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億萬富豪:V 神的超新星爆發

作為以太坊的創始人, Vitalik 究竟有著怎樣的成長史?是什麼意念在驅動著這位少年前進?

這一切緣起 5 年前。

2013 年,世界發生很多事。美國小夥斯諾登爆料安全局間諜醜聞,我們的鄰居韓國迎來首位女總統朴槿惠,超級颱風海燕讓 200 萬人無家可歸,這位 19歲少年有一個想要「改變世界」的夢想。

「當我腦海中呈現出「以太坊」這個概念時,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這個概念是不是美好到有點不現實』」。在以色列旅行的途中,少年形成了關於以太坊的最初構想。這句充滿對虛擬未來憧憬的話語背後,是有著「以太坊之父」之稱的,剛滿24 歲的年輕人——Vitalik Buterin。

關於他,坊間不同版本的傳說講述著主旨相同的故事:男孩自小天賦異稟,年少創業大獲成功。在中國,他被冠以神的稱號——V 神。

V 神名叫 VitalikButerin (維塔利克·布特林),是俄羅斯人。與印象中高大威猛的俄羅斯男性形象不同,他個子不高,四肢纖細,與強壯絲毫不沾邊兒。但是,這並不妨礙他認為自己是「舊世界的毀滅者,新世界的創世神」。

幣圈億萬富豪:V 神的超新星爆發

7 月底,《財富》雜誌發佈的 40 歲以下 40 位商業精英榜中,他與 Facebook 創始人扎克伯格以及美團點評創始人王興同樣位列其中。作為其中最年輕的商業精英,有人甚至把他和中國商業教父——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相提並論。

相比中國教父級企業家馬雲,經過 19 年的積累才以 390 億美元身價坐上全球富豪榜第 20 位寶座,V 神僅用 5 年時間得到 5
億美元虛擬淨資產封神,24 歲成為全球虛擬幣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一
,成功顯得異常輕鬆。


(《財富》40 歲以下商業精英出爐:辛苦創業一輩子竟不如炒幣兩年?)


僅用馬雲 1/5的時間便打造出像阿里巴巴一樣的商業巨頭,這種常出現在傳銷組織中的洗腦故事變成真實存在的商業傳奇,被用在割韭菜的強勢宣傳中時,原本人們所堅信的、腳踏實地的生活和仰望天空的詩與遠方的美好向往,正被一點點瓦解。

更重要的是,虛擬數字幣海市蜃樓般的虛幻價值,區塊鏈行業混亂秩序下的巨大泡沫,正扭曲著參與者的財富積累認知和價值信仰。

幣圈億萬富豪:V 神的超新星爆發

上天眷顧的天才少年

一張方臉上,深陷的臉頰、突出的顴骨,以及無論什麼時候看上去都神采奕奕的藍色瞳孔。除酷似外星人長相的相同點,Vitalik 和馬雲的關聯來自於 7月底福布斯發佈的一份數字資產富豪榜。

作為以太坊創始人,他在短短 4 年內,個人收穫最高 5億美元數字貨幣淨資產。成為數字資產領域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的同時,他創造的虛擬數字幣以太坊市值在今年年初一度超過千億美元。相比之下,馬雲用 20年精心扶植的阿里巴巴,市值最高 5000 億美元。

區塊鏈從不缺少奇蹟,財富自由、階層躍升在這裡並不稀奇。於是有人把他成功的特殊之處歸咎於天賦。

4 歲可在電腦上用微軟 Excel 撰寫自行計算的程序;7 歲創建出全是圖表和數學公式的「兔子百科全書」文檔;10 歲 3 位數心算速度是同齡人一倍;11歲在「天才少年班」學習數學、編程和經濟學等科目;12 歲可以用 C++語言寫遊戲自己玩等。

老天賞飯,於是關於他的故事,總有著強烈的命定意味。某種程度上,更像是神童光環籠罩下,一部劇情設定合情合理,發展走向水到渠成的天才少年成功記。

從創辦到市值 5000 億美元,阿里巴巴用了 20 年,以太坊從誕生到市值千億則用了 4 年。奇蹟不止於此。阿里巴巴剛創立時募資 500萬美元,以太坊創辦即公開募資到價值 1800 萬美元的比特幣。起點財富的懸殊決定了前者走向成功的路途更為漫長。

但顯然,財富的多少無法代表一個人的社會價值。福布斯 2018年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中,馬雲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的身份位列第六,「新貴」區塊鏈領域無一人上榜。

更重要的是,區塊鏈的價值如海市蜃樓般存在著。這個新興的領域和眾多它的締造者一樣,年輕到沒辦法預知它的未來。

別人無法實現的,我自己做

創造以太坊時,V 神年僅 20 歲。彼時他從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退學來到以色列打工。在這個沙海相接的國家,寫下以太坊的最初構想。

去你的,我可以自己做。」當他將項目提案寄給 Mastercoin創始人時,對方認為需要很長時間實現,於是,這份提案以以太坊白皮書的身份到達朋友的手上,最初的團隊由此聚集。

他意識到,已經擁有足夠的人手可以完成一個區塊鏈項目。不知道如何創辦一家公司的 V 神決定,回覆自己邀約郵件的前 10 位,成為聯合創始人。

初始團隊決定成立一個非營利組織,而非運營一家公司。「我希望這個項目能夠讓整個世界受益,而不是讓少數人富裕。」V神認為,區塊鏈是介於開源項目、公司、國家和語言之間的奇怪事物。但這個被 V 神視為和烏托邦性質相同的組織,很快在現實面前敗下陣來。

部分聯合創始人決定成立一家公司,最初 V神以為這些人是出於法律原因必須公司化運營,或是因為運營非營利組織異常艱難。一段時間後,他意識到,他們創辦公司的目的僅為賺取利潤。

矛盾遠不止此。營利和非營利的分歧下,團隊因成員對相互工作的不認可開始分裂。商務自認為是最重要的部分,開發則覺得自己做了實際工作。對創始夥伴能力的質疑,使得他解僱兩個「不討大家喜歡的,牟利主義的主要煽動者」。

「在某些方面,區塊鏈是一個開源項目。它擁有值錢的貨幣。你也可以想象區塊鏈就像一個公司,如果你不喜歡老闆,你可以投訴或辭職。」

對區塊鏈的獨特解讀,使他將人們出於信任產生的價值判斷甚至上升至信仰的追隨行為,當作區塊鏈和國家相似的宗教性和政治感。在這種烏托邦式的堅信下,他強勢保護的非營利基金會得以延續至今。

如果說 Vitalik有什麼尋常之處,那麼就是那張五官分明、輪廓清晰的方臉上,此起彼伏的青春痘。與印象中高大威猛的俄羅斯男性形象不同,他個子不高,四肢纖細,與強壯絲毫不沾邊兒。

幣圈億萬富豪:V 神的超新星爆發

或許是每個少年都有個英雄夢,體形劣勢並沒有妨礙他認為自己是「舊世界的毀滅者,新世界的創世神」。

2007 年,13 歲的 Vitalik 沉迷於網絡遊戲《魔獸世界》。和普通的網癮少年無異,他經常在遊戲上耗費一整天。直到 2010年,《魔獸世界》在一次版本更新中,暴雪取消了術士的技能「生命虹吸」的傷害部分。

術士是 Vitalik最愛的魔獸角色,生命虹吸是原來版本中術士的重要技能。突然消失對他造成了巨大的打擊。在一次採訪中,他稱那段時間自己都是在哭泣中入睡,並用「悲痛欲絕」來形容這種感受。

Vitalik多次在論壇發帖,甚至發郵件聯繫暴雪的工程師,要求恢復遊戲的「生命虹吸」傷害功能,但魔獸世界的創作團隊態度一向強硬,他只得到回四個字的回覆:「不能恢復」。他因此意識到,角色變化的權利由某個人掌控,「這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一氣之下刪掉《魔獸世界》,但事情並未就此結束。他認為這不只是一個遊戲角色技能消失的問題,背後更深層的是,中心化管理模式下,玩家和遊戲運營者的關係極為不公平,遊戲公司可以隨意修改甚至關停遊戲,玩家們在遊戲裡花費時間、金錢,甚至投入感情,但不論是虛擬財產還是精神付出,都隨時可能被遊戲運營者化為虛無。

轉機出現在第二年。當時 17 歲的 Vitalik還在上高中,父親向他介紹比特幣。這種全分佈式、無政府背書,也沒有人能控制的貨幣起初並沒有贏得他的注意。但隨著閱讀比特幣論壇和相關技術資料,他意識到通過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背後的去中心化原理,可以解決他在遊戲裡遇到的暴雪的「中心統治」問題。

父親對 Vitalik 有著深刻影響。4 歲時,父親送給他人生中第一臺電腦,從此開啟探索虛擬世界的旅程,他的驚人天賦也就此開始顯現。

5 歲時,他嘗試在 Excel 上撰寫自行計算的程序;10 歲時,他可以編程製作小遊戲;至 12 歲,他能夠自己編程製作簡單的C++遊戲。他編寫的第一個遊戲程序,時通過球彈跳達到射擊效果。他稱這款遊戲是「Vitalik 版本的《太空侵略者》」。

他將心愛魔獸世界角色的技能消失歸咎於中心化遊戲的專制管理模式,於是定下賺取比特幣的任務。

在沒錢沒設備的窘境下,他尋找到用比特幣支付薪水的工作。一個策劃比特幣博客的人,願意每篇文章支付 5 個比特幣。按照當時比特幣 0.8美元的單價計算,他每小時可以賺 2 美元。對於還是「一個沒什麼錢的高中生」來說,1 小時 2 美元已經是合理的工資,所以他欣然接受。

但他並沒有滿足於每小時 2美元比特幣報酬,而是用付費閱讀的模式,賺取價值更高的比特幣。在論壇上發佈文章時,他只給出第一段,剩下的部分需要付費閱讀。一整篇文章大概需要讀者支付 2.5個比特幣。用這種方式,每篇文章能得到 20-40 美元的收入

頭腦靈活,文筆紮實,初入商場便取得不俗成績,這使得博客策劃主動聯繫他擔任博客首席撰稿人。最終,他成為聯合創始人。

後來,被問及為什麼區塊鏈技術將改變世界時,他回答:「區塊鏈技術代表著一種劃時代的變化,一種人類彼此互動的新選擇。」區塊鏈讓 Vitalik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他更有理由相信,這是一場會成功的社會實驗。

如果說此前對比特幣的感情是他處於對一種新鮮事物的迷戀下,那麼在聖何塞參加的比特幣會議,徹底讓他淪為比特幣的信徒。

他看到社區背後的互聯網主流,併為那些真正的公司和真實的人所吸引。於是,和比爾蓋茨、扎克伯格一樣,他選擇中途放棄大學學業,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比特幣相關的事物上。

從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到西班牙,再到以色列,他在環遊北美和歐洲的旅程中尋找可以開展的比特幣項目,這次旅行也成為孕育以太坊的契機。

躍升圈內大佬

或許 Vitalik 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和中本聰一樣,成為受無數陌生人敬仰的神。

幣圈億萬富豪:V 神的超新星爆發

當以太坊成為僅次於比特幣,市值世界第二的虛擬數字幣時,

94 年出生的 Vitalik
也隨之登陸大佬撲克牌,卡位僅次於只出現在虛擬世界中的比特幣之父中本聰
。成為上榜名單中,一眾油膩中年男中唯一的清流。

站上區塊鏈世界金字塔的頂端,他只用了 2 年。

2014 年,他決定用 ICO 的方式募資,用比特幣換購以太坊,比例為 1:2000,當時每個比特幣價值 600 美元。最終,以每個以太坊 0.3美元的價格,他募集 31000 個比特幣,價值 1800 萬美元,成為加密貨幣歷史上,ICO 融資錢數第二的項目。

2015 年 6 月,第一版以太坊發佈,取名Frontier。承諾投資者的以太坊順利交付,開發者們開始爭相在上面做應用,項目快速落地推高幣價的同時,以太坊作為底層技術的 ICO項目,也成為當年最受歡迎的資金眾籌方式,全球募資超過 40 億美元。

如果中本聰是區塊鏈的創世者,那麼Vitalik 則是區塊鏈 2.0 時代的開啟者。那是他創造的輝煌時刻。

但輝煌背後,問題也從未消失。擺在 Vitalik 面前的,不僅僅是行業整體的浮躁慾望,還有來自於以太坊自身的危機。

以太坊和比特幣最主要的區別在於以太坊獨有的智能合約。這個試圖成為數字化、全透明、去中心化的合約中介,在區塊鏈 3.0
時代到來後,仍有著網絡擁堵、交易緩慢、費率過高等痼疾。

以太坊智能合約的通用性和可塑性很高,用戶可以根據自己需求編寫合約。智能合約在其他加密貨幣中也可以使用,因此安全隱患接踵而至。

2016 年 5 月,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組織 The DAO 完成 1.5 億美元眾籌。作為一家以太坊風險投資機構,The DAO 可以不受任何組織控制,通過DAO 代幣持有者投票決定是否投資應用。

僅 1 個月後,The DAO 智能合約遭黑客攻擊,價值 5000 萬美元的以太坊 ETH 被盜。這起虛擬數字幣史上最大的數字劫案,起源於代碼錯誤。業內分析稱,錯誤代碼所引發的安全漏洞,與普通人在 ATM 取款機拍一下就吐出錢來一樣嚴重。

以太坊區塊鏈代幣 ETH 聞聲從 20 美元腰斬跌到 10 美元,市值蒸發 5個億。敏感且脆弱的關係,在恐慌的情緒中變得越發單薄,此前簇擁讚美的人,此刻化身為討伐者,咒罵著離去。

「以太坊去年是什麼樣的,今年還是什麼樣的。它這一年都沒什麼進步。」一位業內人士說。除技術漏洞造成的安全事件,以太坊近 1年內毫無進展的現狀是以太坊擁躉者所不解的。

2018 年 6 月 15 日,Vitalik 在 Ethereum Core Devs 會議上表示正考慮改變 Casper
和分片的激活上線順序,最主要的目的是提升以太坊的效率。

而在 6 月底接受火星財經王峰採訪時,他透露相關技術已經取得進展,但如果繼續沿該路線走,可能形成一個更遭的產品,造成大量浪費,因此不得不重新構建Casper 的首個版本。

以太坊中,構想、嘗試、推翻的戲碼在不斷重複上演,人們開始懷疑,這位計算機天才是否有能力解決目前的技術困境,繼續帶領以太坊走下去。

行業失控萌生退意

但不同於大多數程序員都有的救世主情節,Vitalik 從沒想過做孤獨的超級英雄,他很早就萌生退意。

2017 年,以太坊最高價 1380 美元,市值增長超過 100 倍。2018年低迷的市場行情則與之形成強烈反差。以太坊價格大幅下跌,價格成為社區成員最為關注的問題。但這卻與他的初衷背道而馳。

這種失控讓他開始思考,是否要繼續留在以太坊。

5月,他連發數條推特,告誡以太坊用戶成熟起來。他不想讓以太坊淪為投機者投機生財的「鬱金香」。在一條推特中,他甚至用帶有威脅意味的語言宣稱,如果社區成員再繼續不成熟,自己將退出以太坊。

幣圈億萬富豪:V 神的超新星爆發

以自己離開以太坊社區為要挾並沒有讓情況好轉,於是他考慮退出。「should i dorp ethereum and work forgoogle (我是否應該離開以太坊然後加入 Google)」。在深夜發出又刪除的那條推特中,他詢問自己是否應該離開以太坊加入谷歌,推文附帶的投票顯示,

有超 40 % 的人同意他的決定

「有一種滲透於整個宇宙的介質,它本身是無形的,但提供了一種整體框架,從這點上看,這就是宇宙運行的基礎。這和我想做的事情非常符合。」

回到最初的起點,「以太坊」的名字源於 19世紀科學家一個名為「以太」的猜想。那時人們發現聲波傳遞需要藉助空氣,水波傳遞需要藉助於水,於是猜想,光傳播所需要藉助的物質,是一種具有強大滲透力的介質。

現在,Vitalik 終於意識到,以太坊很難擁有這樣的力量。

「我生活在一個我可能成為這個系統潛在對手的世界裡。」Vitalik 認為,這是自己和扎克伯格的唯一區別。

有別於其他對去中心化極致自由嚮往的區塊鏈信徒,他並沒有表現出對中心化系統的敵意。恰恰相反的是,他對人類世俗的文化和生活關係表現出的極大興趣,這使他更具煙火氣。

——「在有語言技能和對疾病的免疫力的前提下,如果能回到過去的一年,你會選擇什麼時間和地點?」

——「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第一年——很明顯,這是一個接近戰爭但仍然相當安全的領域。」

在與國外知名經濟博主泰勒的對話中,他表示出對動盪年代的嚮往。在他看來,這種所有秩序都介乎節制和停滯的狀態,更能看到人類被推向極端時刻的個人行為和集體行為最真實的樣子——那是人性最集中的體現。

V 神的秘密

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望著你。當 Vitalik 努力探索人性時,人性的眼光也在默默的窺探著他。

6 月,由 CSDN 主辦的以太坊技術及應用大會在北京舉辦,鮮少參加中國會議的他也出現在會場中。

當時,他身穿灰色高領衫搭配黑色休閒褲出現,場面一度有些失控。除了年輕的女性粉絲示愛,還有中年男子大膽表白:I love you,I like
you (我喜歡你,我愛你!)。他微微一楞後微笑,並未回應,這被很多人解讀為「靦腆羞澀」。

這場會議最終座無虛席,甚至會場周圍還有站著的聽眾。

朋友圈的刷屏視頻,文案大多配上了身臨其境的驕傲,微博熱搜也難得有區塊鏈的一席之地。

但是,將時間拉回至 4年前他來中國,是與這次截然相反的景象。那是他第一次來中國,為眾籌以太坊而做宣傳。沒有大批的簇擁者,也沒有尖叫和熱切崇拜的眼光,有的只是簡陋場地中零星十幾人給出的掌聲。最終,十幾個人以極低的價格象徵性地買了點ETH。

幣圈億萬富豪:V 神的超新星爆發

除演講前後他在電腦上認真敲打的模樣,引人注意的還有他左手腕上一款手錶,粉紅色的錶帶異常顯眼。有人認出那是隻賣 500 塊的低端手錶,於是感嘆身價上億的 V神竟然如此低調。更具爭議的是表的顏色,有人覺得這是天才少年的少女心而已,也有人認為,這暗示了他的某種生理變化。

實際上,他曾多次佩戴這款手錶。最近的是 2017 年年末,在他參加國外一場區塊鏈會議上佩戴。當時他穿著一件集白雲、彩虹、飛碟、駱駝、貓咪等於一體的 T恤,粉色的手錶看起來沒有絲毫的異樣。

主持人提問後,他以極快的語速回答了近 3 分鐘。Vitalik講話時沒有太多表情,但豐富的肢體語言,不停分開、合上,揚起、放下的手掌,表達著他或興奮或不滿的情緒。

當然,在八卦傳播效率遠快於其他內容的時代,有著神稱的 Vitalik,怎麼能逃脫得了桃粉事件的悄然尾隨。

Vitalik的緋聞女友是一個留著利落短髮,看起來比他大很多的中國人。「穿著制服,手握方向盤,目視遠方,眼神憂鬱,特逗兒。」一位知情人士稱,他的緋聞女友常曬這種頗具過時文青風格的自拍。成為V 神女友後,該女子從原來區塊鏈會議承辦者,快速切換成區塊鏈大佬姿態,彷彿隨時準備給韭菜指點迷津。

而作為以太坊創始人,現年 24 歲的 Vitalik 擁有 55 萬個以太坊。在財富高光時刻,以太坊最高價 1400 美元,他身價 7.7億美元。即使現在,以太坊價格徘徊在 300 美元的低谷,他仍身價超 1.65 億美元。即便是整個區塊鏈市場異常冷淡的現在,以太坊的流動市值也保持在 2000億元。

不少騙子和傳銷也藉著區塊鏈的快車開始了新的詐騙之行,成百上千萬人陷入與區塊鏈有關的騙局,大量區塊鏈項目投資者蒙受損失,整個社會也開始討論區塊鏈金融創新是否就是詐騙,區塊鏈開始在普通人中從最初的青年暴富開始變得妖魔化。

更有人開始討論 Vitalik 的個人財富和以太坊項目的市值是否與比爾蓋茨這樣在傳統世界裡產生萬億價值,能否相提並論?

相比財富,Vitalik 似乎更關心自己一手締造的虛擬世界。他曾公開對包括以太坊在內所有加密貨幣社區的人喊話,「拿數千億美元的數字財富炫耀,與為社會做有意義的事情是有區別的」。

或許,他還是最初那個,因遊戲不公而想改變世界的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