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已缓解,开始复工。走近人群!有没有恐慌感?

良辰如水月在天


虽然疫情已缓解,开始复工,就我个人来说,走近人群,我还是有些恐慌感的。

原因有下面三点。

一、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时间长。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专家就说,最长时间不会超过14天,但在后来的特殊病例中发现,有些病人的潜伏期,远远超过14天。据澎湃新闻报道,山西省晋中市卫健委发表通报称,现在已发现一个65岁的老人,女性,42天才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

这样的时长,让人不免害怕,如果是在42天后,才有症状,那也太可怕了。在人群中,谁是携带病毒的人,谁也不知道,一想到这个,我就不敢走近人群,更不敢近距离接触陌生人。

二、新型冠状病毒有很多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咳痰等,也不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但是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人。主要发现来源,一是密切接触者在医学观察期发现;二是在各种主动检测时发现。

如果无症状感染者不主动去检测的话,是发现不了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虽然携带病毒的数量比较少,传播能力相对较弱,但是无症状感染者也有可能成为传染源。

人群中,我们一样很难辩别无症状感染者,唯一能做的就是戴口罩,但是面对感染者的时候,戴口罩不能完全抵挡病毒,最好的办法还是要远离,不接近人群。

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咽拭子检测3次为阴性,最后仍然被确诊。

常规对疑似患者进行两次咽拭子核酸检测,如果出现一次阳性则确诊,如出现两次阴性,则基本可排除感染。但是有一例发热肺炎患者三次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甲流核酸检测阳性,说明病毒隐匿性很强。

病毒有如此强的隐匿性,要筛查出来非常不容易,这也是我面对人群容易引起恐慌的原因之一。

现在虽然已经复工上班,但是因为上述原因,我们还是要在遵循政府“少出门、不聚集、不串门、戴口罩、勤洗手”的号召,小心应对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