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买臣前妻自杀事件,两千年前的PUA羞杀,背后的阴谋难以置信

成语解读:覆水难收这个成语从何而来?

在很早出版的一本中国成语故事连环画中,讲述了《覆水难收》的故事,在这个版本的故事中,朱买臣与妻子崔氏过着清贫的生活,长此以往,崔氏渐生不满,越来越看不起自己的丈夫朱买臣的穷酸样,后来就跟朱买臣解除了婚姻关系,朱买臣告诉崔氏,只要他时来运转日子就会过好的。

朱买臣前妻自杀事件,两千年前的PUA羞杀,背后的阴谋难以置信

当时崔氏表示,即使朱买臣以后做了高官,自己沦为乞丐也不会去求他,朱买臣最后只能休了崔氏,崔氏让媒婆给他找了一个家道殷实的木匠,谁知后来朱买臣真的时来运转,当了大官,这就让崔氏不愿意了,于是决定想要重新回到朱家。

面对崔氏的请求,朱买臣颇为为难,因此就让人端来一盆清水泼在马前,告诉崔氏,如果能够将泼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就让她回来,撒在地上的水,又怎么能够收回呢?崔氏知道缘分已尽,最终羞愧难当自尽而死。

要是单单评价这个故事,感觉朱买臣前些年没有发达,都是这个崔氏导致的,不然崔氏一走,朱买臣就发达了呢?

这有点让我想到娱乐圈某位著名薛姓歌手,在和前妻高某婚姻存续期间,薛某一直默默无闻,后来两人离婚,传闻薛某跟李某在一起,结果薛某时来运转,迅速爆红网络,随后抛弃李某高调与高某复婚,李某一时气愤,将薛某的事都说了出来,薛某人设瞬间崩塌,故事较为曲折,已经真假难辨。

但是大致来看,剧情颇为相像,假如朱买臣真的让崔氏回家,那估计也是要步薛某后尘。

朱买臣前妻自杀事件,两千年前的PUA羞杀,背后的阴谋难以置信

覆水难收这个成语是真的存在,只不过最早出自《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易可容易?覆水不收,宜深思之。”典故最早说的是姜子牙和妻子马氏的事情。

而在《汉书·朱买臣传》中,并未记载崔氏要求复婚之事,到清代戏剧中,朱买臣和妻子的故事,变成和姜子牙一样的事情,崔氏请求破镜重圆,朱买臣泼水表示覆水难收,最后崔氏羞愧自尽。

所以,连环画中的成语故事,是采用清代戏剧中的说法,编纂而成,实际上也是一种杜撰,而且本身也经不起推敲,我们来看,假如崔氏最后羞愧而死,说明其脸皮很薄,然而脸皮薄的人,怎么会自己找媒婆改嫁呢?从前面抛弃朱买臣的情况来看,崔氏一个是一个极其现实,并且脸皮厚的女人,因此在改嫁后还有勇气找朱买臣破镜重圆,然而这样脸皮后,这样现实的人,又怎么会想不开自杀呢?

真实历史上的朱买臣休妻是怎么一回事?

在《朱买臣传》中介绍,其实崔氏是一个很好的老婆,在朱买臣上山砍柴的时候“其妻亦负戴相随”,由此可见,崔氏并非嫌贫爱富,还是一个很能干的女汉子。

朱买臣前妻自杀事件,两千年前的PUA羞杀,背后的阴谋难以置信

然而朱买臣有一个贱毛病,就是一边砍柴的时候,一边背诵诗文,朱买臣是一个儒生,我猜他背诵的东西都是一些儒家经典,要是在唐朝科举考试之后,我相信这样好学的人,妻子一定很欣慰,但是汉朝时期并没有科举制,读书不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尤其是汉朝初期,儒学并不是什么显学,当时比较推崇黄老之学,可以说,整个西汉时期,也并未将儒学当作官方唯一指导思想,汉宣帝的时候,皇帝还公开说儒生“好古非今”,可见并不受欢迎。

因此可以想像当时在大道唱儒家经典,实际上就跟我们读了一个特别冷门的专业一样,因此崔氏就不让他读,但是我们知道儒家有一个毛病,读书必须读出来,不出声是不行的,你要是不出声,谁知道你是读书人呢?

结果崔氏越不让朱买臣读出声来,朱买臣读的声越大,读的越来劲,夫妻二人因此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崔氏:“妻羞之,求去。”

朱买臣前妻自杀事件,两千年前的PUA羞杀,背后的阴谋难以置信

在朱买臣与崔氏夫妻存续期间,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一个穷酸腐儒对冷门专业的理想化追求,与一个热爱生活的家庭主妇对现实主义的妥协,当理想遭遇现实,结果只能是一拍两散。

在汉朝时期,离婚改嫁应该是较为习惯的事情,大概是由于崔氏颇为贤惠,又能干活,所以不久就找到了新的丈夫,而朱买臣在失去崔氏后,整天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

要说冤家路窄,后来两人上坟祭祖的时候,竟然又碰到了,崔氏看到朱买臣落魄的样子,心中不忍,应该是顶着现任的压力“呼饭饮之”。前妻如此,前夫还能有什么所求,可以说崔氏不仅是一个很好的妻子,也是一个很好的前妻。

在汉武帝时期,为了塑造君权神授的观念,开始启用儒家学说,以董仲舒为代表的“神棍”取得汉武帝的信任,儒学也从冷门专业转为热门专业。

朱买臣前妻自杀事件,两千年前的PUA羞杀,背后的阴谋难以置信

朱买臣也踩上了狗屎运,通过公车上书的形式,在同乡严助的推荐下,有了一次给皇帝讲述《春秋》《楚辞》的机会,从此朱买臣走上了仕途。

朱买臣担任会稽太守,与崔氏再次相遇,为何要接到家中?

后来因为工作需要,汉武帝让其担任会稽太守,当时汉武帝说了一番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

说实话,汉武帝还是很懂这位来自会稽的官员的心理的,会稽是江东地区,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吴越文化圈,当初项羽攻破咸阳,有人劝他定都关中,项羽却表示,“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后来被解读为成语衣锦还乡。

朱买臣听到汉武帝的这番话,还是很受用的,毕竟当初自己在家乡活的很没面子,不仅妻子跟人跑了,自己也时常受人接济,此次回会稽,必然要好好威风一番。

因此,这次朱买臣上任的排场很大,引发极大的震撼,轰动整个会稽,朱买臣这种心理不止是江东人注重乡土情结的外在表现,从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核上来说,也有那种想要寻求公众认可的心理。

朱买臣前妻自杀事件,两千年前的PUA羞杀,背后的阴谋难以置信

古代的路都很窄,想要有排场必须要修路,让朱买臣没有想到的是,征召的百姓修路队伍中就有他的前妻崔氏。

到这里我们还能看到,崔氏在离开朱买臣后,嫁给新丈夫后,依然任劳任怨,可以跟男人一样去干活。

我相信朱买臣看到这个画面是震撼的,于是“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不仅将崔氏夫妇接到太守府邸,还天天给吃的。

在这里,我相信很多人看到的是朱买臣没有忘记旧的恩情,善待前妻的故事。

然而,哪一个人会在功成名就后把前妻接到家里来住?所以,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历史上最早的PUA,朱买臣“羞杀”前妻事件

崔氏在会稽太守府邸仅仅一个月,就自杀了,在这一个月里,崔氏到底经历了什么?让其从一个对现实妥协,宁愿活在当下,只想好好过日子的人竟然自杀而死呢?

朱买臣前妻自杀事件,两千年前的PUA羞杀,背后的阴谋难以置信

我想这应该算是古代最早的PUA,也就是情感操纵,通过羞辱崔氏,最后让其悔恨,让其自杀,其杀人手法堪称“羞杀”!

这与前不久的北大女生自杀事件颇有相似之处,据说北大某女生其男友因为其不是处女,因此展开对其情感折磨,该女生不堪忍受,最后以“我命由天不由我”为由吞服安眠药自杀。

朱买臣的心态其实是“变态”的,古代人均寿命很短,朱买臣四十多岁一事无成,直到五十岁才步入仕途,苦读圣贤书,而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其中苦闷,我想我的读者中,有此感受者不在少数吧!

除了精神“变态”,古会稽人都是受辱必报仇的精神,早朱买臣三百年前的勾践,遭受夫差的羞辱,卧薪尝胆,最终得以报仇。

朱买臣早年被妻子抛弃,以致成天饥寒交迫,心中不可能没有怨言,当他看到崔氏后,内心中想到的第一个念头应该是“活该”!但是儒家的修养告诉他,杀人不能明着来,于是将崔氏夫妇接到太守府邸。

朱买臣前妻自杀事件,两千年前的PUA羞杀,背后的阴谋难以置信

对于崔氏来说,应该是后悔的,我想没有哪个女人看着前男友飞黄腾达而不扇自己嘴巴的,但是后悔不一定要自杀,朱买臣的诛心之处,就是把崔氏和其丈夫接到府邸,让一个曾经抛弃你的人,每天仰望你的成功。

当时崔氏面临的舆论压力应该也是极大的,不要说汉朝,即使是现在,如果一个女人离开了丈夫,后来丈夫飞黄腾达,看客不会去管你们之前是如何分开的,而只会认为这个女人没有福相。

在覆水难收的原版典故中,姜子牙在成神后最终封原配马氏为扫把星,也是一种讽刺吧!

崔氏每天都活在这种羞辱当中,又不让离开府邸,一个月的事件,把你的精神体系摧毁,让你感觉悔恨,最后精神崩溃而自杀。

崔氏自杀事件可以说是朱买臣利用情感操纵的方式羞杀了前妻。

史论纵横说

从西汉的文化背景来说,儒家并未形成指导学科,崔氏本来可以通过再嫁的方式寻找自己所喜欢的生活方式,然而她遇到的确是一个“穷酸腐儒式的渣男”,在取得功成名就之后,就展开对崔氏的报复!

朱买臣前妻自杀事件,两千年前的PUA羞杀,背后的阴谋难以置信

在后世程朱理学发扬光大后,强调妇女要“三从四德”“要从一而终”,对于朱买臣休妻一事进行了颠倒性解读,甚至编成覆水难收的故事,不断将崔氏丑化,其背后的阴谋是实现对妇女进行说教的目的。

现在再将朱买臣前妻自杀事件称为覆水难收的典故,实际上是封建压迫残余思想的一种延伸。

我认为,女人应该大胆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力,相夫教子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但是不能丧失独自应对社会的勇气,尤其是朱买臣这样的穷酸腐儒式的变态渣男,要勇敢的说“不”!

纵横是一位东北人,前一段时间也不知道哪里统计出来一个离婚率,说东北离婚率最高,纵横也因此经常饱受来自各方文友的调侃,害怕老婆跟别人跑了。

其实抛开经济问题不谈,单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我认为离婚率高说明东北女性离了家庭,离了男人也能活,恰恰说明东北女性独立意识较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