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95後 為抗擊疫情貢獻青春力量

95後 為抗擊疫情貢獻青春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對所有人都是考驗,這其中,也包括“新生代”的95後。

之所以把他們和大幾歲的90後區分開來,不僅是因為他們更年輕,也是因為他們的成長經歷更有特色。與互聯網相伴成長的他們,思維更加活躍,受教育程度更高,生活條件更優越。當然,初出茅廬的他們,也有著自我意識過強、特立獨行、團隊意識弱等共同特點。他們之中,有很多人還在高校讀書,但也有很多人已經走上社會,成為各行各業的新生力量。

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不乏95後青春的身影。因為年輕,他們從事的都是基礎工作,在每一個團隊中都是新兵。但也正因為年輕,他們是每一個行業的未來,每一項事業的接班人。疫情防控時期的特殊性,在各種壓力、危險考驗中工作的非常經歷,都讓95後在入職伊始,就經歷了一次大考,經受了一次磨難。這些家人眼裡的寶貝疙瘩,同事身邊的職場新人,在空前的挑戰面前,承擔著職責使命,貢獻出青春力量。我們採訪和記錄的這些95後,是環保工作者,是空乘,是出租車司機,是社區工作者,是城管隊員,是物業工作人員。他們的職業很平常,工作很平常,話語也很平常。但正是像他們一樣千千萬萬的平常95後,在疫情防控中出乎意料的表現,讓我們感受到新的變化,看到了新的希望。

一次真正的考驗,勝過千言萬語的說教。在每一天投身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在一次次感受危難中,大家精誠團結、眾志成城,95後的青春和成長,自此有了不同尋常的底色,有了付出和承擔的厚重。待疫情過去,我們再看他們時,必定已是不同的模樣。 (李近遠)


馮夕凌 向著武漢逆風飛行

甘肅:95後 為抗擊疫情貢獻青春力量

馮夕凌(右一)和援助湖北醫療隊員在一起。

2月5日零時40分,東航包機MU2000次航班載著甘肅省第二批援助湖北100名醫療人員,從蘭州中川國際機場出發,星夜馳援武漢。

這是東方航空甘肅分公司第二次執行甘肅援鄂醫療隊前往武漢的包機保障任務。此次航班共有9名機組成員,全部是黨員,25歲的馮夕凌便是其中一員。

馮夕凌是一名空姐,2019年3月加入東方航空。2月4日下午5時許,馮夕凌突然接到公司電話,稱有一趟運送甘肅醫療隊飛往武漢的包機保障任務。她毫不猶豫地說:“我願意”,隨後迅速收拾行李。姥姥很擔心,不停地囑咐她一定要注意安全。媽媽理解女兒的選擇,叫她做好防護。晚8時,馮夕凌告別家人前往中川機場,和同事們做好航前檢查和籌備,準備執飛。

在客艙中引導旅客時,馮夕凌看到一名醫療隊員正在跟孩子視頻。“當我聽到那名隊員對孩子說,媽媽很快回來,你不要擔心,要聽爸爸的話……那一刻特別想哭。”她強忍著眼中的淚水完成客艙引導,回到後服務艙,眼淚就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行程中,馮夕凌努力剋制自己的傷感,在分發乾點和飲料時,她儘可能保持語氣平和,讓隊員們安心。

“我們的飛機預計在2月5日凌晨2時25分到達武漢天河機場。你們在當前抗擊疫情的艱難時刻毅然奔赴前線,在這萬家團圓的節日裡,你們舍小家為大家,帶著使命、帶著責任,帶著千千萬萬國人的希望,馳援武漢,為你們的職業素養和敬業精神感動!有你們在一線的付出,我們會更加有信心。”馮夕凌說,自己第一次承擔這麼重要的包機任務,聽著機艙廣播響起,覺得身上的責任沉甸甸的。

當飛機平穩降落在武漢天河機場時,客艙裡鴉雀無聲,馮夕凌清晰地感受到了大家的緊張感和使命感。

“最美最勇敢的你們一定會戰勝病魔,請一定平安歸來!到時候我們接您回家!加油英雄!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客艙裡迴響著這段哽咽的廣播詞,馮夕凌在心裡一遍遍默唸:請多多保重,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戰勝這場疫情,待春暖花開時,我們去接你們回家!

執行完此次任務,飛機返蘭,馮夕凌回到在中川機場的宿舍已是6時許,她和全體機組人員進行隔離觀察。

“作為一名黨員,能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是我的光榮和責任!”馮夕凌說,在今後的工作中會時刻提醒自己,以更飽滿、更精緻和更專注的態度去完成每一次飛行。(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文潔)


楊柳 一堂生動的人生課

甘肅:95後 為抗擊疫情貢獻青春力量

楊柳分析飲用水中的有機物項目。

今年25歲的楊柳是平涼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一名監測人員。入職剛半年,就經歷了這場特殊的戰“疫”。

2017年,楊柳隻身前往英國求學。2019年5月,她進入平涼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工作。“在外求學期間,我一直沒有回國。3年沒在家過春節了,一想到今年可以和家人過個團圓年,我特別期待……”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楊柳的願望化為泡影。

1月22日,單位通知所有人待命,隨時開展疫情期間環境應急監測工作。楊柳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她放棄了回靜寧與家人團聚。1月28日,平涼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全員到崗,開展平涼15個縣級及以上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工作。

得知各縣(市、區)的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水樣將於當天中午送達,楊柳早早來到單位。“為保證分析過程中設備能夠正常穩定運行、確保測試數據準確,我需要提前對一些儀器設備進行預熱。”完成儀器設備調試後,楊柳又開始準備實驗分析中所需的器皿和試劑,並焦急地等待樣品。

“樣品來了!”水樣送達後,大家立即投入工作,樣品分取、添加試劑、儀器測定……“由於有機物項目的分析過程耗費時間,直到第二天凌晨4點多,我才完成所有工作,走出實驗室又累又餓,但順利完成工作的喜悅戰勝了一切。”

2月4日,平涼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始對全市涉疫情醫療機構醫療廢水和縣城汙水處理廠廢水進行監督性監測。“此時崇信已有確診病例,我有點害怕,但同事們不顧個人安危,全力投入工作的精神感動著我,更激勵著我。”楊柳努力克服恐懼,做好自我防護,順利完成了平涼市人民醫院、崇信縣人民醫院和各縣(市、區)城鎮汙水處理廠生活汙水中的六價鉻、總鉻和餘氯項目的實驗室分析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平涼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累計外出採樣14次,採樣里程5600餘公里,投入監測力量370餘人次,採集分析樣品742個,獲得監測數據1500多個,共向省、市報送空氣質量監測數據2160個,出具水質監測報告和空氣質量日報告共48份。

平涼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距離市區十幾公里,疫情發生後,周邊餐廳、商店全部暫停營業。“大家每天只能靠方便麵填飽肚子,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都在兢兢業業做著自己的工作,前輩們對待工作主動擔當、甘於奉獻的精神,為我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課。作為單位最年輕的同志,我應該更有衝勁,在工作中少幾分畏手畏腳,多一些堅持和擔當!”楊柳說。(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文潔)


馬雪嬌 用心守護我們的家園

甘肅:95後 為抗擊疫情貢獻青春力量

馬雪嬌給電梯消毒。

“我們共抗疫情,守護家園,共渡難關!”這是一名95後物業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常說的一句話。

馬雪嬌今年23歲,是蘭州伊真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名員工。記者見到她時,她正在給伊真大廈的電梯、公共衛生間噴灑消毒液,消毒工作結束後,她又急匆匆地協助保安員為進入大廈的人員測量體溫。

“您好,請配合一下,給您測一下體溫。”雖然戴著口罩,但能看出馬雪嬌始終是微笑服務。她說,大廈共29層,有25傢俬企單位,3家政府單位,共400多間辦公室,隨著上班的單位越來越多,每天進入大廈的人流量達到了2000多人,僅憑保安員測量體溫是忙不過來的。

主動擔當,用心服務。疫情發生後,正在休假的馬雪嬌主動向物業公司遞交上班申請,要求到物業公司所服務的5家小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1月27日,馬雪嬌被安排到七里河區的明仁花苑小區,和這裡的物業人員一起用實際行動築起疫情安全防線。

“剛到小區,發現有業主不戴口罩出入,我和小區保安員一起勸說,讓業主瞭解疫情防控知識,做到出門戴口罩,回家就洗手的習慣。”馬雪嬌說,經過兩天多的宣傳,小區業主都能做到出門戴口罩。

除了給業主測量體溫、掃描疫情查詢碼查看有無到訪外地史、外來人員登記造冊工作外,馬雪嬌每天還對小區內的健身器材、單元門等公共場所和設備進行4次消毒,在單元門口引導業主按規定傾倒垃圾。

考慮到疫情防控期間出行限制給業主帶來的不便,馬雪嬌主動與小區超市聯繫,協助超市給業主送貨上門。“我們需要飲料、牛奶、冷凍食品等物資時,只要撥打超市電話,馬雪嬌就會幫助送貨上門。”業主陳琳說。

2月,馬雪嬌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明仁花苑小區、水車苑小區和伊真學府小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幫助業主傾倒垃圾、送快遞,有效減少人員出入和聚集。另外,馬雪嬌還與社區工作人員配合,嚴格實行居住小區封閉式管理,24小時對所有進入小區人員及車輛司機測量體溫,落實住戶佩戴口罩憑證出入制度。

3月,隨著復工復產工作不斷推進,馬雪嬌又回到大廈,每天和同事們一起並肩、全力以赴守護業主平安。(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徐俊勇)


汪嘉豪 保護好大家才能呵護好小家

甘肅:95後 為抗擊疫情貢獻青春力量

汪嘉豪(右)在一線工作。

“我和3名隊員在雁南街道華富小區卡點執勤,從昨晚8時到早晨8時,剛交完班。”3月5日,記者見到汪嘉豪時,他剛回到宿舍準備休息,滿臉疲憊。

今年剛滿25歲的汪嘉豪是蘭州市城關區城市管理局直屬二中隊的執法隊員,也是一名退役軍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汪嘉豪和隊友們扛起了卡點執勤的責任。從大年三十到現在,他們配合社區對小區住戶進行詳細排摸、宣傳引導,對持證出入人員做好體溫測量、對出入車輛進行詳細的記錄,勸返外來人員,還承擔了小區每兩小時一次的消殺處理工作。

“小區住戶有保潔人員、有上夜班的工作人員,隨時都有人出入,執勤工作二十四小時不能間斷。”汪嘉豪說,由於人手不夠,隊裡安排他們4人一組進行輪班,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抓緊睡覺,然後接班。“你多睡一分鐘,其他隊員就要多站一分鐘,這時候大家都很辛苦,都很自覺地堅持著。”卡點工作細碎而繁瑣,有時候遇到群眾不理解,還要非常耐心地引導和勸說。小區有位80多歲的老人,記憶力不太好不便出門,但在家久了待不住,2月18日那一天非要出門,汪嘉豪和隊員上門勸導了3小時,才讓老人情緒穩定下來。

汪嘉豪說,他最近最大的特點就是“嘮叨”,對每個從自己面前路過的人說“戴好口罩,勤洗手,儘量少出門”,因為他覺得一定要說出來才踏實,反覆叮囑總會起到作用。

疫情剛發生時還是寒冬,值班到凌晨時經常手都凍僵了,但汪嘉豪依然堅持整理好當天的值守記錄,因為上面不僅僅是數字,更是責任。

“吃了30多天泡麵,基本把所有口味都吃了,最近牛肉麵館開業,終於能換換口味了。”復工復產後,汪嘉豪每天的工作就是核查外來戶、租住戶,對從高風險區和低風險區來的返蘭人員進行核查,還要配合社區工作人員去給居家隔離人員提供上門服務,詢問他們有什麼需求,買菜送生活用品,兼丟棄垃圾。

一隻口罩,一身深藍制服,這是包括汪嘉豪在內所有執法隊員的標配。汪嘉豪告訴記者,隊員大多是和他一樣的年輕人,大家充滿活力,不怕苦不怕累,雖然在父母眼裡還是孩子,但他們也想用自己的力量去保護更多的人。

汪嘉豪的妻子如今已有九個多月的身孕,疫情發生後,他拜託父母照顧好妻子,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馬上要當父親了,希望孩子出生的時候疫情能結束,我自己辛苦一點也沒關係,保護好大家才能更好地守護小家。”(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顧麗娟)


吳星園 在戰“疫”一線不斷成長

甘肅:95後 為抗擊疫情貢獻青春力量

做好返蘭人員登記。

“這兩天的工作主要是排查境外回蘭人員,只要發現就要立即上報,勸導他們進行隔離。”吳星園是酒泉路街道暢家巷社區的一名城管專幹,也是網格員、樓院長,還不滿25歲的她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承擔了大量一線工作,不僅要去卡點執勤,還要每天入戶做排查工作,從臘月二十九一直忙碌到現在。

暢家巷社區位於主城區,轄區多為老舊樓院和三不管樓院,原有居民多已不在此居住,大多為租戶,人員流動很大。疫情發生時正值農曆新年,多數租戶都已回家,增加了入戶排查難度。吳星園管轄的網格樓院有337戶,入戶排查時,經常上門多次都找不到人,只能一遍一遍不斷核查。

吳星園被安排在慶陽路的一個卡點,每天值班時間為8時到14時,之後由同事接班,她回到社區進行入戶排查,每天下班基本都是晚上十一二點。吳星園說,過年期間一到晚上大街小巷空無一人,回家時心裡特別害怕,後來天天如此就慢慢習慣了。

“停車場在家對面,每天回家停車後還要步行一段路程,真得累到不想回家,想直接睡在車上。”吳星園告訴記者,父母對她的工作雖然心裡很擔憂,但也一直默默地支持著她,每天晚上都會等她回家吃飯,妹妹每天也會在家門口等著她,進門前為她做消毒殺菌。

“其實大家心理壓力真的很大,天天勸別人不要出門,自己卻要天天出門,也很糾結,但大家都這麼堅持著,人就這麼多,這是你的工作你不做誰做。”吳星園說雖然會遇到很多人的不理解,如入戶時已經去了好多家,人家會遠遠地說,你把表放在那兒,我填好了你再來拿,心裡就特別難過,但也能理解,畢竟大多數人還是很配合,而且社區工作就是要和群眾打交道,會遇上各種各樣的事,尤其是在這特殊時期。

近日,隨著復產復工高峰期到來,返蘭人員增多,吳星園變得更加忙碌。不僅要在卡點值守,承擔樓院樓道的消殺工作,對轄區返蘭人員進行登記、測量體溫、居家隔離人員進行14天隔離監測,還要針對復工復產企業進行監測,對店面建立登記和消殺臺賬,督促相關負責人簽訂承諾書等。“前段時間大家都習慣拿出入證,最近幾天有人覺得風險降低了,為什麼還要這麼嚴,每天都要給大家解釋好多遍。”吳星園說。

“對居家隔離人員要進行上門服務,一天兩次測量體溫,詢問有無生活方面需求。”疫情防控期間,吳星園每天的工作除了值班,還要前往居民家裡做排查。負責的多是老舊樓院,沒有電梯,每天幾個單元來回跑,不斷爬樓梯,日復一日,重複同樣的工作。

“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疫情結束了,口罩可以摘了,好好地睡一覺。”採訪結束,吳星園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顧麗娟)


肖揚 全力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甘肅:95後 為抗擊疫情貢獻青春力量

肖揚給車輛消毒。

靠邊停車、迅速下車,對著汽車把手和座位快速消毒……95後出租車司機肖揚對這套操作流程熟練又規範。

“每一名乘客下車後,我都會用裝有消毒液的噴壺去給出租車消毒,然後再準備拉下一個乘客。”在肖揚的心裡,寧可耽誤拉客,也要將車停在路邊把毒消徹底,避免交叉感染。

肖揚今年25歲,是蘭州交發新能源出租汽車公司的一名出租車司機。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肖揚的工作從一頓早餐開始,然後帶上中午飯出車,直到晚上8時許才收車回家,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是他的職責所在。

少出門、少聚會。正月初三是肖揚節後第一天上班,街上乘客不多,一天下來也就收入100元左右,但肖揚認為,疫情防控期間出車不光是為了掙錢,更多的是社會責任。

“儘管收入不高,但有些人的錢是不能掙的。”肖揚說,有一天他從南關什字拉了一名女乘客去蘭大一院,瞭解到這名女乘客是名醫生後,便沒有收取她的車費。

在肖揚的眼裡,疫情防控關鍵時期,醫護人員不顧個人安危衝在第一線,而他能夠保障醫護人員安全出行,是最快樂的事情。

出租車行業面對的乘客形形色色,所以在宣傳和防範這方面必須更用心,提醒乘客坐後排、上車不要摘口罩,下車請用微信支付車費等,成了肖揚工作中的口頭禪。

疫情防控期間,公司給出租車司機發放了消毒液、手套和口罩。工作中,肖揚發現有的乘客急需口罩,他便將自己節省下來的口罩送給乘客解燃眉之急。

“看似一隻小小的口罩,對於買不到口罩的乘客來說就是大事。”肖揚說,乘客在接過口罩時連聲道謝,這讓他也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暖。

從正月初三開始到現在,肖揚沒有休息一天,認真落實“一乘一消毒”要求,為市民提供安全可靠出行服務。因為家住安寧區培黎廣場,肖揚在市區送完最後一名乘客後,才將車駛向回家的方向。

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確保市民安全出行,這就是肖揚這段時間的信念。(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徐俊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