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近代发动去汉字化运动,为什么如今身份证又开始使用汉字了?

葫芦读史


韩国的身份证上一直有汉字,不存在“又开始使用”一说。

由于韩国当了我国很长时间的小弟,所以汉字一直是韩国的官方文字,他们的官方史书都是用汉字写成的。

韩国的贵族士大夫阶层则从小学习汉语、汉字,并以此作为身份的象征,因为韩国的科举考试都是用汉字作答的,普通百姓根本没有资格学习汉语。

为了方便普通人的交流,韩国的世宗大王于1444年发明了谚文,就是现在的韩语。所以韩语最初是一种“低等语言”,是专供韩国普通人使用的语言文字,韩国的贵族士大夫根本不屑于使用。

甲午战争后,韩国政府在日本的操控下进行了改革。为彰显国家独立,韩国废除了汉字的官方地位,韩语的地位得以大幅度提高。

不过汉字毕竟在韩国使用了数百年时间,想要废除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在韩国就出现了汉语和韩语混用的情况。

到了冷战时期,由于韩国成为美国的走卒,再加上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于是在国内掀起了废除汉字运动,到上世纪80年代达到顶峰,汉字几乎在韩国消失了。

但是韩国的身份证上却一直存在汉字。

因为韩语是表音文字,许多名字用韩语读起来是完全一样的,它无法表示名字的真正含义,会带来很大的麻烦。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所以韩国的身份证上一直都有汉字。

不过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现在韩国又出现了恢复汉字的呼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