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癱的康復方法有哪些?

1、腦出血後出現偏癱症狀,改善肢體運動功能的康復方法有哪些?

偏癱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側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運動障礙,是腦出血常見的後遺症。輕度偏癱患者雖然尚能活動,但走起路來,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癱瘓的下肢走一步劃半個圈,這種特殊的走路姿勢,叫做偏癱步態。嚴重者常臥床不起,喪失生活能力。針對於偏癱患者,改善運動功能障礙的康復治療方法主要有:正確體位擺放;翻身訓練;床上自我輔助訓練;床旁被動訓練—包括偏癱側上肢、軀幹、下肢的訓練;床頭抬高坐位訓練;臥坐訓練;平衡訓練(坐位、站位);步行訓練等。

偏癱的康復方法有哪些?

2、高壓氧治療有效嗎?一定要進行高壓氧治療嗎?多長時間應該進行一次高壓氧治療?

高壓氧治療是在超過一個大氣壓的環境中呼吸純氧氣。研究證明高壓氧治療為腦外傷的治療提供了新的科學有效的輔助治療方法,對改善腦損傷患者的預後,提高治癒率,降低致殘率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對於腦出血的患者,高壓氧治療即可減輕腦水腫,迅速降低顱內壓,還可快速提高腦組織的氧含量及氧儲量等。

偏癱的康復方法有哪些?

高壓氧的治療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高壓氧對患者的要求很高,並不是所有腦出血患者都適合高壓氧治療。腦出血患者行高壓氧治療的指徵包括:(1)病程在6小時以上及次日顱腦CT顯示血腫不見增大者;(2)試驗性高壓氧治療1-2次後症狀未加重及CT顯示腦血腫未見增大者;(3)腦血腫清除後的患者,只要病情穩定,無感染及新鮮出血徵兆者,也應儘早實施高壓氧治療。一般來說,高壓氧治療可以每日進行1次,療程為連續治療1-3個月,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選擇,在患者生命體徵穩定後,越早開始效果越好。

偏癱的康復方法有哪些?

3、抗痙攣藥物對於肢體偏癱有什麼效果?

抗痙攣藥物是一大類降低肢體張力的藥物。肌張力是維持身體各種姿勢以及正常運動的基礎,如軀體站立時,雖不見肌肉顯著收縮,但軀體前後肌肉亦保持一定張力,以維持站立姿勢和身體穩定,稱為姿勢性肌張力。當腦出血發生後,部分患者會肌張力增高,主要表現為肢體痙攣,此時偏癱側肢體肌肉出現攣縮,令患者突感劇痛,關節肌肉僵硬,動作不協調等。對於痙攣的治療,除了手法治療外,抗痙攣藥物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手段,目前臨床上用的比較多的是巴氯芬片,主要作用是緩解反射性肌肉痙攣,以及顯著緩解痛性痙攣,自動症和陣攣。巴氯芬能緩解肢體的痙攣狀態,使肌張力下降,關節變得靈活,有效改善活動能力,方便日常生活和物理治療等。

偏癱的康復方法有哪些?

4、功能訓練是全身性的還是隻是針對患肢?

腦出血後康復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系統規範的鍛鍊和持之以恆的態度。從腦出血早期康復開始,如果治療僅著眼於患側功能的改善,而忽視健側和全身功能的維持和強化,將不利於患者的康復。許多研究發現,腦出血後不僅在患側,甚至在健側也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廢用,成為預後不良的重要原因,所以康復治療應從急性期開始,儘早開始雙側肢體的主動訓練,早下床,在不引起異常運動反應的前提下,逐漸增加活動量,以便儘可能地減輕廢用綜合徵。當患者進入腦出血後遺症中後期,患側肢體功能恢復的可能性變小,此時加強健側肢體的訓練更顯得尤為重要,此時訓練的目的是通過健側肢體的代償不僅是要完成日常生活內容,同時還要考慮進行更多的活動,比如外出購物、旅遊,甚至於工作等,所以腦出血後功能訓練是全身性的。

偏癱的康復方法有哪些?

5、中醫針灸及物理治療對肢體功能障礙有什麼效果?

針灸具有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祛邪的治療作用。現代研究證明針灸可以改善腦部能量代謝、減輕炎症反應、減輕腦神經損傷、改善腦血管舒縮功能,起到腦保護和神經修復的作用,促進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

偏癱的康復方法有哪些?

物理治療的項目有很多種類,對於腦出血患者來說,比較常用的項目有:低頻生物反饋電刺激儀、吞嚥障礙治療儀。低頻生物反饋電刺激屬於低頻治療儀範疇,是利用肌電生物反饋技術並結合多種電刺激模式進行肌肉訓練治療,以達到改善肌肉功能,幫助患者重建並恢復肌肉正常運動功能;吞嚥障礙治療儀同樣屬於低頻治療儀範疇,治療的作用是針對吞嚥功能相關的神經進行電刺激,加強吞嚥肌群,緩解吞嚥肌廢用性萎縮,改善咽喉部血流,實現吞嚥反射弧的恢復與重建,最終改善患者的吞嚥功能。這兩種儀器在臨床上使用廣泛,在很大程度上對康復治療師的康復治療工作是一種補充。

偏癱的康復方法有哪些?

6、如何評估康復效果?康復訓練多久才會有效果?

康復效果的評估又稱康復評定,是康復治療的基礎,沒有評定就無法制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和評價治療後的效果。康復評定類似臨床醫學的疾病診斷,但又具有其自身的專業特點,康復評定不是確定疾病的性質和類型,而是客觀地、準確地評定功能障礙的性質、範圍、程度,並估計其發展預後和轉歸,為康復治療計劃打下科學的基礎。康復評定主要包括:1)軀體功能評定:運動和感覺功能(肌張力、肌力、平衡、協調、步行能力和整體運動功能);2)言語功能評定(失語症、構音障礙、吞嚥障礙等);3)心理精神評定(漢密爾頓抑鬱量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4)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5)生活質量評定等。

偏癱的康復方法有哪些?

康復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康復的療程和療效是有很大差別的。臨床上一般認為腦出血患者在發病後的半年之內,尤其是前3個月內,是功能恢復的最佳時期,也是康復訓練的黃金期。病程超過半年則進入後遺症期,康復療效的變化變得緩慢,但是並不代表就可以停止康復訓練,只是不同時期康復的目的不同,所以半年後患者還是需要積極康復訓練的,只是這時候的康復可以從康復醫院或者康復病房逐漸轉化為家庭或者社區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