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員進病房前,接受一個“擁抱”

□ 本報記者 趙豐

防護裝備是保證醫療隊隊員安全進入隔離病房的“鎧甲”。對病區感控員來說,他們的任務是“幫隊友穿上最安全舒適的‘鎧甲’”,讓隊員們安心工作。

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擁抱”“目送”隊友進病房,是山東醫療隊感控員特有的儀式。

“擁抱”並不僅僅是感情的流露,還是感控的需要。“由於防護服通常比較寬鬆、肥大,很容易脹氣,如果碰到身材嬌小的隊員,我們感控員就會把他緊緊地抱入懷中,加壓排氣。”第七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青島二隊感控員宗屹說,“相信這也是一種特別的鼓勵,是一種力量的溫情傳遞。”

隊員們穿好防護服後,感控員要再仔細檢查一遍,然後目送隊員們進入隔離病房。宗屹說:“開始時對這些很陌生,送隊友進病房心裡很忐忑,現在更多的是自信,覺得自己各個方面都做到位了,但也會考慮防護效果能不能在裡面保持4-5個小時的問題。”

出艙後,感控員就會詢問隊員,徵求意見,一點點改進。宗屹說:“大家一直在摸索。”

來自山大二院的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感控員馮昌告訴記者:“剛開始護目鏡戴在防護服外面,但因為臉型不能完全適應,後來又改進了。女隊員頭髮後面的小揪揪時間長了容易滑脫,也提醒進行了處理。每次進出隔離病房的幾道門,都是兩個人進,兩個人出,相互檢查。在病房兩人碰見,也要互相檢查是否出現職業暴露。”

最初,對新冠肺炎的陌生甚至恐懼,導致防護過度成了“標配”。比如有的醫療隊把手套用皮筋勒住防止滑脫,護目鏡鬆緊帶勒得過緊,最終導致血液流通不暢,容易發暈。後來證實這些方式並不恰當。

隨著工作越來越有序,感控工作也在朝著更加安全、舒適的方向去努力。隊員到病區之前,感控員已把防護服仔仔細細進行了檢查,連一個不起眼的小孔也不能放過。馮昌曾多次檢查出這些瑕疵,他說:“病房是病毒集中的地方,一個小孔就很容易導致職業暴露。”

在青島二隊,感控員編入了特定的醫護小組,專門服務固定的一批隊員。宗屹告訴記者:“這樣,感控員會對每個隊員的習慣更瞭解。在嚴格遵守流程和防護要求前提下,我們儘量滿足隊員的職業習慣,讓他們在更舒適的條件下工作。比如有的喜歡袖子弄得緊一些,有的會粘上敷料。感控員也會把防護服按照穿戴順序擺好,讓隊員按流程穿戴時更方便。”

出艙後脫防護服同樣關鍵。原本這一區域沒有視頻設備,後來配置上了,感控員可以看到隊員脫防護服的過程,一旦發現哪一步不符合規範,就立即告知,並按預案立即處理。

雖然我省醫療隊已在湖北奮戰多日,各項工作早已步入正軌,但正如感控員們所說:“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嚴守流程,築牢安全防線,才能取得最終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