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常心看待万事万物。那么,平常心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呢?

海海成长社


我来说一下平常心是一个什么状态。

平常心既做事积极主动,不消极,不懈怠。无论什么事,只要尽力而为,又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做的到位或者完美。不愧于心,不留遗憾就好,也就是那句话:我尽力了,我不后悔。

平常心,有从容淡定的自信心,遇事处变不惊,努力解决,不怨天尤人,相信自己不懈努力会有好的结局,因为万事不会因为你的高兴或伤悲而改变。

你高兴过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那你为啥不高兴过呢。有些事过去了就过去了,有些人走了就是走了。破碎的不必修补,脱离的不必挽留。有些东西是你的终归是你的,不属于你的你永远得不来也带不走。

不要对过去执着,不要对现在失望,乐观看待这世界,心存善念对待别人。学会放下,坦坦荡荡。

平常心也是不嫉妒别人,别人比你强总有比你强的理由,我们学会去欣赏别人,之后以他为榜样激励自己成为那样的人。平常心是不憎恨别人,为何让自己的人生带着憎恨而过,心里面太重了,又怎能走的轻松。

人生短暂,我们来过,走过一遭,保持平常之心,带着微笑生活,感恩上天给予我们的一切,轻松做人,和善做事,不枉一生。


情感茶聊坊


修得平常心,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

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

庄子讲了一个故事:鲁国的木匠名叫梓庆。他的职业是“削木为镶”。镶,是是一种乐器,上面雕成老虎的样子。这木匠把镶做成了“见者惊为鬼神”,看见的人都惊讶无比纷纷询问其中的奥秘。

梓庆很谦虚,说我根本没有什么技巧啊!他对鲁侯说:我准备做这个镶的时候,只是用心去斋戒。斋戒的目的,是为了“静心”,让自己的内心真正安静下来。

“在斋戒的过程中,斋戒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庆赏爵禄”了;斋戒到第五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非誉巧拙”了;到第七天的时候,我可以忘却我这个人的“四肢形体”,也就是说,到第七天,达到忘我之境。这个时候,我就进山了,观察树木的质地,看到形态合适的,仿佛一个成型的镶就在眼前。然后我就把这个最合适的木材砍回来,顺手一加工,它就会成为现在的这个样子了。梓庆最后说,我做的事情无非叫做‘以天合天’,这就是我的奥秘。”

木匠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要摒弃成心、机心、分别心、妄想心,才能做到“以天合天”,让自己的心接近大道。才能把事情做到极致。

木匠告诉我们一个朴素而又玄妙的道理,要穿越三个阶段:忘利、忘名、忘我。如果能做到这三点,你就会知道世间大道的规则,做到“以天合天”。这个很难吗?并不难!这只是需要我们在心中,把很多朴素的东西重新捡回来,这就是所谓的“见素而抱朴”。

外化内不化,乘物以游心

在《知北游》一篇中,庄子曾借孔子的口提出了一种人生价值观:“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外化而内不化”的意思是说,外表随物变化,而内心有所坚持,凝静不变。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他自己,正是在于自我的独特性。其独特的价值观、独特的风格和内心的秉持构成了独立的人。一个人在表面上可以非常随和,非常融通,但他的内心一定要保持住自己的独特,有自己的坚持,这就叫做“内不化”。

生存随遇而安,生命有所坚持。面对外在的世界,应该通达和顺应,而内心则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不要随波逐流。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处世八面玲珑,而内心始终固守着最初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么他就已经达到了较高的人生境界,外事外物都无法动摇他的初心。

只有我们做到“外化而内不化”,才能真正达到乘物以游心的境界。所谓“乘物”,就是驾驭自然规律、知识思想和法则。要乘物首先要顺物,就是要外化。但又要坚持自我的本心,就是要内不化。

只有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又最大限度地坚持自我,才能够“乘物”“游心”--以实现精神的自由和解放。

真正的快乐

庄子在《天道》中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认为快乐分两种,一种是人乐,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乐;一种是天乐,就是那种超脱的乐,与天地相和谐的乐,是那种达到极至的乐,又称至乐。

庄子在《至乐》中说:“至乐无乐,至誉无誉。”意为达到极至的快乐是在内心深处,是没有表现的。真正的荣誉是没有赞扬、没有名辉的荣誉。

真正的快乐是与自然相融合、与天地相感应的乐;是虚无恬淡、怡然自得的乐;是无忧无虑的乐,是无声无形的乐。

所以,真正的快乐与地位无关、与财富无关、与事业成功与否无关,这种快乐,并非物质或地位等因素所决定,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而只与我们的心有关。




烁帼


平常心指的是既无特别的欲望想得到,也有做事情的初始动力,回到生命和生活的本质去平衡所有的问题。既有领悟佛性的悟道,但又不求成佛取得真经。

平常心是一种平衡状态,人生既有投石击水的动态,也要有不激起水花的稳定性。

平常心是做人做事跳出问题的本质,俯看包容接纳的高度,同时也不失去对问题本身的兴趣。

所以平常心似真非真,似道非道,既有量也无量,既满足也求渴,似人非人,似神非神的状态。

平常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有点像一脚踏入净土,一脚留在凡尘的悟道非道的状态。


菲森科学


1.处理任何事情不情绪化、有正确的判断、不勉强也不轻易放弃。做事有的放矢。

2.为人处事、平和不卑不亢。

3.做事积极主动、但是顺势而为不强求。

4.不因外在客观因素、比如:别人的误解诋毁、生活的巨大压力,保持宠辱不惊的从容和淡定。

平常心不是平平淡淡、半死不活的俗气。而是认真做事之后而不执着于结果,付出真心之后却不执着于真心,是一种心境。来去随缘、不苛求、不奢望、不追悔。



木子因


我理解的平常心是随缘自在,学会与不确定性共舞,学会接受人世无常,生命短暂。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真正达到心灵的平静和淡然,真正的超越悲喜,不分人我,没有对立,与宇宙万物浑然一体。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潜心修行。“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微澜363


首先,坦然。

面对所有事物,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不忧不惧。不过分担心害怕,不杞人忧天,无论什么事都能正常平和地看待。

其次,淡薄。

不我执。不过分看重一物,看轻另一物,也不非纠结于一事,而是看透事物的本质,尽人事听天命。

最后,智慧。

平常心不是平庸心,它是一种很高级的心态,需要经历许多事后慢慢沉淀,修炼而来的,不是天生就有,也不是凭空而来。

通常,太年轻的人很难有平常心,平常心是对阅历和年龄的某种奖赏,前提是对内要认识反省自己,对外得观察万事万物,任何时候不能停止思索。





思想碎碎念


现在大多数人都以平常的心态看待一些事物,他们在生活中,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发展,于举世无争的心态,做自己该做的事,虽然大家都有追求和希望,但是回过头来,首先要看看自己的能力,面对现实,选择自己该走的路,作人首先要以能力去发展自己,选择自己的一切,以自身的能力和价值的大小,摆正自己的心态,如果没能力,你心目中的一切想象都是纸上谈兵,奋斗了一生最后还是一张白纸,尤其现在的社会,人们对事业的追求都很激烈,做人不要错估了自己的能力,选错了自己的行业,女怕选错郎,男怕选错行。平常心,就是人们,以能力选择自己的追求,过来过去就行,使人们对一些事物没有过分的强求和要求,做事量力而行,不夸张没追求,以平常心看待万事万物。以祥和的心态创造自己完美的一生。


幸福的源泉599


很喜欢的一句话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平常心也不过如此吧



网红档案


【晓米心灵对话】观点:第一种状态下的平常心是指自己没在事情的得失之中时的心态,更象是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因为置身事外不涉及自己的得与失心是平静的。第二种状态下的平常心虽然自己身在事情中涉及自己的得与失但知道凡事有利有弊有得有失,事前有正确的认知所以能接受所有可能的结果,得与失都接受,所以心也是平静的。【晓米心灵对话】观点:尊重各种结果的存在都有可能的客观事实不以自己的得失为准则快乐或悲伤的一种平静心态。



晓米心灵对话


看待万事万物,就是要正确的认识客观存在的任何事物。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具有端正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题主所说的“平常心”,就是好的心态。

这种心态必须是以科学的结论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而不是遵循伪科学,更不能反科学。

而要做到这一点,始终保持心理平衡,不骄不躁,内心有一个好的心态至关重要。

“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对平常心的最好解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