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叫“北洋軍閥”

清朝時候,奉天(今遼寧省)、直隸(今河北省)、山東這些沿海省份通稱北洋。清朝政府負責管理這個地區對外通商和外交事務的官員叫北洋大臣。

為什麼叫“北洋軍閥”

北洋大臣李鴻章與洋人

袁世凱當過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他控制的那部分陸軍被稱為“北洋常備軍”,簡稱“北洋軍”。人們把以袁世凱為頭子的軍閥集團稱為“北洋軍閥”。

為什麼叫“北洋軍閥”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在帝國主義分別收買下,開始分裂,直系、皖系、奉系是較大的三派。直係軍閥首領是馮國璋、曹錕、吳佩孚等,他們主張投靠英、美帝國主義。皖系軍閥首領是段祺瑞,奉系軍閥首領是張作霖,皖系、奉系都是投靠日本帝國主義的。此外還有大大小小的軍閥派系。

為什麼叫“北洋軍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