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醫大二院:進門亮“健康碼”掛號先“過篩子”

山醫大二院:進門亮“健康碼”掛號先“過篩子”


生活晨報全媒體記者 梁耀華 通訊員 任曉輝 太原報道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醫院成為很多人心中“危險等級最高的地方”。作為新冠肺炎發熱門診定點醫院,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如何確保其他疾病患者安全就診?3月4日上午,記者帶著患者關心的問題,前往該院進行詳細瞭解。


進門要亮“健康碼”就診最好提前準備


“請提前準備好‘健康碼’,排隊保持一米距離……”9時,醫院保安一邊提醒即將進入門診樓的患者,一邊維持著秩序。門診樓設有一個入口、一個出口。入口處,排隊就診的患者一波接一波,都戴著口罩。


患者持綠色“健康碼”,便可進入通往門診大廳的通道測量體溫。尚未申領“健康碼”的患者,可在入口處兩側掃碼並按提示申領。若患者不會申領“健康碼”,身著紅馬甲的志願者會在一旁現場指導。“亮‘健康碼’挺方便,這樣不僅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也是對別人的健康負責。”市民李女士說。一些老年患者沒有手機無法申領“健康碼”,醫護人員會在預檢分診臺詢問其流行病學史,登記姓名、住址、身份證號等信息,確定無隱患後方能進入。


預檢分診臺掛號前先“過篩子”


體溫檢測是新冠肺炎疫情中篩查、排查可疑病例的一個手段。3位佩戴口罩、護目鏡、防護面罩並身著防護服的護士,手持體溫槍為就診者測體溫。體溫正常者,可沿通道向裡走。通道末端,有位護士逐一詢問:“您好!您準備前往哪個科室就診?”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門診辦公室副主任薛玉虎表示,這種做法,可以避免患者掛尚未恢復門診科室的號,還能為消化科、呼吸科等有風險操作的科室把好“安全關”。“安全關”還由另一位預檢分診臺的值班醫生負責把控。“你哪裡不舒服?”“在哪兒居住?”11時,值守預檢分診臺的血管外科醫生常文凱正在接待一位年輕患者。這位患者最近感到有些氣緊,因而前來就診。


常文凱確認這位患者無乏力、咳嗽等症狀,並瞭解其是否去過疫情發生地區等信息,登記好後才將這位患者放行。當天上午,常文凱共計接待患者70多位。


對體溫檢測超過37.3℃的患者或體溫異常且有疫區接觸史的患者,將被醫護人員送往發熱門診就診。


在線問診很方便還能避免交叉感染


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辦理預約掛號、問診、繳費等手續,患者拿一部手機就可以搞定,從而大大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患者預約掛號,可選擇電話、微信、支付寶、“健康山西”等4種方式。


患者就診則可選擇線下或線上兩種方式。線下就診,患者需掛號、繳費、取藥。為避免人員聚集,每個窗口前的地上貼有黃色標誌線,上面印著“請您間隔1米排隊等候”的提示。


在候診區,患者之間自覺保持至少1米的距離。就診時,診室內只留大夫以及一名患者。若患者因身體原因無法單獨就診,可有一名陪同人員。陪老伴就診的侯先生認為,如此嚴格的就診制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患者的就醫安全。


疫情防控期間,為避免交叉感染,一些患者選擇了在線問診。一週前,李先生搬東西時扭了腰,右側小腿出現放射性疼痛。李先生在線向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宋文慧陳述了症狀。按照宋文慧的要求,李先生在當地醫院拍了片子,隨後上傳。經過診斷,宋文慧認為,李先生有椎間盤突出,建議臥床休息、服藥。不久,李先生的症狀明顯緩解。


據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門診辦公室統計,疫情暴發以來,該院通過在線問診接待患者7153人次。


宋文慧表示,在線問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避免交叉感染、緩解門診壓力、提升就診體驗的作用,這種方式已逐步被患者認可,為未來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