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嚇退突厥,簽訂渭水之盟的?

致遠影視


誠邀!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要說當年唐太宗李世民僅帶6名隨從就嚇退突厥十餘萬鐵騎,簽訂渭水之盟,恐怕也是李世民一輩子的恥辱。

為什麼這麼說呢?咱們先來看看李世民的人生軌跡:他17歲投身軍旅,到雁門關營救隋煬帝;19歲設下“美人計”,鼓動父親李淵從晉陽起兵,加入推翻隋朝的洪流;20歲憑藉累累戰功被封為尚書令,加封秦王;23歲參加“虎牢關之戰”,以少勝多,一舉滅掉竇建德和王世充兩大割據力量,唐朝統一之勢已成必然;28歲通過“玄武門之變”成為大唐王朝的新任領導人……不難看出,這位新繼任的大唐皇帝,從出世以來就沒認過慫,然而這次突厥來襲他卻栽了.....

歷朝歷代北方少數民族遊牧文明和中原農耕文明的對抗融合從未真正平息過

從秦漢時期的匈奴 到 東晉末年的五胡亂中華 再到 隋唐時期突厥,北方遊牧民族的軍事實力要強於中原。尤其是鐵騎,移動速度快,能夠大縱深大跳躍的進攻,往往都是深入內地百餘里,燒殺搶奪(遊牧民族擅長放牧,一些手工器具針織糖茶等統統不會,那怎麼辦?全靠搶,這簡直是無本買賣,又省事有刺激)。每每等邊防部隊聚攏集合完畢了,人家早已揚長而去,弄得防不勝防頭疼不已。所以中原王朝往往都是採取和親、稱臣以求”花錢消災“像隋文帝、隋煬帝在位時皆有公主遠嫁突厥,唐高祖李淵也是像突厥和親稱臣。那麼這次為什麼突厥兵臨據長安僅40裡的渭水呢?

土匪下山只有一個目的----搶

突厥可汗聽聞唐朝換皇帝了,心想這新皇帝上來別少了咱的貢錢,得讓他知道知道咱突厥的厲害,給他個下馬威。這才以太宗”無表自封“為藉口發兵十餘萬南下。

恥辱的渭水之盟

要說太宗”無表自封“沒給突厥打招呼,那是真的,以太宗的性子本來就沒想著給突厥上表。只是沒想到,突厥鐵騎來的這麼快,都已經兵臨據長安僅僅40裡的渭水了,此時長安戍衛也才數萬人馬。

太宗緊急調兵,丞相房玄齡說:”皇上如今兵臨城下,再行調兵,遠水已然救不了近火啊!“太宗急問:”如之奈何!?“房玄齡獻言:”突厥以無表自封為名發兵南下,無非就是索要金銀,今勢危,唯卑躬求和再施以金銀,必退之。“太宗咬咬牙心想”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第二天太宗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6人在渭水隔河與頡利可汗對話,表現的負荊請罪、唯唯諾諾的樣子。

突厥頡利可汗質問李世民:“緣何無表而自封?”

李世民答道:“臣位新即,正遣使請封,願空府庫,以獻作軍資。”

誰都是愛聽軟話,況且李世民這麼識趣”願空府庫,以獻作軍資\

雜談會客室


引言

中國歷史以來就喜歡搞“封神”運動,因為封建君主制搞得就是獨裁,所以搞個人崇拜也就司空見慣了。而我們在“勝者為王敗者寇”的真真假假史料中,也很難找到歷史的真相。

至於李世民究竟是不是嚇退突厥,如何嚇退突厥,就讓我們細細分析,我在這裡一一道來。

我們首先討論三個問題:

  • 突厥為什麼突然南侵?南侵目的何在?
  • 李世民為什麼只帶數名隨從前往?而不固守待援?
  • 突厥南侵目的是否達到?

突厥為什麼突然發兵?南侵目的何在?

隋末時期,天下大亂,割據勢力紛爭不斷。突厥趁機崛起,東突厥最為強盛,"控弦且百萬,戎狄熾強,古未有也"。少數民族政權契丹、室韋、吐谷渾、高昌都是突厥的附屬國,漢族割據勢力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也都向突厥稱臣。李淵晉陽起兵時,也臣服於突厥。

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 “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逼唐高祖李淵退位,唐太宗李世民登基。李世民登基時,大唐還是突厥的臣屬國,但是李世民一沒有上表請封,而沒有遣使納貢。所以突厥做為宗主國,立即發兵十餘萬“興師問罪”,兵臨渭水。

突厥是遊牧民族,對農耕不感興趣,只對財富有興趣。所以突厥發兵既不是為了開疆擴土,也不是為了統一天下。所以突厥發兵的目的就是:“興師問罪”,還有就是“貪圖財富”。

李世民為什麼只帶數名隨從前往?而不固守待援?

突厥大軍一路銳不可當,兵臨長安城下,渭水之濱而駐足。從政治鬥爭中獲勝的李世民當然深知其中道理。只有“負荊請罪”和“盡繳國資”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大唐是突厥的附屬國,突厥對大唐的軍事力量那是瞭如指掌,李世民也知道這十幾萬突厥騎兵的戰鬥力如何。所以固守待援只能兵敗國滅。只能“負荊請罪”。既然是請罪,那麼隨從多了又有何意義呢,於是只帶了幾名通曉外交的大臣前往陣前。

突厥南侵目的是否達到?

渭水之側,突厥頡利可汗質問李世民:“緣何無表而自封?

李世民答道:“臣未新即,正遣使請封,願空府庫,以獻作軍資。

李世民外交上的低姿態,再加上搬空大唐的國庫獻給突厥,使得突厥頡利可汗心滿意足的北歸。

結束語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

唐朝初期並無抵抗突厥的實力,李世民的韜光養晦確實為大唐後來的崛起贏得了時間。但是唐太宗李世民為了身後名,大肆篡改史實,如“空城計”、“突厥頡利可汗請和”、“殺白馬立盟結為兄弟”、“突厥頡利可汗獻馬三千匹、羊萬口”。大搞“愚民政策”,讓後世誤以為唐太宗李世民嚇退了突厥才簽訂渭水之盟的。

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沒事閒拉呱 。【隨手點個贊,留下你的評論,我將與您持續分享有現實觀點、有人生態度的歷史分析!】


沒事閒拉呱


武德九年(626年)爆發了著名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奪位登基,是為“唐太宗”。突厥之主頡利可汗聽說唐朝皇位發生變化之後,率領幾十萬突厥大軍直指長安。很快突厥大軍進抵渭水河畔,距長安不到三十里,而長安守軍僅有數萬。

面對如此危險的情況,唐太宗先是果斷地扣押了頡利可汗派來示威的使者執失思力,然後僅帶著蕭瑀、高士廉、房玄齡等六個文臣親至渭水河畔的突厥大軍之前。幾乎是孤身面對幾十萬突厥大軍的唐太宗更是當面斥責頡利可汗背信棄義。

頡利可汗本就因為執失思力未歸而心中生疑,唐太宗“單騎退敵”的膽略與豪氣更是頡利可汗心生恐懼。就在這時部分唐軍偽裝成主力大軍到來,唐太宗則乘機表示自己將會繼續向突厥納貢。見到佔不到什麼便宜的頡利可汗在兩天後與唐太宗殺白馬結盟,退兵北還。

雖然唐朝與突厥的關係並沒有因為“渭水之盟”發生多大變化,但唐太宗依然視這場“城下之盟”為大恥辱。貞觀四年(630年),唐太宗滅亡東突厥並生擒頡利可汗。太上皇李淵得知感慨道:“當年漢高祖一輩子都沒能報白登之仇,我卻看到雪恥的一天了



波波視屏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關於渭水之盟,歷史上對此也有不小的爭議,渭水之盟約對於當時的唐王朝是恥辱還是榮耀,也各有說法。

不管持怎樣的的看法,無可否認的是,作為當時唐朝政權的統治者,李世民對突厥的第一次亮相,就很好地利用了敵我雙方作戰實力和作戰心理,成功地為唐朝化解了一次兵戈之災。


唐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順利成為了唐王朝唯一的皇位繼承人。八月,李淵退位,李世民登基,李世民坐上了唐朝最高統治者的寶座。

然而,就在李世民登基的當月,遠在大漠的頡利可汗聽聞唐朝政權經此突變,覺得這是一次難能可貴可以重挫唐王朝的機會。於是,頡利可汗親率十萬鐵騎(號稱百萬)南下,很快就到達長安城外的渭水邊。頡利可汗令突厥兵陳兵於此,欲見機直取長安。

說到這裡,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一下唐朝建立前後和東突厥的關係。李淵在太原起兵後為了解決北境之憂,啖重金與東突厥換取了東突厥的支持,同時也算換來了大唐與東突厥短暫的和平。


然而,公元621年,頡利可汗即位,他不顧與大唐的政治約定,開始頻繁地出兵侵擾唐境。公元621年到公元626年前,頡利可汗就發動了三次對唐作戰,但當時唐朝上下一心,三次南侵都被唐朝平息下去。

而這一次,形勢不同以往,情勢變得萬分危急。李世民剛即位,政權不固,人心不穩。而且此刻的長安城兵力空虛,根本不足以抵擋突厥的十萬之眾。 這時,唐太宗李世民展現出了他一代聖君的作為,他先是囚禁頡利可汗派來打探虛實的執失思力,給了突厥一個下馬威,後隻身率房玄齡、高士廉等六人來到渭水邊,隔渭水與頡利可汗對質,怒斥其背信棄義之舉。

隨後,唐朝的大軍趕到渭水旁,頡利可汗見李世民從容不迫,又見唐軍氣勢恢宏,懷疑唐軍早有準備充分,先前的傲氣瞬間轉變為驚恐,於是惶恐之下請和。唐太宗此時“麾諸軍使卻而佈陣,獨留與頡利語”,一番交談後,頡利的對抗之心瞬間瓦解,決定退兵,同時唐太宗又回贈與重金,使得頡利可汗心服口服。於是著名的渭水之盟便出現了。


渭水之盟中唐朝贈與突厥的重金到底有多少,史料中並無記載,不過據當時的事態情形來看,對唐朝來說,並不會很多。

當然,也會有人說李世民有篡改史書,美化渭水之盟,我想其實大沒必要。雖然李世民後來確有篡改玄武門之變這一事件的行為,但並沒有必要改寫這一部分,李世民的文治武功以及政治、軍事才能,在他即位之前就已經體現的淋漓盡致。渭水之盟中臨危不亂的聖君風範,也確實只有李世民有這番的才能和魄力。


在渭水之盟之後的三年裡,李世民內修文德,外練士卒,使唐朝實力很快強盛起來。

貞觀三年,李世民利用突厥內亂果斷出兵一舉掃滅了東突厥,開啟了他日後被各民族稱為“天可汗”的偉大征程。


小宋拾趣


渭水之盟,是李世民登上帝位後面臨的第一次大考,不過“嚇退”一詞語有些誇張,史書中也沒這麼提過。這次盟約,是雙方審時度勢後達成的結果,也是李世民戰略思維的一次體現。

突厥人要給李世民個下馬威,並沒有撕破臉的準備

公元626年八月,李淵剛剛把皇位傳給李世民,東突厥的頡利、突利兩大可汗就親自領兵十餘萬抵近長安城。結合這一微妙的時機,以及接下來突厥人的舉動,就會發現他們此行目的並不在於打仗:

到達渭水後,頡利並沒有急於進攻或者擄掠,而是派心腹心執失思力面見李世民,吹噓突厥大軍百萬,諸如此類。

這個動作的目的就很明顯了:觀察李世民的反應,一探虛實,再看是來硬的還是軟的。

而李世民應對得則很簡單粗暴:將執失思力一頓痛罵、扣在門下省。

為什麼用這種強硬的姿態?後來李世民自己做出瞭解釋:

突厥所以敢傾國而來,直抵郊甸者,以我國內有難,朕新即位,謂我不能抗禦故也。我若示之心弱,閉門拒守,虜必放兵大掠,不可複製。

突厥人敢率大軍前來,就是吃準了大唐剛剛經歷了一場血腥政變,國內人心不穩,李世民忙於收拾殘局,理應是最虛弱的時候;在這個千載難逢的時機前來施加重壓,說不定能給大唐致命的打擊。

那為什麼頡利不直接開打,偏偏派出心腹一探虛實?說白了,他心裡沒底,畢竟李世民打仗的水平早就名揚天下,自己又是押上了老本遠道而來,萬一失利,那可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他首先要看李世民的態度。如果對方“閉門拒守”,那自己不僅可以在關中地區燒殺搶掠、賺得盆滿缽滿,還能以這種方式嚴重削弱李世民的威信,今後的大唐更是一個軟柿子、任自己魚肉;若李世民來硬的,那就要看一步走一步,見機行事。

但玩戰略戰術,李世民顯然技高一籌。

新帝登基,一切求穩,李世民軟硬兼施

對於突厥人的動作,李世民的應對採取了兩步走:

第一步,痛罵,不僅罵執失思力,還罵突厥可汗。

在把執失思力關起來後,李世民直接帶著房玄齡等六人前往渭水,隔橋痛罵頡利背信棄義。

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就在兩年前,頡利、突利也曾率大軍直逼關中,時任秦王的李世民採取了分化戰略,拉攏突利可汗,最終雙方達成和親意向,握手言和。突利甚至與李世民結為兄弟。

而在這兩年來,唐朝不僅如約與突厥和親,贈送的金銀財寶更是不計其數,雖然看起來有些慫,但於道義上來說,並沒有背約。而且突厥人一向自稱耿直、講義氣,李世民當眾痛罵,就是要佔據道德制高點。

加上驍勇善戰的李世民一向在突厥人中有些粉絲,而且私下也時常給好處拉攏人心,所以見到他這種氣勢,很多人被震住了:“突厥大驚,皆下馬羅拜”。

第二步:武力準備。

李世民敢帶六個人前來,一是吃準了突厥人的心態,二是早已安排了後手。隨著他在渭水前指責突厥人背信棄義,唐朝大軍也陸續到達現場:“俄而諸軍繼至,旌甲蔽野...軍容甚盛”。

見自己氣勢上落了下風、唐軍又嚴陣以待,而且去探風的執失思力音訊全無,頡利一定在想:李世民你咋不按套路出牌?這時再強行來硬的,那後果難料,不如就借驢下坡,就著和親這事找個臺階下。

於是他立刻表態請和。幾天後,雙方在渭水便橋上殺白馬為盟,突厥退軍。

渭水之盟戰略意義:一時的隱忍,為了四年後的一擊致命

其後,朝廷元老蕭瑀等人向李世民表達了心中的疑惑:“起初在渭水邊,眾將義憤填膺,紛紛請戰,陛下您不允許;過了不久,對方卻主動退兵,這其中有啥門道?”

李世民給出了細細解答:

其一,自己之所以親臨渭水,既要體現胸有成足的姿態,更是要觀察對方的虛實。“吾觀突厥之眾雖多而不整,君臣之志惟賄是求”,也就是說,突厥人並沒有真正開戰的決心。

其二,那為什麼不趁對方軍心不穩、主動出擊呢?首先,自己剛剛即位,有很多問題要解決,而且大唐久經戰火,官民疲敝,急需休養生息;其次,若真的開戰,唐軍雖能獲勝,但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而且還會從此與突厥接下樑子,從此雙方永無寧日。

所以最佳的應對方式是,先以信義與武力威懾,趁對方進退兩難之際,以錢財利誘;對方本就抱著求利的目的而來,有個臺階自然會下。而接下來,突厥人更會志得意滿,對我們降低戒備。而我們則休養生息,待時機成熟時,給他們來個致命一擊。即所謂:

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要麼不動手,要動就一劍封喉,李世民不是說說而已。與大唐達成了暫時和平的突厥,其後內部果然問題不斷;而李世民等的就是這個機會。經過短暫的休養生息,四年後,他派李靖、李世勣長途奔襲,一戰將東突厥滅國,曾經不可一世的頡利可汗也被活捉。

審時度勢、能進能退,一擊制敵,李世民的戰略特點,通過渭水之盟展示得淋漓盡致。這可不是靠嚇唬就能做到的。


正史漫談


唐太宗打的是心理戰,他抓住了突厥和頡利可汗的心理,“嚇退”了突厥大軍。

一、唐太宗摸清突厥人的心理:得志則深入,負則請和

唐太宗多次和突厥交戰,對他們十分了解,這一點《新唐書》中,說的十分清楚:

“大抵虜得志則深入,負則請和,不恥也。”

就是說突厥人得意時便大舉入侵,失利時便認輸求和,他們如此反覆,不覺的羞恥。

其實,自隋代以來,突厥人就是這樣的尿性。

唐太宗摸清突厥人的心理,只要讓突厥人覺得在長安討不到好處,他們就會請和,這是唐太宗的一大底氣。

而突厥兵臨長安城下,是抓住了空隙,在此過程中,與唐軍交戰,也是失利過的。

“攻高陵,尉遲敬德與戰涇陽,獲俟斤烏沒啜,斬首千餘級。”

唐軍的實力更是唐太宗的底氣所在。

二、唐太宗的連環心理戰:囚禁使者、輕騎獨出、面責頡利

頡利可汗先派使者執失思力入城“以觀虛實”,將頡利的十萬人馬誇大為兩百萬來嚇唬唐太宗。

頡利的這個恫嚇心理戰實在有些簡單粗暴。唐太宗索性就給他來個高明一些的心理戰。

他當著執失思力痛斥突厥人背信棄義,威脅要將執失思力斬首,“汝雖戎狄,亦有人心,何得全忘大恩,自誇強盛?我今先斬汝矣!”

嚇得執失思力“懼而請命”,然後便將他關起來,“乃囚思力於門下省”。

對囚禁執失思力的行為,唐太宗對大臣解釋地很清楚,“我今遣還,虜謂我畏之,愈肆憑陵。”

然後唐太宗又開始了第二步,“乃與侍中高士廉、中書令房玄齡、將軍周範等馳六騎出玄武門,幸渭上”。

唐太宗帶了區區幾個人就來到了渭河邊,隔河與頡利說話。

他可不是來敘舊的,而是來罵頡利的。

“與可汗隔水語,且責其負約”。

見到唐太宗敢帶著少部分出城,更是當面斥責可汗,他底氣何在?很多突厥人就開始了懷疑,不少人更是感覺自己中計了,“群酋見帝,皆驚,下馬拜”。

果然不久,唐軍出出現了,“俄而眾軍至,旗鎧光明,部隊靜嚴,虜大駭。”

頡利可汗也是心中打鼓,使者被囚,唐太宗又敢輕騎出城,現在唐軍軍容甚盛,他的心理防線也就稱帝崩潰了。

唐太宗見狀也就來了最後一步。

“帝與頡利按轡,即麾軍卻而陣焉”。

唐太宗讓大軍退下在一旁列陣,而他自己留下來和頡利可汗說說話,“獨留與頡利語”。

由此徹底擊潰突厥人的心理,頡利請和。

對於唐太宗的這一番心理戰,他自己早已是成竹在胸的。他曾對蕭瑀解釋道:

“吾籌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傾國而來,直抵郊甸者,以我國內有難,朕新即位,謂我不能抗禦故也。我若示之心弱,閉門拒守,虜必放兵大掠,不可複製。故朕輕騎獨出,示若輕之;又震曜軍容,使之必戰;出虜不意,使之失圖。虜入我地既深,必有懼心,故與戰則克,與和則固矣。制服突厥,在此一舉,卿第觀之!”

唐太宗不愧是軍事高手,這一番心理戰將兵臨城下的突厥大軍“嚇退”,比諸葛亮的空城計更具有說服力。


微史春秋


公元626年6月4日,玄武門之變發生。8月9日,李世民登基。趁隋末大亂崛起的東突厥可汗頡利和突利聞知此事,欲入主中原,“合兵十餘萬騎”,攻擊前進至長安城外四十里的涇陽。京城僅有兵力數萬,人心驚恐,京師戒嚴。

頡利進至渭水便橋之北,派心腹執失思力前往京城,恫嚇李世民。李世民審時度勢,逮捕囚禁了他,並親設疑兵之計,僅率6人至渭水,“與頡利隔水而語”,怒斥他們負約。使“突厥大驚,皆下馬羅拜。”

此時,唐軍相繼而至,排兵佈陣,聲勢浩大。頡利因心腹一去不返,又見李世民竟“挺身輕出”,唐軍嚴陣以待“軍容甚盛”,終於“大懼,遂請和。”李世民就坡下驢詔許之。

8月30日,李世民與頡利可汗於長安西渭水便橋上“斬白馬”,簽署和平協議,“突厥引兵退。”

概言之,李世民退突厥的方式是:置生死於度外身先士卒以振士氣、身處劣勢依然強硬扣押突厥特使以揚國威、痛斥突厥違約入侵佔據道德制高點、許以重償以購買和平(此點史書雖未載,但若無實惠,突厥豈肯空手而歸且返回後做賠本買賣給李世民“獻馬三千匹、羊萬口”)。


2許雲輝


憑良心講,突厥並沒有那麼弱智,之所以有被嚇退一說也不過是唐人的一面之詞。大唐初建,百業待興,李唐王朝也確實需要安定下來,然突厥北靠大海,西至而今的歐洲,東邊輻射大小興安嶺,地域之廣物產之豐富,國力之強盛並不是初唐所能及也。李世民簽訂盟約以後俯首稱臣15年,而恰恰這十五年換來了史書中的貞觀之治之象,沒有了邊境戰爭,韜光養晦,大唐帝國的雛形已見端倪。以至於到武則天的大周時期,西涼,幷州兩地貿易發達,從月氏、西域各國換來了大量的白銀,國內稅收充足,兵強馬壯,武則天統治中後期,吉利可汗年邁,好戰份子不願意看到崛起的大唐,摩擦隨之接踵而來,又過了一百多年,戰爭從未停止過。現在回望那段歷史,唐朝也不容易,21個皇帝,289年的壽命,民族大融合的過程中有悲傷有歡笑,歷經風雨滄桑,道不盡大國之心殤。


名仕郎職業裝


關於渭水之盟,歷史上對此也有不小的爭議,渭水之盟約對於當時的唐王朝是恥辱還是榮耀,也各有說法。 不管持怎樣的的看法,無可否認的是,作為當時唐朝政權的統治者,李世民對突厥的第一次亮相,就很好地利用了敵我雙方作戰實力和作戰心理,成功地為唐朝化解了一次兵戈之災。 唐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順利成為了唐王朝唯一的皇位繼承人。八月,李淵退位,李世民登基,李世民坐上了唐朝最高統治者的寶座。 然而,就在李世民登基的當月,遠在大漠的頡利可汗聽聞唐朝政權經此突變,覺得這是一次難能可貴可以重挫唐王朝的機會。

而且此刻的長安城兵力空虛,根本不足以抵擋突厥的十萬之眾。 這時,唐太宗李世民展現出了他一代聖君的作為,他先是囚禁頡利可汗派來打探虛實的執失思力,給了突厥一個下馬威,後隻身率房玄齡、高士廉等六人來到渭水邊,隔渭水與頡利可汗對質,怒斥其背信棄義之舉。隨後,唐朝的大軍趕到渭水旁,頡利可汗見李世民從容不迫,又見唐軍氣勢恢宏,懷疑唐軍早有準備充分,先前的傲氣瞬間轉變為驚恐,於是惶恐之下請和。唐太宗此時“麾諸軍使卻而佈陣,獨留與頡利語”,一番交談後,頡利的對抗之心瞬間瓦解,決定退兵,同時唐太宗又回贈與重金,使得頡利可汗心服口服。

於是著名的渭水之盟便出現了。 渭水之盟中唐朝贈與突厥的重金到底有多少,史料中並無記載,不過據當時的事態情形來看,對唐朝來說,並不會很多。 當然,也會有人說李世民有篡改史書,美化渭水之盟,我想其實大沒必要。雖然李世民後來確有篡改玄武門之變這一事件的行為,但並沒有必要改寫這一部分,李世民的文治武功以及政治、軍事才能,在他即位之前就已經體現的淋漓盡致。渭水之盟中臨危不亂的聖君風範,也確實只有李世民有這番的才能和魄力。在渭水之盟之後的三年裡,李世民內修文德,外練士卒,使唐朝實力很快強盛起來。 貞觀三年,李世民利用突厥內亂果斷出兵一舉掃滅了東突厥,開啟了他日後被各民族稱為“天可汗”的偉大征程。


科技時代感


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登上了皇位,屁股還沒坐熱呢,突厥的頡利可汗聽說大唐發生了政變,便派大軍南下,一路走到了渭水河畔,直逼長安城。

頡利可汗雖然一路高歌猛進,但對於戰爭也沒有必勝的把握,畢竟李世民名聲在外,於是他派執思力去長安送挑戰書,以探聽長安城的虛實,李世民接過挑戰書,一眼就識破了頡利可汗的陰謀,鎮定自若的說:回去告訴你的主子,迎接我們的決戰。

頡利可汗聽說唐太宗如此鎮定,便起了疑心,第二天李世民帶了六個人騎馬到了渭水橋上,頡利可汗聽說後立刻出營,李世民便衝著他大聲高喊:“頡利可汗,你快滾回去,你們是孤軍直入,否則雪雨天一到,你們就會前無進路,後無退路,勢必全軍覆沒,死無葬身之地。”

說完掏出一個燒餅大吃起來,邊上的隨從都勸李世民見好就收,唐太宗一邊吃著燒餅,一邊回答:“燒餅太好吃了,我就在這裡把燒餅吃完,也就吃下了頡利可汗的十萬鐵騎。這是突厥人的甩鍋燒餅,是慶祝生日的必備品,寓意為和美、吉祥、團圓。因此,我食用甩鍋燒餅,就是讓敵軍睹物思情,念鄉想家,他們思想動搖,喪失了戰鬥力,就會不攻自破!

果然第二天頡利可汗就撤兵了,這就是關於李世民用燒餅退十萬突厥兵的故事。歷史上的李世民確實是用疑兵之計嚇退了頡利可汗,避免了大唐政權的覆滅,只不過不是用燒餅而已。

真實的歷史上,頡利可汗聽說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登上皇位,就趁李世民登基未穩,發動了對大唐的侵略,當然李世民沒有坐以待斃,派出勇將尉遲敬德,作為涇州道行軍總管,抵達涇陽,防禦突厥。尉遲敬德抵達前線後,立即組織反攻,與突厥軍隊在涇陽打了一場惡戰,尉遲敬德勇不可擋,生擒敵軍將領阿史德烏沒啜,並且擊斃突厥騎兵一千餘人。

不過這僅僅是小勝,頡利可汗的部隊依然突擊到了渭水河畔,直逼長安城。當時長安兵力空虛,不過李世民並沒有慌張,而是隻身帶六人到渭水河畔與頡利可汗對峙,據《舊唐書》記載:親出玄武門,馳六騎幸渭水上,與頡利隔津而語,責以負約。俄而眾軍繼至,頡利見軍容既盛,又知思力就拘,由是大懼,遂請和,詔許焉。

李世民安排的很有講究,先是隻身前往,表明自己並不擔心和害怕,然後責問頡利可汗為什麼負約,佔住大義,隨後精兵到達,表明自己的軍事實力不弱,有聽說自己的側翼部隊打了敗仗,以為李世民的軍力強盛,頡利可汗非常的害怕,於是就求和, 李世民和頡利可汗殺白馬為盟,大唐的危險局面這才得到化解。等到李世民緩過來,也就是兩年後,突厥發生了分裂,於是大唐進攻突厥,俘虜了頡利可汗,滅了東突厥,這也正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真實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