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寧波人,把並非太子的趙昀,推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寫歷史

公元1138年,宋高宗趙構將都城從應天府遷至臨安(杭州),因此,明州(寧波)與京城的距離,非常靠近,為明州的發展帶來了良好機遇。

南宋光宗趙惇紹熙五年,即公元1194年,在權臣韓侂冑操控下,趙惇退位,太子趙擴即位,是為宋寧宗。

宋寧宗改年號為慶元,慶元元年,即公元1195年,宋寧宗將明州升為慶元府。

慶元府之名,與宋寧宗的年號慶元,名稱相同,可見當時的寧波,在南宋王朝中的地位之高。

那麼,當時的寧波到底憑什麼獲得瞭如此之高的地位呢?

這當然與在朝廷中擔任要職的寧波人物有關,南宋時期,寧波範圍內的史氏、鄭氏、樓氏、陳氏等,在朝廷中擔任要職的官員非常之多,並且相互支持,成為了左右朝政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最為突出的事件就是,兩位東錢湖人,居然把並非太子的趙昀,推上了皇帝的寶座,操控朝政數十年,改寫了南宋歷史。


兩位寧波人,把並非太子的趙昀,推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寫歷史


這事要從宋寧宗趙擴時期說起,趙擴之所以能夠較早即位,得益於權臣韓侂冑策劃的紹熙內禪。

宋光宗趙惇被迫退位,趙擴被擁立為帝,韓侂冑以“翼戴之功”,官至太師、平章軍國事。

宋寧宗當政,朝政卻被韓侂冑操控,韓侂冑是宋神宗第三女唐國長公主之孫,屬於皇室近親,勢力根深蒂固。

宋寧宗為了制衡韓侂冑,於是培育新的力量,東錢湖人史彌遠,就這樣進入了勢力圈。


兩位寧波人,把並非太子的趙昀,推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寫歷史


史彌遠出生於公元1164年,其父史浩,在宋孝宗趙昚當政時期,官至參知政事,拜尚書右僕射,封魏國公。

史彌遠於1187年中進士,進入仕途,1205年,韓侂冑任平章軍國事後,史彌遠受到韓侂冑重用,升為禮部侍郎兼刑部侍郎。

但是史彌遠對韓侂冑的提攜之恩,不但不思回報,反而欲取而代之。


兩位寧波人,把並非太子的趙昀,推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寫歷史


韓侂冑主張北伐,因此成為了金國的眼中釘。

宋寧宗開禧三年,即公元1207年,韓侂冑北伐失敗,被迫議和。

金方提出的議和條件是,必須以韓侂冑首級作為前提。

史彌遠認為,機會來啦!


兩位寧波人,把並非太子的趙昀,推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寫歷史


無獨有偶,當時的皇后楊桂芝,也認為,機會來啦!

公元1200年,宋寧宗的韓皇后去世,欲立貴妃楊桂芝為皇后,韓侘胄認為楊貴妃擅弄權術,因此強烈反對立楊貴妃為皇后,但是宋寧宗還是堅持己見,於1202年立楊貴妃為皇后。

楊皇后,對反對她立為皇后的韓侘胄,懷恨在心。

金國議和,以韓侂冑首級作為前提,楊皇后認為,可以動手啦!


兩位寧波人,把並非太子的趙昀,推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寫歷史


歷史的陰差陽錯,把史彌遠和楊皇后推到了一條戰線上。

1207年11月3日 ,韓侂冑上朝途中,被劫持到玉津園,於夾牆內被槌殺而死,其首級被送至金朝,賠款議和。

一代武將韓侂冑,沒有死於敵手,卻被同朝為官者所謀害,成為南宋時期繼岳飛之後的又一起悲劇。


兩位寧波人,把並非太子的趙昀,推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寫歷史


韓侂冑被除後,1208年,史彌遠升任為右丞相,軍政大權被史彌遠所操控。

宋寧宗趙擴,其子早夭,於是在皇族中選了趙希瞿之子趙竑為太子。

太子趙竑對史彌遠操控朝政深惡痛絕,曾憤書曰:“彌遠當決配八千里”。

史彌遠與太子趙竑的矛盾,日益加深,因此暗中計劃廢除太子趙竑。


兩位寧波人,把並非太子的趙昀,推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寫歷史


當時在朝中為官者,還有一位東錢湖畔殷灣村人,名叫鄭清之。

鄭清之是皇族中沂王繼承人趙昀的老師。

史彌遠和鄭清之是同鄉,志同道合,因此共同圖謀廢除太子趙竑,立趙昀為帝。


兩位寧波人,把並非太子的趙昀,推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寫歷史


公元1224年,宋寧宗駕崩,史彌遠認為,機會終於來啦!

史彌遠偽造宋寧宗遺詔,“廢竑為濟王,立昀為皇子,即帝位”,並且派兵看守皇宮及趙竑,楊皇后被迫同意立趙昀為帝,是為宋理宗,南宋歷史因此而改變。


兩位寧波人,把並非太子的趙昀,推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寫歷史


宋理宗趙昀即位後,對擁立他的大臣,加封進爵,史彌遠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

史彌遠繼續操控了宋理宗的朝政,直至公元1233年,史彌遠病死,其右丞相兼樞密使之職,由鄭清之繼任。

史彌遠從1208年至1233年,操控宋寧宗和寧理宗兩任皇帝的朝政,時長26年。

史彌遠死後,被追封為:衛王,諡號“忠獻”,這個諡號與著名奸臣秦檜的諡號相同,也許是有意為之的諷刺意味。


兩位寧波人,把並非太子的趙昀,推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寫歷史


史彌遠的繼任者鄭清之,歷封衛國公、越國公、齊國公,宋理宗賜錢讓鄭清之修葺故里,並御筆親賜“慶襲槐堂”四字。

公元1252年,鄭清之去世後,追封尚書令、魏郡王,賜諡號“忠定”,人稱忠定王。


兩位寧波人,把並非太子的趙昀,推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寫歷史


宋理宗時期,還有一位寧波人值得一提,那就是走馬塘的陳壎。

陳壎被宋理宗召為太學錄,後來官至吏部侍郎,並有著述傳世。

陳壎曾在故里走馬塘“置莊,種竹”,將走馬塘河稱作“君子河”,晚年歸故里,造福鄉人。

走馬塘村,先後出現了76名進士,被稱為“中國進士第一村”,其中以南宋時期的進士居多。

宋理宗為走馬塘陳氏家廟賜額:遺忠堂。


兩位寧波人,把並非太子的趙昀,推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寫歷史


宋理宗對寧波,還有一件事,影響至今,那就是關於“應夢名山”的典故,成就了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的亭下之名。

北宋仁宗皇帝趙禎,公元1022年至1063年在位,曾夢遊“八極之表”,醒後,深為夢中美景所吸引,於是派人到全國各地,畫天下名山進呈,供他對照所夢之山是哪座山。

宋仁宗遍覽全國山河圖之後,認定雪竇山,就是他夢見的“八極之表”。

雪竇山,就是現在寧波市溪口鎮內的雪竇山。

近兩百年之後,公元1245,宋理宗趙昀,為紀念先帝仁宗皇帝夢遊雪竇山之事,追書“應夢名山”四字,派人送到雪竇山。

雪竇山上雪竇寺的主持廣聞禪師,為宣揚和保護宋理宗的御筆題字,就在雪竇寺東南大約兩三百米處,建造了一座亭子。

廣聞禪師將“應夢名山”四字,勒刻於石,置於亭內,並以御書名亭,是為御書亭。


兩位寧波人,把並非太子的趙昀,推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寫歷史


御書亭所在的雪竇山之下,故名亭下。

現在,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的亭下村,亭下湖,這些名字,都來源於御書亭之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