年),怀安县并入欣乐县、罗阳县并入博罗县,梁化郡辖县依旧。588年(南朝陈祯明二年),欣乐县改名归善县(归善县治所在现在的桥东,是现在的惠阳区的前身)。彼时,梁化郡辖归善、博罗、龙川、河源、雷乡(龙川县析置)等5县。


隋唐称作循州

隋开皇十年(590年),废梁化郡,设循州总管府,辖粤东的循、潮二州,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粤东。总管府建于梌山,即今惠州市中山公园。隋炀帝即位后,将循州改为龙川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龙川郡设为循州总管府,管辖韶州、潮州、循州等三个州,即唐初岭南六管之一。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撤循州总管府,原循州总管府辖下的潮州、韶州、循州均归广州总管府。

(唐天宝年间循州总管府)

五代祯州叫了大概一百年

祯州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久,将近百年历史。五代南汉乾享元年(917年),改名祯州,仍治归善县,辖循州之海丰县,河源县、博罗县、归善县。循州移治雷乡县(今广东龙川县佗城)。循州辖境缩小,领雷乡,兴宁,长乐三县。

北宋起延续惠州至今

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因避太子赵祯之讳,把祯州改为惠州。据历史传说,当时祯州更名时,祯州知府是外地人,当地人称“淮水”,而祯州知府读作“惠水”,祯州便更名为“惠州”。就这样,“惠州”一名在北宋天禧四年(1020)出现在中国州县行列中,并一直沿用至今。元朝改惠州为惠州路,明、清为惠州府。清雍正年间,惠州府辖归善(惠阳)、博罗、海丰、陆丰、河源、龙川、和平、长宁、永安、连平州,辖九县一州,直至清末,称惠州十属。

(清朝的惠州府治,惠州辖九县一州,称惠州十属)

深圳东莞先后从惠州独立设市

1936年,以惠州为行政中心,设广东省第四行政督察区,辖新丰(今属韶关市)、龙门、东莞、宝安(今深圳市)、海丰、陆丰、紫金、河源、博罗、惠阳等10县。解放后(1950年),原惠州地区改称惠阳地区,以后惠阳地区主要为惠州市所继承。1979年3月,宝安县从惠州分出,设立深圳市,惠阳地区辖1市、9县。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惠阳地区建制,分设惠州、东莞、汕尾、河源4个地级市。经过两次大分家,深圳、东莞等独立设市,惠州的辖区成为现在的模样。

(原宝安县从惠阳地区分出,设深圳市)

现在的惠州说起古称,大家提起更多的是循州、祯州。祯州虽然只是存在不到一百年,但管辖范围和想在差不多,也颇受大家的喜爱,比如惠州有家公司就叫祯州集团。而循州当时管辖面积极大,包括现在的惠州、河源、梅州三市,治所也在这三个地区变来变去,所以说是循州是粤东大家的循州。这个回答你满意么?欢迎在下方评论。


惠州客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与深圳、香港毗邻,是中国大陆除深 圳市外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惠州市属珠三角经济区,现辖惠城区、惠阳区两区和博罗县、惠东县、龙门县三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陆地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占珠三角经济区面积的1/4。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3.6公里,是广东省的海洋大市之一。常住人口387.50万。市花是勒杜鹃,市鸟:画眉。常见树种:红花紫荆 惠州是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古代即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简称鹅城。


今有惠民之州的美誉。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称从唐到近代的一千多年间,有480多位中国名人客寓或履临惠州,其中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寓居惠州三年,孙中山、周恩来曾在此进行过革命活动,廖仲恺、邓演达、叶挺、曾生等一批民主志士和革命家皆出自惠州。 惠州与深圳、香港毗邻。惠州是著名侨乡,祖籍惠州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超过80万人。 惠州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全市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景点有900多处,属景点高密度分布区,并具有资源多样性的特点,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涧、岛为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其中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及自然保护区有6处,拥有“岭南第一山”--罗浮山,“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南昆山,“东方夏威夷”--巽寮湾,“苎萝西子”--惠州西湖,还有全国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等。 早在十年前,惠州已进入中国大中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综合实力50强”的行列,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广大投资者所认同。近两年来,惠州把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作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加大了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使惠州的环境优势更为凸现。目前,惠州已形成由深水港、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相互配套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惠州港为国家一级口岸,水路距香港仅47海里,可供建港的深水岸线30多公里,年吞吐量可达1.2亿吨,现已建成2座万吨级通用码头和4座3.5万吨级的原油油气码头,形成年吞吐量1500万吨的规模。京九铁路与广梅汕铁路在惠州交汇,即将建成通车的惠澳(惠州港)铁路与京九、广梅汕铁路接轨,将形成铁路连接港口的大陆桥格局。惠盐、深汕与在建的广惠、惠河4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211公里,公路密度65公里/百平方公里。惠州至深圳黄田机场1个小时车程,至广州白云机场只有2.5个小时车程。全市电话普及率73.2部/百人,在境内通过的多条国家一级光缆干线与境内通信网络相连接,构筑起发达的现代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市区自来水供水能力40万吨,输变电能力为全国主变容量超200万千伏以上的53个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30年来,惠州市坚持“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道路。培育出TCL、德赛、华阳等一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集团以及侨兴、富绅等一批民营企业集团。创立了TCL电话机、TCL王牌彩电、TCL手机、富绅衬衫、德赛电池、德赛数码龙音响、侨兴电话、CECT手机等一批工业产品名牌。建立起一批全国性的市场网络。引进了美国通用,日本索尼、松下,韩国三星、LG、荷兰飞利浦、美国可口可乐和中国联想等国内外著名厂商、跨国公司在惠州建立生产和研发基地,逐步构建起以国有(控股)企业集团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一齐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为支柱的开放型经济格局。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5.2亿元,工业总产值1216.3亿元。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办起了8000多家外资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7家。目前,惠州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电池和镭射光头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电话机、电脑主板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电视机、汽车音响、高级电工产品、照相机生产基地之一,成为中国华南地区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最具潜力的城市之一。 2002年11月,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正式动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43亿美元,外方投资者是世界著名的英荷壳牌有限公司,将于2005年正式投产。该项目的上马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牵动效应,预计在未来的5-10年内,该项目将给惠州带来600-10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这个项目的建设,标志着惠州新一轮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奠定了惠州百年发展的格局,必将对惠州乃至广东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目前,惠州正加紧规划及实施三条战略经济带,一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数码信息企业为内容,打造数码信息产业带,壮大数码信息产业。二是以建设大学园区,吸引国内外名牌大学落户为契机,带动以文化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的文化产业带,发展文化产业。三是依托惠州港大港口的优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开辟沿海重化工产业带,发展临海经济,以此打造惠州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的惠州政通人和,蓄势待发。市委、市政府正抓住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动工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迅速掀起新一轮发展潮,全面推进现代石化数码名城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委、市政府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惠州建成“四个基地、一个中心”,即数码信息产业制造基地、石油化工加工基地、对外贸易出口基地、度假观光旅游基地和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到2010年,全市GDP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1700亿元,人均GDP超过5600美元。2002年,惠州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与此同时,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力争2003年成为广东省文明城市,2005年左右成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在3-5年内把惠州建设成为文明生态城市,并逐步夺取“中国人居奖”、“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以及“国际花园城市”的荣誉称号



心如莲花173349538


惠州古称“鹅城”的传说,是从南北朝谢灵运“梦游罗浮”典故中演变而来。谢灵运,南朝刘宋阳夏人,是当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宋文帝时,谢灵运为临川内史,因行为放纵,为有司所劾,流徒广州。不久,又因谋反罪在广州被诛。谢灵运流广州期间,有一天夜梦罗浮,明旦感而作《罗浮山赋》,其中最后几句曰:“发潜梦于永夜,若愬波而乘桴;越扶屿之细涨,上增龙之合流;鼓兰枻而水宿,杖桂策以山游。”也就说,谢灵运(传说中的仙人)按照梦境的启示乘着一只二头竖起的小木船(传说中的木鹅)从

广州出发

,游完罗浮后至增江(今属增城)与龙江(东江古称)交汇处,再朔龙江而上,来到古惠州。那时古惠州城区江、湖连成一片,水天茫茫,谢灵运只能在小船里过夜;第二天谢灵运爬上一个小山(今鹅岭)游玩,并在那里升天了(实则在广州被诛,后人讳说其人其事),留 下的那只木鹅变为一块陆地。入隋后,隋文帝在这块木鹅变成的陆地设立循州(惠州)总管府,开创了惠州成为州(府)治的历史 惠州欢迎你哦……

惠州是一个旅游城市,而且是国家重点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如果我没记错,惠州每年的旅游人数超过一千万。

惠州并没有发展不起来,正在发展。只是在经济特区和广东四小虎的旁边,光环并不显眼。惠州我爱你。爱你的容纳,爱你的宽广。更爱你的风景秀丽。


藕泥日记


惠州惠州惠民之州,新客家老客家来了惠州是一家。古时叫鹅城。


标本2


五代南汉乾亨元年(917年)这里为祯州治所,宋真宗天禧4年(1020年)为避太子赵祯讳,改“祯”为“惠”,惠州之名遂沿用至今。


whitedeer


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说得好,惠州,惠州,惠民之州,我没去过惠州,但我相信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它总不会是假的吧?一定是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