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白皮書晒出公益訴訟檢察"成績單"和"規劃圖"

正義網西寧3月11日電(記者李維 通訊員王麗坤)今天,青海省檢察院召開新聞發佈會,公開發布《2019年度青海省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首次以白皮書形式曬出青海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工作2019年“成績單”和2020年“規劃圖”。

  2019年,青海省檢察機關緊扣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在生態”的省情實際,聚焦全省工作大局,在把握時代大勢、拓寬“源頭視野”、融入國家戰略中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切實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白皮書》詳細展示了2019年青海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積極探索和所取得的成績:在助力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方面,會同省林草局、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探索建立了三江源生態公益司法保護協作機制,成立了三江源生態公益司法保護機構;在助力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方面,會同省農業農村廳、海北藏族自治州政府和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建立了青海湖裸鯉公益檢察增殖放流基地,開展了“公益檢察守護青海湖裸鯉”主題增殖放流活動;在致力服務黃河青海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制定印發服務保障黃河上游(青海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為破解黃河青海流域“上下游不同行、左右岸不同步”的治理難題提供“檢察方案”。

  與此同時,2019年青海省檢察機關還積極探索破解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公益訴訟案件司法鑑定週期長、費用高等突出問題的有效路徑,綜合運用專業機構出具報告、邀請報價以及依據專家意見等方式推行低成本、高效益、多樣化的生態環境損害定損索賠機制,督促修復涉案林地、草原17584畝,節約鑑定費用3.1億元,達到了節約司法成本、提高訴訟效率、促進生態環保三合一的效果,探索形成了“建立低成本定損索賠機制、構建融通合力的公益訴訟銜接機制、鍛造複合型公益訴訟檢察官隊伍”的公益訴訟檢察“青海模式”。

  《白皮書》披露,青海省檢察機關2019年共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609件,佔辦案總數的67.2%。通過辦案,督促恢復被毀損的國有林地1725畝,督促恢復生態公益林758畝,督促恢復被非法改變用途和佔用的耕地1167畝,督促恢復被非法開墾和佔用的草原4351畝。共向行政機關提出訴前檢察建議763件,行政機關回復整改率達99.3%。通過訴前程序,督促修復被毀草原、耕地和林地5000餘畝,督促清除固廢垃圾3萬餘噸,督促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6150萬元,督促收回國有財產5926萬元。

  《白皮書》在介紹2020年青海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部署規劃時指出,2020年,該省檢察機關將自覺踐行生態環保優先理念,精準發力、持久用力、靶向著力,紮實做好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在服務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方面,深入開展“助力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專項活動“回頭看”,助推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整改。在深度融入長江黃河國家戰略方面,深入開展“守護好長江黃河青海流域的健康安瀾”公益訴訟專項活動,助推長江經濟帶保護修復、黃河青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和汙染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抓緊建立行政機關專業人員兼任檢察官助理制度,落實與相關行政機關雙向幹部交流等舉措,切實將協作機制轉化為協同治理效能,合力打造社會治理共同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