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背臨《蘭亭序》,幾可亂真”?

雖然如今看到的王羲之作品全部是摹本,但這也足以看出王羲之的書法對我們後世書法家影響非常的大,就在當今的社會,也有很多的書法愛好者非常的喜歡王羲之的書法,比如今天這位書法愛好者,他雖然只是一個11歲的小男孩,但是這位小男孩對王羲之書法的鑽研可不差,他就是湖北的李昭華。

“小學生背臨《蘭亭序》,幾可亂真”?

昭華同學臨《蘭亭序》

昭華六歲開始學習書法

“小學生背臨《蘭亭序》,幾可亂真”?

也學習褚遂良雁塔聖教序

“小學生背臨《蘭亭序》,幾可亂真”?

七歲多在老師的指引下開始專攻王羲之《蘭亭序》。

“小學生背臨《蘭亭序》,幾可亂真”?

在八歲的那個暑假,終於將324個字全部通關。單字全部過關後,開始做通篇臨摹訓練,通篇背臨訓練,章法訓練。

“小學生背臨《蘭亭序》,幾可亂真”?

八歲那年,學校為昭華舉辦了以蘭亭集字對聯為有基礎的個人書法展。

“小學生背臨《蘭亭序》,幾可亂真”?

九歲時,可以不看字帖背臨全篇《蘭亭序》。

“小學生背臨《蘭亭序》,幾可亂真”?

“小學生背臨《蘭亭序》,幾可亂真”?

“小學生背臨《蘭亭序》,幾可亂真”?

十歲,赴日本銀座交流書法,《蘭亭序》作品震撼了當地書法學者。

“小學生背臨《蘭亭序》,幾可亂真”?

“小學生背臨《蘭亭序》,幾可亂真”?

“小學生背臨《蘭亭序》,幾可亂真”?

這時,很多書友可能會有另外的一種看法,認為小男孩李昭華所寫的書法沒有創新,只是一味的追求書法的絕對一致,這樣寫出來的書法並沒有靈魂,也沒有藝術性,簡直就是複印機。其實大可以不必有如此看法,因為我們都知道剛開始練習書法都得有個臨摹階段,因為即便天賦再高的書者,在書寫之前都是白紙一張,如果不積累的話,天賦就沒有依傍,仍然是沒有用處的。當臨摹到一定的境界,再加上生活閱歷的積累,天賦才能迸發,才會對書法有不同的見解,而此時的這位小男孩才接觸書法沒幾年,能寫到這樣的程度已經非常不易了。

“小學生背臨《蘭亭序》,幾可亂真”?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文後留言板留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