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条法律 就知道人为啥喜欢“杀熟”了

论扯蛋,哥可是很认真的,欢迎依法听我虾扯蛋。

年关将至,大家出门一定要看好自己的手机钱包,因为小偷扒手们也想过个好年也有KPI,年底开始冲业绩了。

看完这条法律 就知道人为啥喜欢“杀熟”了

这年头,“偷人”或许刑法不管你,偷东西偷钱刑法可不惯着你,毕竟“屎难吃,钱难挣”。

你想的是多偷点有钱回家过年,可曾想过触犯盗窃罪被抓起来,就回不了家,只能在看守所过年了。

法律上的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占有的财物,数额较大。翻译成人话,就是偷钱偷东西,偷多了。

生活中的“偷”,法律上为啥叫“窃”?因为学法律的人读书多,孔乙己早就告诉我们了: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

小偷这一古老行当,讲究“贼不走空”,出来做一次不得手点啥,对小偷以后的执业不吉利,哪怕少顺走点啥呢。偷多了是盗窃罪,偷少了定不了盗窃罪也不用怕,刑法管不完的,还有治安管理处罚法呢。

而且,即使窃取他人财物数额不大,但有下面几种情形的,也是盗窃罪。

第一种情形:多次盗窃。

两年内盗窃三次以上,就会被认定为“多次盗窃”。俗话说的好:事不过三。小时候古文也早就学过了:“三”就是多的意思。

第二种情形: 携带凶器盗窃。

偷东西还带刀,你到底想干嘛,偷到水果直接削了吃吗?

第三种情形:扒窃。

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比如在公交地铁上偷人手机钱包,就属于“扒窃”。

第四种情形:入户盗窃。

到人家里去偷东西,被发现了如果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直接认定为入户抢劫。这就是在告诉我们,无论偷东西还是偷人,到人家里去偷都是大忌。

本来犯的是盗窃罪,如果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也直接从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升级了。不光罪名升级了,刑罚还升级了呢,从盗窃罪的最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直接升级到抢劫罪的最低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看完这条法律 就知道人为啥喜欢“杀熟”了

一般的盗窃,数额较大才有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数额较大”的标准减半,也就是说本来盗窃一千块钱算数额较大,有下面几个情形之一,盗窃五百块钱就算数额较大:

第一类情形: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处罚。

这叫“屡教不改”。

第二类情形:组织、控制未成年人盗窃。

孩子王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大人挣钱给孩子花,不要紧;孩子偷钱给大人花,不要脸。

第三类情形:各种灾害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盗窃的; 盗窃救灾、抢险、防汛、扶贫、救济款物的。

这叫趁火打劫、自砸招牌,连小偷同行都会瞧不起你。

第四类情形: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在医院盗窃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

弱者的钱也要偷,说好的盗亦有道呢?

还有几种特殊的盗窃情形:

偷开别人的机动车,最后就算自己没要,如果把车搞丢,定盗窃罪。

偷人钱包,发现里边有信用卡,拿出来使用的,定盗窃罪。

不过,偷偷拿家人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不认为是盗窃罪,即使要追究刑事责任,也会酌情从宽。

顺着这个思路,现在你知道朋友圈那些骗子为啥都喜欢“杀熟”了吧?

即使盗窃没成功没偷到东西,如果以数额巨大的财物或珍贵文物为盗窃目标的,也是盗窃罪,毕竟勇气和梦想可嘉。

看完这条法律 就知道人为啥喜欢“杀熟”了

所以,各位大侠,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大冬天的,手不要往别人兜里伸,自己的手,还是放自己兜里暖和。

今天的蛋就先扯到这,你遇到什么蛋疼的法律问题,可以给“虾扯蛋哥(xiachedange)”留言评论,这事儿真的不扯蛋,咱们下期接着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