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娶的儿媳过年不愿给父母磕头,认为是旧风俗,你如何认为?

一鼎朱朱


老公山东临沂的,我浙江的,我们这边没有磕头的风俗的,顶多结婚的时候给公婆敬茶会跪一下。当时说要结婚的时候,我老公说他们那边长辈给红包要磕头的,我就直接问了,多大的红包要我磕头?他说200左右,我说那我家亲戚都是1万1万的给,你是不是头要磕烂了?然后他说,我不会让你磕头的,放心吧。我也很直接的告诉他,这辈子我连自己亲爹妈都没磕过头。后来临去山东结婚,我跟我妈说他们那边要磕头的风俗,我妈说,不要磕,一辈子父母没磕过,如果要磕头你那几个红包不要好了。然后去结婚,全程没有磕头的事情,反正我老公和我公婆说好了,我不可能磕头的。

然后就是过年,因为第一年过年,他们来杭州过年,按我们这边风俗,他们要给我压岁钱的,然后就婆婆给了一个红包1600,我老公在旁边说就不给你们磕头了。我一听,我说要磕头的啊,他们说按家里的习惯是这样的,我就把红包放桌子上了,我直接说那我不要了。然后后来我婆婆把红包给我老公,我老公给我拿过来的。

我只能这么说,除非家里至亲去世,不然我是不可能去磕头的,最近的磕头记忆还是8岁我爷爷去世的时候,我磕头过,我奶奶2012年去世的时候我都没磕头,公婆除非去世吧,不然我也是不会磕头的。

题主如果想要儿媳妇磕头,我建议你可以早点去世,这样她可以早点给你磕头


大云子401


说句难听的你可能要骂我,我们这里,从来不给活人磕头,只给死了的磕头。例如我爷爷奶奶,我只要有机会到他们坟前,一定磕头。


你们都把名字取光啦


新娶的儿媳过年不愿意给父母石磕头,是旧风俗。这个事情确实是旧的风俗,我认为因该改掉这个风俗习惯。

在我们东北农村老家,在五六十年代,确实是有过春节新娶的媳妇给父母磕头的习俗。记得那时候不但要给自己的公婆磕头,而且到正月初一还要到公婆的家族中,挨家结家族中的所有长辈磕头。这种事情到了六十年代中期,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发展,破四旧,立四新。这些旧的习俗就己经改掉了,彻底不存在了。

我想现在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就不应在有新娶的媳妇给父母磕头的事情在发生,它本来就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的习俗,现在就应该是彻底废除。


放羊老头


不磕头就不磕呗,小事情。别说是新媳妇,现在很多结婚多年的老夫妻,有几个过年给父母磕头的?

这个咱们不要拿风俗来说事,新媳妇她也只是个女人,有自己的性格和自尊,人家也许自己的爹妈都没跪过,干嘛一嫁到你们家就下跪呢?只有她和你的父母相处久了,感觉到了亲情与爱,到时候,你不说,她自己都会主动下跪拜年,所以,亲情不是风俗绑定的,是需要真心付出与感受的。

做为现在的公婆,接受了新时代新风气,还有什么事情,什么问题想不开放不下的,不磕头就不磕呗,孩子们日子恩爱和睦比什么都好!


烧红的云


干嘛要磕头 被要求女方磕头那一定是看不上女方 我当年刚去四川时 也是这样被要求磕头 还说吃饭不能上桌要在厨房吃 还有就是每天一定要5点起来做早饭 我就说了一句,磕头只能是对死了的长辈 活着时不能磕 要不然会被磕死的 后来就没有人叫我磕头了


yao恋你很久bo


这本来就是旧风俗。

我和我前任谈了两年,去了一趟他老家,我也秉承着入乡随俗的想法,也磕头,但是不是给父母,而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种辈分的,不是白磕头的,都是有压岁钱的,而且钱不少。

我自己家里是没有这种风俗的,你爱人既然不愿意磕头就不磕头了呗,你家有皇位阿?还给父母磕头的,即使在入乡随俗现在这社会你让儿媳妇给婆婆磕头我觉得这是开玩笑~是我我也不乐意!


郭星星呀


我们家长只有小孩子才磕头,或者年轻人给九十岁以上的老祖宗磕头,你让二十多岁给四十多岁的磕头怎么看怎么不合适,还有我长这么大,小时候忘了,我有记忆开始就从来没有磕过头,谁家习俗是磕头?我只能想到两种人!第一种,家族庞大的贵族,比如英国王室,中国王室之类的!第二种,农村没文化的人,就想奴役媳妇!除了这两种有可能,我想不到什么样的家庭能这么高礼数!





大城小爱中的沙


她家没有养成那习惯,我娘家哥姐7个,从小到大过年给爹妈磕头,后来大哥哥70岁了也每年过年给我妈磕头,我的儿女也养成习惯了,没年过年要给爸妈磕头,过年女儿不在家,年后也补上,也不是说磕头就怎么好,只是习惯了过年应该给爸妈磕头,爸妈高兴,孩子也觉得爸妈高兴就好,我现在很想在给爸妈磕头,可是已经看不到他们高兴的说,新社会了不用在磕头了这句话了,永远看不到他们眯着眼睛笑着,嘴里却说的不用磕头了。


18岁的老太太


不知提问题的人今年高寿,大概不会超过七十岁吧,算来可能没有我年長。回忆我自幼成長於滿汉联姻的家庭,所以小时接受的教育几近沉旧和严苛,跪拜之礼都学习过。不过,父母也属开明之士,从十几岁就兔去了家中的跪拜之礼,改为鞠躬,但有保畄,逢年过节敬神还要行跪拜之礼。几十年来,只一次应属例外,一九七五年,我结婚时,为感谢养母的养育之恩,我在新婚的次日之晨,按照北京老礼,和妻子一起给老母亲行了“双跪双拜”的家中最高礼节。需知双礼应只有生身之母,在儿子结婚的时节,才可受此之大礼。

讲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劝慰提问者:1,都进入什么年代了,还保畄这些旧制,未免沉旧。2,行礼之事,应归於自觉,强求则不妥。3,搞好婆媳关系是门艺术,来日方长,万勿因小失大!4,相信以長者的宽容和仁爱之心,对待晚辈,将来的某日之晨,你也会得到她们的最高礼遇的!


孟文14


我大伯90岁了也得磕头。

那是我奶奶112岁的大寿,必须磕头。

给长辈磕头,这不是传统习俗的精华,当然也不是糟粕。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新娶的儿媳愿不愿给公公婆婆磕头,有两种观念值得商酌。

一、入乡随俗。

如果结婚当地有这种传统习俗,新娶的媳妇应该入乡随俗,给公公婆婆磕头是孝敬的方式之一,也可以增添结婚的仪式感。

二、与时俱进。

不管什么习俗,尊重当事人必须排在第一。

新娶的儿媳可以换种方式表示对公公婆婆敬意,比如鞠躬礼,以此感谢公公婆婆对新郎官的养育之恩及对小夫妻二人的支持。

我们的传统习俗里,还有那些情景需要磕头的呢?

一、拜师仪式。

自古以来,不管学文练武还是学习其它技艺,拜师都需要磕头,否则得不到师傅的真传。

二、上坟磕头。

这种习俗至今继承得很好,每到逢年过节,子孙后代们都会给逝去的祖宗们送去饭菜烟酒及香火纸钱。

然后,给列祖列宗们跪下磕头,希望老祖宗们九泉之下丰衣足食,也保佑子孙后代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发财致富。

磕头的习俗,这种方式用得最多。

三、跪拜皇上。

这种跪拜很有威严和仪式感,但也有让人恶心与呕吐的时候。

看水浒传电视剧,我对宋江的印象不错,足智多谋且义薄云天。

可是,宋江觐见皇帝时的那一拜,用奴才奴隶这些词汇绝对不足以形容,整个中文里找不出合适的词汇描述,除了恶心和呕吐。

四、道歉磕头。

这种磕头方式的使用情景非常罕见,要么是被逼的,要么就是当事人犯了不可饶恕的打错。

五、结拜磕头。

这一拜,惊天动地,鬼哭神嚎。

六、跪搓衣板或键盘。

这种方式适用于夫妻之间,最常见。

写在最后:

对于传统习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重要,何为精华何为糟粕,只能各抒己见入乡随俗罢了。

回答完毕。

秋一刀预祝大家新年快乐健健发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