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正在猛蛻殼、長規格,您確定池塘的鈣鎂夠了嗎?

文 | 圖 動保事業部 王偉、王闖、汪帆

一、鈣鎂在蝦蟹池塘的作用

在蝦蟹養殖過程中,常聽說需注意鈣離子和鎂離子的濃度,那麼鈣鎂究竟在水體中扮演什麼角色呢?

蝦蟹養殖過程中,鈣鎂最主要發揮以下功能:

① 蝦蟹蛻殼:

蝦蟹規格的提升是通過不斷蛻殼來完成的。鈣是蝦蟹甲殼的重要組成成分,當蝦蟹體內鈣積蓄到一定量時,其蛻殼速度、蛻殼成功率以及翻倍率均會增加,缺鈣則會導致蝦蟹出現硬殼速度慢、蛻殼週期長易被攻擊(視頻1)、蛻殼不遂死亡的現象。因此鎂離子對蝦蟹體內能量的儲備至關重要,只有儲備足夠的能量,才能為順利蛻殼提供支撐,否則會增加蛻殼的風險與難度。

② 藻類生長:

鈣是植物細胞壁的重要組成成份,在缺乏鈣元素的情況下,會限制藻類繁殖速度,出現肥水難,水色清的現象;鎂元素是葉綠素中的重要成分,在藻類糖代謝中起重要作用,如果池塘水質中缺少鎂離子,不僅藻類分裂增殖將停止,而且也會影響藻類對鈣的吸收。

二、水體中鈣鎂的來源與去路

鈣鎂在蝦蟹池塘中起到這麼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養殖朋友們不禁發問,我不斷地向池塘中補鈣啊,像定期補充過磷酸鈣,甚至是添加了鈣鎂的飼料,我池塘中還需要額外的去補鈣麼?

第一,水體中的鈣鎂是溶解在水中的離子狀態的鈣鎂,並不是我們向水體中添加多少鈣鎂,水體中的鈣鎂離子就會提升多少;

第二,水體中大部分鈣鎂其實是沉澱到底部,或者是被底泥吸附了,尤其是飼料中的鈣鎂,除去被攝食的部分,其餘被浪費掉的基本上進入底泥裡;

第三,蝦蟹既可以從食物中獲取礦物質,也可以從水中攝取,尤其是在集中蛻殼期間,水體中鈣鎂離子的含量越高,蛻殼的成功概率就會越高;

第四,蝦蟹池塘的水草和藻類生長都會從水體中吸收鈣鎂,尤其是養殖年限比較久的池塘,水體中的鈣鎂不斷被水草帶走,導致池塘中的鈣鎂含量降低。

小龍蝦正在猛蛻殼、長規格,您確定池塘的鈣鎂夠了嗎?

圖1. 水體中可溶性鈣鎂離子的來源與去路

三、測一測——水體究竟缺不缺鈣鎂

本次調查一共調研了35口池塘的鈣鎂含量,涉及區域有棋盤鄉共24口(接駕8口、西湖6口、東港子3口、金塘3口、彭劉2口、桐子湖1口),橋市5口,汪橋4口,荒湖3口。(如圖2)其中蝦稻池塘有7口(荒湖和汪橋),龍蝦精養池塘有4口,蝦蟹混養池塘有24口。

小龍蝦正在猛蛻殼、長規格,您確定池塘的鈣鎂夠了嗎?

小龍蝦正在猛蛻殼、長規格,您確定池塘的鈣鎂夠了嗎?

圖2. 監利池塘鈣鎂普查結果

從圖2的鈣鎂普查結果可知:

① 監利池塘的鈣鎂均值分別為64和14.7 ppm,鈣鎂比例接近4.35 : 1

首先池塘中的鈣鎂總和至少不低於120ppm,TDS(水中總離子濃度)≥150ppm,這是最適合蝦蟹養殖的,其次鈣鎂的比例儘可能接近於2~3 : 1,從結果可知池塘中的鈣鎂含量顯然是不達標的,尤其是鎂的含量極低;

② 新塘的鈣鎂水平要明顯高於老塘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塘經過長年養殖,外部環境中的鈣鎂被水草和養殖動物等吸收,尤其是未進行乾塘重新種植水草的池塘更是對環境中的鈣鎂吸收的多,而且新塘經過生石灰處理、肥水過後,整個池塘中的鈣鎂水平處於一個較為高的水平,這也是為什麼養殖戶總說新塘比老塘好氧的原因之一。但是不代表新塘就不需要注意鈣鎂的含量,隨著養殖週期的推進,水草的生長、蝦蟹的蛻殼都會逐漸消耗池塘中的鈣鎂,這個時候無論新塘還是老塘,鈣鎂含量都會逐漸走低,所以更應該注重鈣鎂的含量變化;

③ 棋盤和橋市的鈣鎂水平要明顯低於荒湖和汪橋

這主要是因為棋盤和橋市調研的池塘是蝦蟹混養和龍蝦精養,而荒湖和汪橋調研的池塘是蝦稻,從最後一張表也能夠看出龍蝦精養塘和蝦蟹混養塘的鈣鎂水平明顯低於蝦稻塘。原因在於稻杆腐爛,會將鈣鎂重新釋放進池塘(不代表稻杆越多越好,稻杆腐爛也需要週期,稻杆越多越容易長蟲,最終演變為紅黑水)。

四、看現在監利養戶的補鈣習慣

走訪客戶可知,養殖戶直接向水體中補鈣的習慣非常之少,更不用說對鎂的關注了。總共30戶的走訪,只有10戶是有補鈣習慣的,並且部分養殖戶一年補鈣習慣不超過3次,從圖3的動保投入百分比不難看出,缺乏補鈣意識是整個監利蝦蟹養殖的現狀,大部分養戶往往靠補充過磷酸鈣、投餵冰鮮以及含鈣的飼料的方式去提高水體中的鈣鎂含量,前文也提到過水體中需要的是可溶性鈣鎂離子,不僅是鈣離子,對鎂離子更是少之又少。

小龍蝦正在猛蛻殼、長規格,您確定池塘的鈣鎂夠了嗎?

圖3. 動保投入百分比

五、小 結

鈣鎂對蝦蟹養殖極其重要,池塘中的鈣鎂總和至少不低於120 ppm,鈣鎂的比例儘可能接近於2 ~3 : 1;考慮到養殖池塘中鈣鎂的去路很多,但來源有限,因此,我們要定期向水體中補充鈣鎂,建議補充可溶性較高的鈣鎂,首選海聯科鈣鎂佳,不僅能夠補充鈣離子,還能向水體中提供鎂離子,一袋管5-10畝·米水體,一個月補2-3次,蛻殼高峰期要更加關注鈣鎂濃度,提高用量。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