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竹,我们要擒杀契丹异族乔峰,你要帮谁?”“我…两不相帮”

在《天龙八部》中,乔峰带领燕云十八骑奔赴少林寺,救下阿紫,但却遭到中原武林人士的围攻。

当时,因为被“大恶人”萧远山拆穿身份,少林寺方丈玄慈师父受杖刑而死,少林寺众人心中怀恨,玄寂老和尚看向虚竹追问:虚竹,我们要并力擒杀契丹野种乔峰,你要帮谁?

一向优柔寡断的虚竹嗫嚅着回答:一方是师门,一方是我结义大哥,我只有两不相帮……

“虚竹,我们要擒杀契丹异族乔峰,你要帮谁?”“我…两不相帮”

看到这一段,我们忍不住会替虚竹为难,但让我们为难的,其实不是虚竹的选择,而是我们自己。

生活中,我们也常会遇到这样两难的境遇,该如何选择呢?

“虚竹,我们要擒杀契丹异族乔峰,你要帮谁?”“我…两不相帮”

关于怎样回答问题,先给大家讲一个《论语》中的故事。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虚竹,我们要擒杀契丹异族乔峰,你要帮谁?”“我…两不相帮”

当时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到卫国,当时卫国的国君是卫出公,他的爷爷是因为宠幸南子,被孔子指责“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卫灵公。

当初卫灵公宠幸南子,太子蒯聩(也是卫出公的父亲)因事得罪南子,因为害怕被迫害就逃亡到了晋国。

卫灵公死后,国人立旧太子蒯聩的儿子做国君,就是现在的卫出公。

但是在晋国的蒯聩是太子,晋国就出兵攻打卫国,想要扶持蒯聩回国继位。

卫出公不同意让自己的父亲回国,于是出兵作战,最后晋国大败,蒯聩也没能回国。

这时候,孔子带着弟子正在卫国。

冉有就过来问子贡:你说夫子支持现在的卫出公吗?

子贡没有回答, 而是说:稍等一下,我进去问一下夫子。

子贡是孔门之中最了解孔子的人,他进门后问孔子:夫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回答:是古代的贤人啊。

子贡问:那他们心里有怨愤吗?

孔子回答:求仁而能得到仁,那有什么好怨的。

于是子贡出来,对冉有说:夫子不支持卫君。

“虚竹,我们要擒杀契丹异族乔峰,你要帮谁?”“我…两不相帮”

上面的故事不太好读懂,是因为里面隐藏了另一个故事:伯夷叔齐兄弟让国。

“虚竹,我们要擒杀契丹异族乔峰,你要帮谁?”“我…两不相帮”

伯夷、叔齐是商朝时孤竹国国君的两位公子,当时顾竹君想立自己的三儿子继承皇位,但三儿子前面还有两位哥哥伯夷、叔齐。

伯夷猜到了父亲的意图,为了不让父亲为难,他就自己离开了孤竹国,而叔齐同样不想继位,于是追随自己的哥哥,两人一起到了西周的领地。

子贡特别聪明,他在进门问孔子时,绝口不提卫君的事——毕竟当时孔子师徒都在卫国,很多事孔子不方便表态,子贡的提问就避免了孔子对卫国事情的讨论。

但是,孔子赞成伯夷叔齐兄弟让国,那就一定不赞成卫君父子争国。

子贡虽然没有直接问,但还是知道了孔子的态度,所以他对冉有回答:夫子不支持卫君争国。

“虚竹,我们要擒杀契丹异族乔峰,你要帮谁?”“我…两不相帮”

这是一个关于提问和回答的问题。

其实当时孔子和虚竹的处境有些相似,对于眼前的问题不能直接作答。

玄寂在武林群豪面前当面质问虚竹要帮谁,这时候,虚竹是没有办法回答的。

帮助少林,那就有负于自己的结义之情;帮助乔峰,那就直接得罪了天下武林。

“虚竹,我们要擒杀契丹异族乔峰,你要帮谁?”“我…两不相帮”

很多时候,我们被问题缠绕,其实是因为我们深陷在问题之中。

深陷问题之中,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

要想解决问题,一定要站在比问题更高的层次。

就像两个下象棋的人,两人能够博弈是因为低头去看棋局,能看到整个棋局的变化,如果他们身在棋局之中,就像一个小矮人推着莫大的棋子,这时候,他是没法知道下一步是怎样的。

问题会永远存在,问题的本身无穷无尽,只有跳出问题,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虚竹,我们要擒杀契丹异族乔峰,你要帮谁?”“我…两不相帮”

虚竹只好回答“两不相帮”。

如果乔峰出现生命危险,虚竹会不会出手呢?

虚竹一定会出手救乔峰。

这说明什么呢?

“虚竹,我们要擒杀契丹异族乔峰,你要帮谁?”“我…两不相帮”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对我们深陷问题之中时,最好的指导。

我们受过的教育一直在告诉我们要“言出必行”。

这是很好的品德。

但这句话的执行其实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在当下各种情况不变的情况下,我们要“言出必行”。

如果,条件变了呢?

我们的人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是动态的过程。

很多时候,我们的失误就在于,把变化的现实预设成了静止不变。

当现状得以维持的条件已经改变,这时候,你还坚持着“言出必行”,一定会在现实之中跌跌撞撞到头破血流。

“虚竹,我们要擒杀契丹异族乔峰,你要帮谁?”“我…两不相帮”

“虚竹,我们要擒杀契丹异族乔峰,你要帮谁?”“我…两不相帮”

这个问题很危险,因为一不留心,就会陷入到另一个极端——是不是从此我说话都可以不算?因为所有的条件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这是一个程度的拿捏。

不懂得变通,那就会泥古不化;但太过于机灵,又会失去原则。

对这个度的把握,只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