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這個機會,可以改善心功能!心衰患者別錯過(下)

接上篇

運動訓練的類型

運動可以分為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

有氧運動:人體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進行的體育鍛煉,是指強度低且富韻律性的運動,其運動時間較長(約30分鐘或以上),運動強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值的60%至80%)。代表性的有氧運動包括游泳,慢跑,自行車,走路。

無氧運動:指肌肉在“缺氧”的狀態下高速劇烈的運動。無氧運動是負荷強度高的運動,持續時間較短,如:短跑、舉重、投擲、跳高、跳遠、拔河、俯臥撐。

心衰患者的心臟康復以有氧運動為主,可以採用多種訓練方式交替或某種最容易完成的運動,也可以組織一些集體活動,讓患者更有參與熱情、更能容易完成重拾信心以及發現運動的樂趣。另外,家庭成員的鼓勵支持對於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有很大幫助。初期可能感到疲勞,但由於運動是安全的,疲勞會逐漸改善,不應喪失信心。

運動可選擇在一天中天氣比較適宜、精力充沛的時間段

,比如早晨,而非午後,也不應在飯後。

最開始可以選擇低強度運動方案,在身體逐漸適應或心功能改善之後,可以逐漸延長運動時間,若長時間低強度可耐受,可以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切忌先增加強度。我有一箇中年男病人主動脈瓣置換術後,早期恢復的非常好,術後1個月開始運動鍛鍊,由於身體條件好,自行增加運動強度,結果2個月後運動能力大打折扣,後來又從低強度開始,逐漸恢復了運動能力。再強調一遍,一口吃不了個胖子,康復應該慢慢來,切記。


抓住這個機會,可以改善心功能!心衰患者別錯過(下)


吸氣肌訓練

由於晚期心衰常常合併呼吸系統症狀,因此有必要進行吸氣肌鍛鍊。證據表明,吸氣肌訓練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運動能力。


抓住這個機會,可以改善心功能!心衰患者別錯過(下)


抗阻訓練

心衰患者除了因心臟泵功能下降導致骨骼肌缺血外,肌肉本身也存在合成代謝與分解代謝過程失衡,進而造成骨骼肌病,加重了運動不耐受。而抗阻訓練可以改善骨骼肌代謝。但由於擔心抗阻訓練對患者有風險,研究不太充分,有限的研究表明,抗阻訓練可以增加VO2峰值和生活質量。

聯合訓練

與單一形式的訓練先比,聯合訓練如運動加吸氣肌訓練,可以使患者獲益更大,如呼吸困難減輕、生活質量改善、運動時間增加更明顯

運動地點

運動地點的選擇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決定,對於不需要進行運動檢測的患者,在家和在康復中心進行鍛鍊的患者的死亡率、心臟事件和運動能力沒有差別。另外也可以選擇遠程監測下鍛鍊,特別是對於離康復中心較遠或交通不方便的患者。


抓住這個機會,可以改善心功能!心衰患者別錯過(下)


運動訓練可以有哪些獲益

HF-ACTION試驗分析了2331例LVEF≤35%且NYHA為Ⅱ-Ⅳ級的HF患者,96%存在NYHA分級Ⅱ或Ⅲ級症狀,將其隨機分配至監督下運動訓練項目加常規治療組,以及單獨常規治療組,隨訪30個月。結果表明,1,心血管死亡率或HF住院率也顯著下降。2,運動訓練期間和之後的高度安全性,每1000次運動試驗中無死亡發生,而在每1000次運動試驗中有0.45次非致死性主要心血管事件。

另有研究表明,運動訓練可改善左室功能和血流動力學指標,對抑鬱也有一定改善,改善HF患者的功能狀態和健康相關生命質量。

總結

對有適應症的心衰患者,建議積極進行運動康復訓練。

運動鍛鍊的安全性良好,不良事件風險極低。

運動鍛鍊以有氧運動為主,低強度開始,逐漸延長運動時間,增加運動強度。

若無法到康復中心參加康復訓練,可以選擇家庭活動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