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从小到大,我们从未被教过如何摆脱他人的期待

文|大翎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伍绮诗用一个注定是悲剧的开头,开启了《无声告白》。

坦白讲,阅读体验并不愉悦。整部小说笼罩在一种压抑的氛围里,仿佛走进了一间四壁无窗的房子,令人窒息。可是,伍绮诗极具穿透力的文锋,一字不多一句不少的精准落笔,又让我不忍释卷。于是,我在这黑暗的房间里,喘着大气读完了这个悲伤的故事。

个人认为,《无声告白》的原版书名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更为直接地指出整个故事的核心线索——那些我从未告诉过你(你们)的一切。

一个正值青春期的美丽女孩死了,所有人都迫切需要一个理由。伍绮诗采用“过去”与“当下”双线的叙事结构,把那些从未说出口的秘密,一件一件地吐露出来。抽丝剥茧到最后,真相却是如此振聋发聩。

美国亚马逊编辑说:“《无声告白》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我觉得这只是小说精巧的外衣,而外衣里头的内核问题才是最值得深思:我们该如何摆脱他人的期待。

《无声告白》:从小到大,我们从未被教过如何摆脱他人的期待

《无声告白》作者伍绮诗

小说开篇告诉读者莉迪亚死了后,紧接着带出她父母的故事。

父亲詹姆斯·李是个美籍华裔,从小生长在美国,由于皮肤颜色问题处处受排挤(他成长那会儿还是种族歧视严重的20世纪40-50年代),黄皮肤让他在人群中格外显眼。他讨厌被当作“东方异类”,于是经常教导女儿要合群,要多交朋友,要做一个在人群中不易被发现的普通人。

母亲玛丽琳则是一个充满野心的白人女孩,一心想在男孩掌控的世界里出类拔萃,渴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女医生。于是她教导女儿要与众不同,要鹤立鸡群,要做一个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被看到的闪闪发亮的人。

面对父母大相径庭的教育方针,作为不愿看到父母伤心失望的子女,你咬咬牙,努努力,其实还是可以做到既合群,又出类拔萃的。

问题就在于,你愿不愿意成为父母希望你成为的那个样子。

《无声告白》:从小到大,我们从未被教过如何摆脱他人的期待

读过小说的朋友知道,莉迪亚最终是被父母沉重的期待逼死的。这似乎有点危言耸听,敢问这世上有哪对父母对自己的子女没有任何期待?有期待不是很正常吗?期待有这么可怕,还会致人于死地吗?

试想一下,如果父母期望你做一个快乐合群、善良友爱、有责任心且认真学习的好孩子,你应该不会太过抗拒,因为这些期待并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值。如果期待是一个明确的指标呢?就像莉迪亚的母亲,期望女儿有学生物的天赋,然后考哈佛,成为一名医生。这跟你妈希望你每一科成绩都在80分以上,然后考清华北大,成为数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是一样的道理。

这样的“指标式期待”,你能欣然接受吗?

可悲的是,这恰恰是大多数中国家庭的现状。詹姆斯和玛丽琳的做法多么熟悉、普遍,普遍到简直不值一提。他们像极了中国式父母,对子女寄予厚望,将自己实现不了或无力做到的事强加在子女身上。

詹姆斯一辈子找不到社会认同感,所以期望莉迪亚能融入人群,天天给女儿安利教人如何交友的书籍。玛丽琳因为意外怀孕实现不了当医生的梦想,于是期望莉迪亚能考哈佛成为医生,天天紧盯女儿功课,逼着她学这学那。

我相信,中国读者看到莉迪亚的这段成长过程,一定会深有感触。

《无声告白》:从小到大,我们从未被教过如何摆脱他人的期待

想想青春期的我们,谁还不曾用力反抗过父母?那段躁动不安的叛逆期,恰恰是我们排解父母期待的发泄出口。有的人跟父母对着干故意反其道而行,有的人选择偷偷离家出走,有的人则大声嘶吼摔桌摔椅以表示抗议……不管何种方式,那都是我们不愿被刻意塑形的一种反抗,那都是我们的“有声告白”。

而《无声告白》的悲痛就在于,当莉迪亚沉溺于湖底,尸体被打捞上来时,詹姆士和玛丽琳竟全然不知,他们的女儿活得有多累。莉迪亚一个朋友也没有却在装合群,她也不喜欢什么生物科学,课业成绩越来越差,对人生越来越迷茫,却每天装作一副力求上进,热爱生活的样子。

莉迪亚把顺从当做了爱,从不对父母say no,而父母则把女儿的闷不吭声当成了温顺乖巧。当玛丽琳整理莉迪亚的遗物时,才第一次走进女儿的内心:“撕碎的海报和图片、散乱的书本、倒伏在她脚边的书架,它们代表着她对莉迪亚的每一个期望,莉迪亚并不想要,但是却接受了它们。”

自始至终,莉迪亚爱的不是科学,而是母亲。

《无声告白》:从小到大,我们从未被教过如何摆脱他人的期待

玛丽琳在她五岁的时候曾离家出走,莉迪亚害怕母亲再次抛弃她,于是从此学会了压抑自己,讨好母亲,满足母亲的所有愿望,即便那些愿望都不是她想要的,她都一一接受了。而这日复一日的压抑与憋屈,让这个花季少女一步一步地走向崩溃的边缘。当看到哥哥终于熬到了头,如出笼鸟一般逃离了这个家时,莉迪亚的最后一根稻草就这样压了下来。

莉迪亚喜欢的男孩杰克问她:“至少我知道我是谁,我想要什么,你呢,莉迪亚,你想要什么?”莉迪亚回答不出来,因为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父母什么都教给她,却从未教过她如何摆脱他人的期待,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因为他们自己也是这样长大的,在被要求和被期待中长大,在没有梦想没有自由中长大。然而他们却忘记了,一开始他们也不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生来都不是这样的。

想想叛逆期过后的我们。有的人顶不住压力,继续做回父母想要的乖乖儿乖乖女,忘记自己曾有过的梦想;有的人则成功挣脱了父母的期待,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还有的人可能像莉迪亚一样,脑子里百转千回之后做出了另外一种决定。

《无声告白》:从小到大,我们从未被教过如何摆脱他人的期待

其实,莉迪亚并不是真的想死,她只是想要逃离。她在别人酣睡的深夜,走向了湖面,想在湖中找到那种自由和安宁,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她轻轻地下到小船里,松开缆绳。当她推了码头一把的时候,本以为自己会恐慌,然而,恐慌并没有来。她笨拙地划着水,朝远处漂去——直到湖边的灯柱变成小点,再也无法玷污她四周的黑暗——她感到异乎寻常的平静和自信。头顶的月亮圆得像硬币一样完美,轮廓分明。湖面风平浪静,她几乎感觉不到小船的轻微摇晃。仰望夜空,她觉得自己仿佛在太空飘浮,毫无羁绊,一切皆有可能。

说实话,看到这段时我有点释怀了,仿佛有些许阳光偷偷射进了那间四壁无墙的小黑屋。我相信,在莉迪亚沉到湖底停止呼吸之前,她一定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无声告白》:从小到大,我们从未被教过如何摆脱他人的期待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书封上的这句话正是《无声告白》的核心主旨。

可是,小时候的我们被父母期待,长大后又被伴侣、被社会观众期待。从小到大,没有人教过我们该如何摆脱他人的期待。当初那些顺从了父母,放下自己梦想的年轻人,长大后总是那么容易悲伤,他们总是对自己不满意,对自己的前路不确定。如果对长大后的他们再问一遍:“你呢,朋友们,你想要什么?”他们依旧回答不出来。

摆脱他人的期待,是我们一生的难题。不管我们是小孩还是成人,不管那些对我们寄予厚望的人有多重要,我们有多爱他们,我们最终还是要学会爱自己,要为自己而活,否则人生就失去任何意义了。

那要怎样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请大胆勇敢地为自己做选择: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虽然每一步都有可能很艰难,也有可能要付出你毕生的努力,但是你做的每一个选择,都能让你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但愿当你回过头看到那个曾经蜷缩在角落里的小小的自己时,能够跑过去拥抱他(她),赞美他(她),谢谢他(她)一直咬牙的坚持和努力,让你成为了现在的自己。

我是爱读书的大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来分享阅读的乐趣。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