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孙若微历经五帝六朝,她是靠什么做到的

《大明风华》主要讲的是明朝五代皇帝的故事,剧情一开头,就是著名的历史事件,靖难之役的爆发。

本剧通过朱家三代五人的互动,向观众展现了帝王家的生活。由于老朱家五个人互动太过有趣,不免让人觉得,女主角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然而在历史上,女主角孙若微却是不可缺少的存在,因为从朱棣到朱祁镇,期间历经的五帝六朝,孙若微都是重要见证者。那么都是哪五帝?为何又会有六朝呢?

大明风华:孙若微历经五帝六朝,她是靠什么做到的

一、明成祖朱棣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誓与侄儿朱允炆争夺皇位。这场仗打了四年之久,由于建文帝用非其人,最终朱棣攻破了南京城,成功夺得了皇位。朱棣登基后,将都城迁到北京,开启了“永乐盛世”。

永乐九年,朱棣册封嫡长孙朱瞻基为皇太孙。

后来朱棣亲自为皇太孙选妃。孙若微(史书上只记载为孙氏)出身不高,父亲只是永城县一个小小的主簿。太子朱高炽的发妻张氏,也就是《大明风华》中的太子妃张妍,恰好她的母亲彭城伯夫人,也是永城县人,便向明成祖推荐了孙若微。

孙若微长相貌美,为人聪慧,加上又有同乡之情,彭城伯夫人对她很是看好。她进宫以后,朱棣让儿媳张妍教导她宫中礼仪。不过朱棣和太子妃张妍,都更加看好胡善祥,所以最终胡善祥,成为朱瞻基的皇太孙妃,而孙若微只是嫔。

朱瞻基与孙若微朝夕相处,两人感情很深,但朱棣和太子妃,都更加喜欢胡善祥,因此孙若微始终没机会上位。

大明风华:孙若微历经五帝六朝,她是靠什么做到的

二、明仁宗朱高炽

朱棣去世后,太子朱高炽顺利即位,是为明仁宗。太子妃则成为皇后,史称“诚孝张皇后”。而朱瞻基更进一步,被册立为皇太子,胡善祥为太子妃。

朱高炽是一位明君,他执政期间,平反了很多明成祖时期的冤案。他与儿子朱瞻基统治时期,被后世称为“仁宣之治”。只可惜,朱高炽仅在位十个月,就不幸病逝了。

三、明宣宗朱瞻基

朱高炽病逝后,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生母张氏被尊为皇太后,胡善祥被册立为皇后,孙若微则被封为贵妃。

原本按照礼制,只有皇后才能同时拥有金册宝,贵妃以下有册无宝。可是出于对孙若微的宠爱,朱瞻基特地请示母亲张太后,希望赐金宝给孙若微,张太后应允。也从这一朝开始,明朝的贵妃也可以同时拥有金册宝了。

朱瞻基宠爱孙若微,一直想废掉皇后胡善祥,可是找不到合适的理由。等到孙若微为他生下皇长子朱祁镇后,他才找到借口。宣德三年,朱瞻基正式废黜胡皇后,改立孙若微为皇后,同时册立长子朱祁镇为皇太子。

大明风华:孙若微历经五帝六朝,她是靠什么做到的

四、明英宗朱祁镇

宣德十年,朱瞻基去世,年仅九岁的朱祁镇即位,是为明英宗。张氏被尊为太皇太后,孙若微被尊为皇太后。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受到宦官王振怂恿,执意亲政瓦剌,结果被敌军俘虏。孙若微命郕王朱祁钰监国,以安抚人心。同时将于谦升为兵部尚书,将击退敌军的重任交给了他。

之后,群臣请求孙太后,希望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孙太后应允。朱祁钰再三推辞不得,只好临危受命,登基为帝,是为明代宗。

大明风华:孙若微历经五帝六朝,她是靠什么做到的

五、明代宗朱祁钰

朱祁钰登基后,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给孙太后上尊号曰“上圣皇太后”。

一年之后,朱祁镇被放了回来。可此时朱祁钰不愿让出皇位,便将皇兄软禁起来,一直软禁了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孙若微作为朱祁镇的母亲,多次去探视被软禁的儿子。

直到景泰八年,石亨、徐有贞等人密谋夺门政变,他们事先告诉孙太后,此计划旨在复立明英宗。征得孙太后同意后,夺门之变正式爆发。最后朱祁镇顺利复位,他将朱祁钰降为郕王,又为母亲孙太后上徽号“圣烈慈寿皇太后”。

大明风华:孙若微历经五帝六朝,她是靠什么做到的

就这样,孙若微一共历经五帝,由于明英宗朱祁镇两度称帝,因此虽是五帝,却有六朝。

孙若微所经历的,不单单只是五帝六朝那么简单。在此期间,她见证了“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等等历史大事件,那么她是靠什么做到的呢?有两点。

第一、朱瞻基对她的爱。孙若微不被朱棣和太子妃看好,可以说,她原本没有母仪天下的资格。要不是朱瞻基宠爱她,执意要想办法废掉贤良的胡皇后,她也不会母仪天下,参与到后来的历史事件中。

大明风华:孙若微历经五帝六朝,她是靠什么做到的

第二、孙若微的命好。命好在于两点,第一点是运气好,她的父亲是永城县主簿,正好与彭城伯夫人同乡,这才得以被推荐进宫。而胡皇后恰好没有生下儿子,让朱瞻基有了废后的理由。她又为朱瞻基生下皇长子,又让朱瞻基有了立后的理由。

第二点是指她寿命长,孙若微能够历经五帝六朝,除了自身命好,还遗憾在她历经的几代皇帝,寿命都很短。

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在这几个皇帝中,可谓是昙花一现了。朱瞻基三十八岁去世,朱祁镇三十七岁去世,朱祁钰在位仅八年,三十岁就病逝了。但凡其中有一个皇帝,是个长寿之人,那么孙若微也不可能历经五帝六朝了。

最终,孙若微于天顺六年去世,去世以后,与明宣宗朱瞻基合葬景陵,祔太庙。

(参考文献《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