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五爱市场一处精美巴洛克建筑 曾是奉天省谘议局


穿梭在闹市区的五爱市场周围,往往不经意间便会在高楼林立的巷子中发现一些与这里商业气息风格大相径庭的“奇特”建筑,它们的存在几乎都是在五爱市场出现之前的数十甚至百年间,这些老建筑用沧桑的外表向人们述说着“前五爱时代”的繁荣景象。

在热闹路桃源街的一条巷子里,不乏一些红砖叠砌而成的老房子,它们多被五爱市场的商户用作临时仓库,而在其中一座2层欧式巴洛克建筑格外耀眼。记得十多年前第一次“发现”此建筑,是在东侧的华腾酒店参加婚宴,当时建筑物周围并没有现在的红砖墙和大铁门。

建筑的南面,局部破损严重,但是墙体表面的白色和淡橘色的维修痕迹也明显可见,这些被“修缮”过的墙体和砖雕却看起来格外刺眼。

绕道建筑物南侧的墙壁上才发现这里曾经是奉天省谘议局大楼,是清末到民国时期奉天省议会所在地,也就是全省政治权力的核心所在地。始建于1906年,1910年主体建筑建成。1912年至1928年期间,又成为张作霖时代的奉天省议会所在地。

据记载,沈阳于1907年筹备咨议局,于1910年左右建成老城新的市政中心,其地点位于大西门外。大门朝东,中央为小型圆形广场,周围环绕西洋式议政建筑。中心建筑为奉天省咨议局议场,二层建筑,大门入口局部升起有四层,南北两侧各建有配楼。建筑群按西洋式总体布局, 仿欧洲市政厅广场样式,中轴对称,围绕着圆形街心花园广场而集中分布,建筑采用西方古典建筑样式,分列在广场周围。


奉天省谘议局建筑立面处理为三段式,墙身四角及窗间均有壁柱。壁柱由砖雕刻而成,采用非标准的爱奥尼克柱式和塔斯干柱式,柱头雕刻融入中国传统手法。拱形门窗洞口装饰由窗柱及拱券组成。清末至民国初期,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逐渐产生了以西式建筑为时尚的风气,西洋古典主义建筑样式的引入成为主流,从而形成中国近代“折衷式建筑”。在这个时期产生的谘议局建筑,成为“西洋式”建筑的代表。

1905年,清政府宣布实行“预备立宪”。次年,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同时,政府进行了一些预备立宪活动,模仿西方立宪制国家国会的谘议局开始在各省筹设。

1907年10月清政府正式下令筹设谘议机关。宣统元年,各省谘议局成立,作为各省的政治议事机构。这标志着中国开始施行西方的代议制度,尽管这并非正式的议会,但其还是起了一些进步作用,它打破了专制局面,带来了民主气息,在训练人民运用民主武器方面起了一点启蒙作用。

曾经在网络上见到如拆迁现场般破烂不堪的室内景象,如今切身走进建筑内部已经焕然一新,增添的仿古式桌椅和器具已然说明这里在新主人的关照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今的主人已经将这里打理的井井有条。

每一个房间都被合理利用了起来。

一层通往二层的木质楼梯。

二楼的一个房间。

从二楼走廊的窗户看到“拐把子楼”的另一侧。

画面左侧为谘议局现存建筑航拍图,目前遗留旧址为原大楼的西配楼,主楼和东配楼何时消失已经无从考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