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今天我們要做財務建模的這家公司,所處的軟件賽道,可以說是典型的好生意,可謂“大牛製造機”,絲毫不亞於醫藥、消費領域。


在這個領域,不僅誕生了微軟、SAP、賽富時這些市值過千億美元的超級藍籌,更為重要的是,還在源源不斷孵化著市值百億美元的獨角獸,例如Slack 、ServiceNow、Workday等,被稱為萬億級別的超大市場。

而這家公司,可以說是國內企業在該賽道的翹楚,它的市佔率已經超越甲骨文、SAP等國內外廠商,連續兩年排名國內企業級Saas廠商首位。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圖: 股價圖(單位:元/股)


它就是,SaaS市場企業級應用軟件廠商——金蝶國際,主營ERP軟件和財務軟件,近幾年向綜合性企業Saas服務商轉型。從年前到年後,雖然大盤經歷黑天鵝單日暴跌、美國乃至全球市場遭遇重挫,但它所在的賽道,卻持續上漲。自1月至今,本案已從低位的7.7元,上漲至區間高點11.24元,漲幅達到45%。


從財務數據看,2016年至2019年半年報,其營業收入分別為19.33億元、23.72億元、28.82億元、15.26億元;同比增長21.8%、22.71%、21.5%,16%。其中,新興的雲業務收入增速高達102.38%、67.06%、49.47%、54.9%,雲收入佔比已經達到37%,超出同行業SAP、用友。


從機構持倉看,京東JD Oriental(實控人為劉強東)、FMR LLC(富達基金母公司)等對它青睞有加。

不過,即便基本面如此強悍的公司,居然也還被做空機構“狙擊”過,2018年年報發佈之後,它慘遭國際做空機構做空,被稱“一隻泡沫股票”,並從關聯貸款方、所得稅減免等多方面做空。不過,時至今日,做空機構顯然已經被“打臉”。

看到這裡,在做財務建模之前,幾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來了:


1)雲ERP和傳統ERP相比,到底存在哪些優勢,目前國內外廠商向雲端轉型的動力是什麼?

2)本案是憑藉什麼實現了雲業務(主要是雲星空)的快速發展,並實現對國內外同行的趕超?

3)在未來的雲化時代,金蝶的競爭優勢還能不能保持,核心的競爭要素看什麼?

4)目前,本案PS高達10.06倍,這樣的數據,到底在什麼區間,到底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今天,我們就從金蝶國際入手,來研究一下軟件領域的建模邏輯。對這個領域,之前我們還研究過

用友網絡、恆生電子、航天信息、新思科技(美)等,購買優塾團隊的“核心產品二:科技概念報告庫”,獲取之前我們做過的報告、以及部分重點案例詳細EXCEL財務模型,以及上百家公司和數十個行業的深度研究,深入思考產業本質。


另外,本案研究過程中,我們查閱大量資料、財報、研報、新聞,整個研究過程歷時很長、極為辛苦,如果大家看完後有收穫,記得將本文翻到右下角,給我們點一個“在看”。送人玫瑰,手有餘香;舉手之勞,感激不盡。


本文堅決不做任何建議,

僅服務於產業研究需求、學術討論需求

如為股市相關人士,或非財務專業人士

請務必自行取消對本號的關注

數據由以下機構提供支持,特此鳴謝

國內:Wind數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理杏仁、企查查

海外:Capital IQ、Bloomberg、路透

如果大家有購買以上機構數據終端的需求,可和我們聯繫


— 01 —

███████

龍頭,模式

金蝶國際,成立於1993年,2001年2月在港股上市,實控人為徐少春,持股比例為20.89%。機構投資者包括Capital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Company(資本研究與管理公司)、JD Oriental、FMR LLC(富達基金母公司)等。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圖:金蝶國際組織架構

2016年至2019年半年報,其營業收入分別為19.33億元、23.72億元、28.82億元、15.26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88億元、3.1億元、4.12億元、1.1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分別為6.12億元、8.24億元、9.06億元、1.89億元;毛利率分別為81.31%、81.46%、81.69%、79.48%;淨利率分別為15.09%、13.6%、14.2%、7.27%。

其主要產品為kingdee系列ERP軟件,2013年以來,加速推進雲業務轉型,截止2019年底已經初步構建了涵蓋傳統軟件與雲服務、大型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客戶的業務體系。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從業績增速來看,近三年營業收入年複合增速為22.1%,淨利潤年複合增速為19.6%。2019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速為16%,淨利潤同比增速為-35.42%,淨利潤增速下滑主要因為雲服務規模擴大,導致人工成本和研發費用快速增長所致。

從收入結構來看,目前傳統ERP業務仍佔據主要部分(69.76%),但是雲服務業務發展迅速,近五年總收入佔比已經從6.86%,上升至2019年上半年的37.06%(未披露分項業務毛利貢獻)。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圖:收入結構(單位:%)

從ERP產業鏈角度看,本案所處的位置:

上游——主要為IT設備廠商,如聯想、浪潮、華為、思科等廠商,其次是相關軟件及雲服務廠商,如微軟、亞馬遜、阿里雲、華為雲等等廠商,相對分散,對供應商依賴性不強。

中游——包括ERP軟件廠商,以及售前諮詢、開發部署、維護四大環節,從價值鏈分佈角度看,價值比重大概為3:3:3:1,代表公司有:金蝶、用友,IBM、埃森哲、漢得信息。

下游——客戶比較廣泛,非常分散,遍佈企業、政府、金融客戶等眾多領域,本案採用直銷+經銷的銷售模式,其中,面向大型企業客戶以直銷為主,面向中小企業客戶以經銷為主,且2012年後,加大經銷渠道擴張力度。(未披露具體佔比)

這樣的產業鏈位置,導致其上下游都比較分散,其中,近三年,其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14%、1.71%、2.02%,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額佔比分別為21%、20%、30.45%。

以上產業鏈和業務模式,形成了本案特殊的財報結構:

從資產結構來看——2019年上半年,其資產總規模為76.1億元,其中佔比較高的是投資性房地產(23.86%)、其次是以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16.74%)、貨幣資金(14.95%)、無形資產(12.94%)、應收賬款及合同資產(10.88%)、固定資產(6.95%);負債總額為19.43億元,佔比由高到低為:合同負債(47.65%,類似於預收款)、應付賬款及其他應付款(21.25%)、短期借款(13.43%)。

從利潤結構來看——2019年上半年,其營業收入15.26億元,其中,銷售費用7.62億元,佔比49.93%,其次,營業成本佔比19.98%,

然後為研發費用16.51%、行政費用10.68%、加上其他非經常損益(4.29%),剩下7.19%作為淨利潤。

本案,基本面數據該如何分析?接下來,我們看一組《併購優塾》整理的圖表: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圖:ROE VS ROIC(單位:%)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圖:營業收入VS營收增速(單位:億元、%)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圖:營業收入增速及淨利潤增速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圖:毛利率VS淨利率(單位:%)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圖:銷售費用率VS管理費用率VS研發費用率(單位:%)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圖:扣非歸母淨利潤及經營活動現金流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圖:現金流結構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圖:資本支出對現金流的拉動(單位:億元、元)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圖:淨營運資本對現金流的拉動(單位:億元、倍)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圖:資產結構 單位(億元)

分析完以上數據後,核心問題來了—— 如果對本案這樣的軟件廠商做建模,要從哪裡入手?

— 02 —

███████

增長,邏輯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圖:收入增速(單位:%)

從歷史情況看,本案收入增速高點分別為:2002年、2010年和2016年,分別來看:


2002年——主要是在產業政策扶持下,ERP軟件銷售收入大幅增長,以及當年併購軟件公司開思所致;

2010年、2011年——金融危機後,受政策刺激,企業投資增加,全行業需求井噴(2010-2012年連續三年行業增速高達25%-30%),加上其快速擴張直銷和經銷網絡,員工人數從5000人,增加至12000人左右,銷售網點從2009年的52個增至98個。

2016年——一受供給側改革影響,全國大中型企業收入觸底回升(整體收入增速達4%,相比2015年提升5.5個百分點),ERP更新需求回暖,當年面向大中型企業的EAS產品收入增長16%;二是雲服務產品發力,同比增長103%。

綜上看出,本案與我們之前研究的用友網絡一樣【詳見專業版建模案例庫】,其收入驅動主要有:1)企業信息化管理需求的增加;2)Saas雲業務收入增長。

如上圖所示,如果分產品來看,可以發現,其雲ERP(確切來說是採用公有云模式的ERP,即Saas ERP)的增速,明顯高於傳統ERP業務,雲業務收入過去5年複合增速為68.22%,而傳統業務為7.99%。

不僅如此,根據IDC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本案在國內的Saas雲業務市場份額為5.3%,排名首位。


綜合來看,我們認為,它未來的增長動力,就一個字:雲。Saas雲業務是其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我們將此處拆分,採用量、價拆分方法,即:雲業務收入=客戶數*ARPU。

那麼,接下來,我們沿著這個公式做拆解。


— 06 —

███████

付費客戶數,增長

考慮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轉型雲ERP的時點不同,且本案針對兩類客戶群體分別推出兩大產品:星空雲(中小企業)、蒼穹雲(大企業),因此,兩大產品我們分別採用增速法+對標公司,來做預測。

1、金蝶雲·星空——主要面向成長型中小企業,是金蝶雲ERP的主打產品,截止2019年中報,累計簽約客戶1.1萬家,從歷史情況看,2014年至2018年複合增速高達82%,處於高速發展態勢。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由於目前用友U8 cloud還處於開拓初期,我們主要對標Netsuite。netsuite是全球範圍內中小企業雲ERP的領先廠商,截止2015年,其在全球Saas ERP領域的市場份額為25%,排名首位,其付費客戶數由2012年的1.6萬家增加至2017年的4萬家,複合增速21.11%。


此外,從整個潛在客戶增長空間來說,2018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36.9萬戶(年營收2000萬元以上),加上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按照相關機構估計,全國合計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高達100萬家,發展空間巨大,所以未來金蝶星空雲的主要增長驅動還是有效付費客戶數。

所以,參照Netsuite,假設未來5年金蝶雲星付費客戶數增速由2018年的70%逐漸遞減至netsuite歷史複合增速21.11%,後續五年設置樂觀、保守兩種情景假設:

樂觀情景下——由21.11%遞減至中國整體存量企業數量(包含小微企業)預期增速9.57%(詳見航天信息建模報告)

悲觀情景下——由21.11%遞減至過去5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增速1.97%(不含服務業企業和小微企業)。

2、金蝶雲·蒼穹——主要面向大型企業,由於推出時間較晚,目前處於前期開拓階段,截止2019年中報累計簽約客戶43家, 同比增長186%。

對比國內外廠商,大型企業客戶Saas ERP仍處於滲透率提升初期:

SAP——2018年,SAP存量客戶數42.5萬,其中,雲ERP客戶0.89萬個,Paas平臺SAP Cloud Platform客戶1.3萬個,考慮兩大產品客戶存在重合,雲化滲透率不超過5%。

用友NC cloud——存量高端客戶數1萬家左右,截止2019年半年報NC cloud累計簽約客戶數150個左右,雲化滲透率1.5%。

Salesforce——與SAP、NC cloud不同的是,Salesforce基本都為雲化客戶,其主要的問題是要提升大型企業客戶佔比。截止2016年,全部客戶數15萬家,ARPU值在100萬美元的高端客戶1300家,整體滲透率0.86%。


此處我們主要對標Salesforce,因為其傳統優勢集中在中小企業客戶領域,且轉型大客戶時間較早。2012年起,才逐漸向大型企業客戶拓展,2012年-2017年ARPU值100萬美元以上的大客戶數量,由500家增加到1600家,年度複合增速26.12%。

目前,大型企業雲化過程相對比較緩慢,但如上文所述,後續大型企業的更新需求,大概率呈雲化趨勢。對本案金蝶雲蒼穹,參照Salesforce大企業客戶增速——


前五年——處於導入期,假設由2019年上半年增速186%遞減至26.12%;


後五年——考慮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增長緩慢,在經歷了前期高導入期內,數量增長會下降到較低水平,未來主要靠提高客單價實現增收。因此,此處假設後五年的大型付費客戶數增速,逐漸遞減至國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增速1.97%。


— 07—

███████

ARPU值,提升

對ARPU,我們也尋找行業內可對標的龍頭,來做假設。


首先,金蝶雲·星空——2018年星空雲的ARPU為6.36萬元


對比同行業,目前的主要競爭對手就是Netsuite。netsuite曾經經歷了一個從”小企業戰略“到“大企業戰略”轉型的階段,所以ARPU值在不同階有變化。其在發展之初聚焦於中小企業,所以截止2012年,其平均客單價為12.2萬元,後續採用大客戶化戰略,整體Arpu值提升至2017年的

19.8萬元

Netsuite平均客單價相對較高,主要是其產品內容由傳統的ERP延伸至了CRM(客戶關係管理)、ERP(企業資源計劃管理)、HRM(人力資源管理)、OA(辦公系統)、項目管理等,產品矩陣更為豐富。

金蝶雲星空產品已經比較成熟,除了基礎的開發平臺、財務、製造、供應鏈等模塊外,個性化更強的PLM、質量管理、智慧車間、全渠道營銷、移動應用、零售等模塊也在不斷豐富。

不過,由於客戶還處於遷移前期,財務、供應鏈、營銷等模塊應用較多,而其他模塊採用率較低,這是其目前客單價較低的主要原因。隨著企業規模的增長,和對雲星空產品的熟悉,客單價有望提升。

考慮到未來短期內,金蝶雲星空仍將處於快速搶奪客戶的階段,所以,由此假設未來前三年客單價保持目2018年的6.36萬元保持不變,後續7年逐漸遞增至netsuite未執行大客戶戰略之前的2012年客單價12.2萬元的水平。

其次,金蝶雲·蒼穹——主要面向大型企業,2019上半年收入為1500萬元,考慮全年因素,平均客單價為69.76萬元


而對比同行廠商,實際上目前金蝶雲蒼穹客單價還處於較低水平:

SAP——截止2018年三季度的客單價為100萬元人民幣(約13萬歐元),高於金蝶,主要是因為在SAP S/4HANA Cloud之外,其還提供Paas平臺SAP Cloud Platform、人力資源Saas產品SAP SuccessFactors等多個產品。

NC cloud——2019年上半年,新增客戶100個,實現收入5984萬元,根據這兩個數據測算,年度客單價約為119.68萬元。之所以數據這麼高,是因為:NC cloud中私有云佔比較高所致(根據調研數據顯示2019年前3季度 NC Cloud收入1.09億,公有云收入100萬,佔比不足2%)

由於金蝶大企業客戶積累相對較弱,且雲蒼穹產品目前還處於完善初期,所以從長期看,雲蒼穹客單價提升有限。由此優塾團隊假設,未來5年,蒼穹雲客單價維持目前水平不變,後五年,隨著產品矩陣的完善,遞增至SAP S/4HANA Cloud客單價100萬的水平。由於NC Cloud數據太高,我們不作為對標參考。

至此,影響金蝶國際未來營收增長的核心業務(雲蒼穹和雲星空)已經預測完畢。剩下傳統的ERP軟件業務,以及其他雲業務,我們簡化預測。

— 08 —

███████

其他業務,預測

傳統軟件業務——主要包含三個領域:面向大中型企業的金蝶EAS業務、面向中小企業的K3業務,和麵向小微企業的KIS業務,2018年整體收入19.59億,同比增長12.91%。

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上半年,傳統軟件業務收入9.34億,同比增長1.2%

,增速大幅放緩,主要受兩點因素影響:

1)受雲業務轉型衝擊,金蝶目前已經全面向雲業務進行轉型,根據董事長徐少春演講,2020年雲業務收入佔比要達到60%,所以未來傳統軟件業務預計仍將處於低速增長甚至下滑的態勢。

2)部分傳統ERP項目進度推遲,在完工百分比模式下,導致收入確認滯後。

由此,優塾團隊假設,2019年保持2019年上半年增速1.2%的水平不變,後2年保持歷史內生增速6.78%不變,後7年遞減至零增速。

其他雲業務——主要包含面向電商類ERP企業的管易雲、面向大型企業客戶的OA 產品雲之家、面向小微企業ERP的精鬥雲、面向汽車領域的車商悅等。

以上業務2018年合計收入2.37億元,同比增長35.42%,基本和未來三年我國企業級Saas市場整體增速39%處於同等水平,從目前情況看,未來短期內,金蝶的雲業務重心主要在星空雲和蒼穹雲領域,該領域預計將保持平穩發展態勢。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圖:我國企業級SAAS市場規模及增速 來源:西南證券


由此,優塾團隊假設未來前5年其他雲業務收入增速由目前的35.42%遞減至軟件行業整體增速14.4%的水平(2019年前3季度增速),後續保持14.4%速度不變。


研究至此,我們已經從自下而上的邏輯,對未來收入做了分析。但是,接下來,我們還需要自上而下的邏輯,做一個驗證。

— 03 —

███████

增長,邏輯

未來增長是否確定,從自上而下角度分析,需要看這三個因子:行業整體增速*品類滲透率增速*市佔率增速。


首先,來看行業整體增長情況——目前,國內企業信息化程度偏低,2017年,中國IT支出佔GDP比重為2.85%,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4.35%,後續信息化提升空間仍然較大。

其次,來看滲透率提升的空間——主要看雲ERP比傳統ERP的優勢。核心在三點:


1)成本更低——以金蝶雲和傳統K/3為例,雲ERP模式下首年軟件購買和實施的費用,約為傳統模式的一半,5年期限內的支出可以縮減至1/2至1/3。

2)實施部署速度更快——傳統ERP實施週期通常在半年左右,而SaaS模式下,無需設備採購調試、服務器人工部署,產品本身可配置複用性更強,一般15分鐘即可完成部署。

3)靈活性高,能快捷滿足企業系統擴容需求——傳統模式下,系統擴容需要重新採購服務器、部署系統,成本較高,對於處於高速成長階段的企業不夠友好。而云ERP對此類需求響應速度更快,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不斷調整產品的架構與細節。

4)安全——很多人認為雲端不安全,但其實,並非如此。頭部雲平臺無論是硬件、軟件、還是內部運維資源都極為豐富,例如多個地區、多種形式的容災備份、強大防火牆,都遠比傳統ERP模式下的自行備份更安全。(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的微盟刪庫事件,主要是內部控制流程缺陷所致,並不代表Saas模式不安全)

基於以上優勢,從長期看,雲ERP滲透率不斷提升的趨勢是比較確定的。

事實上,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1年至2018年,世界範圍內ERP產品向雲端加速轉型,雲ERP佔整體ERP市場規模的比例,從2011年的35%上升至2018年的43.1%,市場規模平穩增長,複合增速6.1%,明顯高於傳統ERP市場增速(0.9%)。

對比國外,國內的雲ERP在2018年的比例在13%左右,佔比遠遠低於全球水平43.1%,還有兩倍的增長空間。

再次,來看本案的市佔率是否還有提升空間——


這個問題,分幾個方面來看。


一,中美市場雲ERP在總市場的佔比差距巨大。對比成熟市場看,在雲化速度較發達的美國市場,據IDC估算,美國中小型企業SaaS市場的規模約為390億美元,佔同期美國Saas市場總規模的比例為66.32%。


二,本案的市場地位很難撼動。根據IDC數據統計,已連續12年在中國中小企業應用軟件市場中佔有率穩居首位。


根據本案2017年數據,金蝶雲的企業用戶中,58%為過去沒有ERP系統的企業(說明市場開拓能力強),16%為競爭對手的客戶轉換,26%為老用戶升級。


第三,它的轉型進程要早於對手。2007年,金蝶即押注公有云技術路線,相比之下,用友則傾向於走私有云技術路線、重視底層技術(UAP開發平臺),而忽視ERP上層產品的升級。直到2017年,用友才意識到公用雲模式的重要性,明顯滯後。

至此,本案未來的增長空間已經毋庸置疑,但是,此處仍然有一個重要的調研點——競爭格局存在風險,和我們之前研究的快遞行業(順豐)有點類似,競爭格局稍有不確定,此處可能需要後續實地調研,詢問管理層。


原先專注於大型企業客戶的SAP、Oracle也紛紛進入中小企業市場,其中,Oracle已經將中小企業市場作為其三大戰略之一。


此外,用友也推出了U8 cloud、NC cloud,分別對標金蝶的雲星空、雲蒼穹。


只不過,此處需要考慮兩個定性因素:一是產品同質化沒有快遞那麼明顯,二是用戶轉換成本較高(企業用慣了某個軟件,數據都在上面,較難替換成對手的產品),市佔率想被對手搶走沒有那麼容易。

— 9 —

███████

交叉,驗證


綜上,本文的主體收入假設已經完成,得出2019-2021年的三年收入增速,分別為17.02%、18.86%、22.05%,對此,需要結合其他方式進行驗證。

1)季度反推法——由於本案金蝶國際未披露季報,這裡採用中報法預測,從過去5年看,中報收入佔全年收入的比重均值為47.43%,本案2019年中報收入為15.26億元,以此反推,得全年收入為32.17億元,同比增長11.62%。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2)機構預測——近180天券商一致性預測收入增速分別為13.98%、17.9%、17.93%,其中,中報更新後:


廣發證券預測增速為19.21%、14.13%、19.48%,DBS預測增速為13.5%、27.7%、14.1%,Jefferies預測增速為12.2%、11.7%、20.9%,國信證券分別為18.95%、25.98%、27.89%;西南證券分別為21.63%、23.62%、29.2%;方正證券分別為22.3%、25%、25%。

3)內生增速——上市以來,累計分紅率13.21%,過去三年平均ROE為7.8%,根據內生增速=ROE*(1-分紅率)可得內生增速為6.78%。內生增速較低,主要是貨幣資金及長期股權投資等金融類資產較多,導致總資產週轉率較低所致。

綜合來看,我們給出的增速基本與研究機構一致,主要是考慮其雲業務收入持續保持高增長的高預期所致。我們認為隨著下半年雲星空持續放量,雲蒼穹客戶導入加速,以上增速大概率將能實現,所以我們保持以上收入假設不變。


收入預測完畢後,我們來解決其他的重要問題:每年的成本、費用情況,到底如何?

— 10 —

███████

錢,如何燒

EBITDA可以拆分為四大塊:成本、研發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

1)先看成本項,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外包服務費等,近五年,其毛利率基本在80%左右,明顯高於SAP、salesforce等國外廠商,據披露是其毛利率較低的軟件服務佔比較低所致。


對比同行來看,金蝶軟件服務收入佔比為36.21%,低於用友的 61.72%,SAP由於將諮詢和實施外包給了IBM、埃森哲、漢得信息等實施廠商,所以服務收入佔比較低,為8%。(此處由於金蝶主營業務成本結構不詳,無法解釋其毛利率遠高於同行的原因,作為一個調研點,在實地調研中詢問)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圖:同行業毛利率對比(單位:%)

其中,2010-2012年,金蝶銷售毛利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主要是2010年整體ERP市場受經濟刺激退出影響而轉冷,同時,其向大型ERP和諮詢服務領域擴張不利,拉低了整體毛利率。後續通過砍掉諮詢服務和大型ERP產品,擴大分銷、降低直銷策略拉動銷量,導致軟件邊際銷售成本降低,實現了毛利率的回升。

考慮近些年,其毛利率比較穩定,所以,假設其營業成本佔比保持近三年均值。

2)管理費用——主要是工資薪酬,從歷史來看變動不大,過去十年基本在12%-15%之間,這裡假設未來十年維持過去五年均值14.01%不變。

3)銷售費用——主要包括人工費用、廣告開支、銷售推廣費,近五年5年基本在50%左右,和賽富時是一檔,顯著高於用友和SAP,這是渠道合作模式的差異所致,從過去五年情況看,四家企業對銷售費用管控基本都比較穩定。

目前,仍處於整個行業向雲化轉型的階段,所以許多新興的Saaas廠商出於搶佔用戶、強化自身技術的考慮,並未將盈利作為重點考慮,但是從長期看,對於投資者角度看顯然不能持續。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目前美國三大新興Saas廠商Salesforce、Workday、Servicenow,除了salesforce營業利潤率初步轉正以外,其他仍處於虧損當中,而主要的因素就是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較高。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所以判斷銷售費用佔比會不會出現下降,以及何時出現趨勢下降,將是影響新興Saas廠商估值切換的重要因素。

從SAP、微軟、PTC等傳統企業服務廠商看,銷售費用率基本處於30%左右(2018年SAP、PTA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7.45%、33.25%)。而新興的Saas廠商相對於老牌廠商,企業及產品認知度低,合夥夥伴(例如實施廠商、本地渠道商、開發人員)也相對較薄弱,所以要保持較大的營銷資源投入,導致消費費用率較高。

回到本案,考慮金蝶已經有了較為廣泛的渠道商體系,不像salesforce、workday等新興廠商一樣,需要從無到有構建合作商和銷售體系,所以,目前這種高銷售費用率的模式不會持續。

此外,在全面向Saas轉型後,從會計處理角度,獲取一個Saas客戶的銷售費用是全額計入當期,但是收入是按照年度進行分攤,在客戶一直保持訂閱的情況下,銷售費用佔比將逐漸減少。

所以從長期看,金蝶未來銷售費用率大概率將出現下滑。由此假設前五年,銷售費用率維持2018年水平不變,後五年則逐漸遞減為同期SAP、PTA均值30%的水平。

4)研發費用——主要包括:工資薪金、無形資產攤銷(近十年佔期間無形資產攤銷總額的80%以上),2010年至2013年,隨著雲星空等雲產品的開發,研發費用率處於上升的態勢,2014年以後至今,基本在14.48%之間,與SAP、Salesforce處於基本一致的水平。


從整體研發投入來看,本案研發支出低於用友,過去9年其研發支出累計22.15億元,而用友2012-2018年7年研發支出68.9億元,研發投入佔比約20%,從長期看,本案研發支出下降空間不大。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圖:同行業研發費用率對比(單位:%)

和上述銷售費用率的邏輯不同,金蝶技術基礎相對較弱,目前,面向大型企業客戶的雲蒼穹產品2018年剛上線,還處於完善當中,在Paas層面與SAP Cloud Platform、 Salesforce Heroku 、用友iuap平臺相比,還需要繼續進行研發資源投入。

而從長期看,借鑑Salesforce長達十年的研發投入強度,優塾團隊認為未來金蝶研發投入仍將保持較高強度,由此這裡假設,未來十年金蝶、用友研發費用率繼續延續2018年水平不變。

— 10 —

███████

非經營性、影響


需要說明的是,2019年3月,本案曾遭國際做空機構質疑,主要質疑點在於利潤對非經常性損益依賴程度較高。


2008年迄今,核心經營利潤(27.6億元),如若扣除投資物業公平值增加、淨租金收入、一次性項目、政府資助(合計9.61億元),經營利潤降至9.61億元,若再剔除增值稅退稅,則有6.4億元虧損。不過,這些質疑不涉及它的核心增長邏輯,後續應該持續關注盈利質量改善情況。

所以,本次對金蝶相關的幾項科目進行簡要補充分析,其中重要的有三項:增值稅退稅、投資性物業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租金收入、政府補助:

增值稅退稅——優塾團隊認為,軟件行業增值稅退稅是基於軟件行業主要成本為人力,促進合理稅負的考慮,且相關政策自2011年出臺至今一直存續,從長期看仍將大概率保持,能夠保證相關收入的持續性。

從歷史情況看,增值稅退稅佔同期收入的比例基本在6%-9%之間,2018年因增值稅稅率調整出現下降,由此,假設未來十年增值稅退稅收入仍將維持2018年的6.33%的水平,不變。

投資性物業和租金——主要通過出租部分北京金蝶軟件園產生的收入。注意,國內軟件企業通過建立科技園和軟件園形式,進行自用和兼顧出租十分常見,譬如中航信順義基地和恆生電子科技園等。


由此假設,其他投資性物業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租金收入、政府補助維持2018年水平不變。

至此,利潤表的購建已經告一段落,不過,還有折舊攤銷方面需要分析。而要分析折舊攤銷,就必須研究另一件重要的事——本案未來將在設備、廠房等長期資產方面,花掉多少錢?這些錢,將如何攤銷到每一年的利潤表中?

— 11 —

███████

無形資產,支出


本案的長期資本支出,主要是無形資產投入,具體來看:

新增無形資產——從過去十年看,新增無形資產佔收入比重處於上升態勢,主要是開發主打的雲ERP雲星空和雲蒼穹,2016年後,隨著雲星空業務收入快速增加,導致收入佔比下降。

同行業對比來看,本案資本支出佔收入的比重,處於行業較高水平,這是由於其研發費用資本化比例較高所致(2018年研發支出資本化比例為75.8%,遠高於同期用友的12.5%)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如果剔除該部分資本化部分,實際上金蝶新增無形資產將處於行業較低水平(詳見上文研發費用部分), 所以,由此併購優塾團隊合理假設——未來新增無形資產收入佔比取過去5年均值18.05%的水平保持不變。

固定資產——比重較小,簡化預測,從歷史情況看,過去十年金蝶累計固定資產投入佔累計總收入的比例為5.74%。假設未來十年,新增固定資產購入佔收入的比例維持5.74%不變。

研究至此,CAPEX(資本支出)、折舊攤銷預測完畢。但是,還有另一大變量,會極大的影響自由現金流,進而影響建模——本案,在產業鏈上話語權如何?它是否能夠佔用上下游的資金,進而增強自己的現金流,以提升企業內含價值?

— 12 —

███████

產業鏈,話語權

從資產負債表上看,影響營業資本的主要是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和存貨。

對下游的話語權——主要看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預收賬款,其中的重點是預收賬款。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由於Saas先訂閱、再攤銷的模式,因此,預收賬款是收入增加的領先指標。


隨著雲星空業務的成功,2014年到2018年,其預收賬款佔收入的比重不斷提升,目前已經高達33%,但是與Salesfrce相比(2018年預收賬款收入佔比高達70%),還處於較低水平。


事實上,國際Saas頭部廠商預收賬款收入佔比基本都處於較高水平:Workday(2018年為63.85%)、ServiceNow (2019年為68.28%)、歐特克(2019年更是高達92%)。


而對標國內軟件公司,目前國內規模較大的軟件類公司中,預收賬賬款收入佔比較高的為泛微網絡(佔比52%)、同花順(40%)、恆生電子(佔比39.6%)。但是由於這些公司雲化發展滯後,所以,此處仍然選擇對標國外Saas廠商。


考慮到目前金蝶雲星空業務的快速發展,併購優塾團隊預計,未來預收賬款收入佔比繼續上升是大概率事件,由此假設未來十年預收佔比,達到Salesforce預收佔比四分之三的水平(52.5%)。

其次是應收賬款——本案金蝶由於其客戶主要是中小型企業,話語權較強,所以同行業對比來看應收款佔收入的比重較低。

我們在之前用友網絡建模中曾經闡述,判斷Saas廠商大客戶收入增加的關鍵是在高預收佔比的情況下,應收賬款收入也出現上升(salesforce就呈現這一特徵)。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圖:可比公司應收賬款佔營業收入比(單位:%)

而從未來長期角度看,金蝶隨著蒼穹雲業務的推出,將推動大客戶的導入,但是考慮到金蝶傳統大客戶資源相對比較薄弱,這個過程比較緩慢,這裡假設未來前3年應收賬款收入佔比保持2018年水平不變,後續7年逐漸遞增至SAP 25%的水平。

對上游的話語權——主要看應付賬款,近5年,本案應付賬款佔成本的比重分別為2.19%、7.45%、5.45%、4.21%、3.89%,這裡假設未來十年維持過去5年均值4.6%的水平不變。


本案存貨極少,所以在預測中可以忽略。


至此,影響建模的關鍵預測已經結束,接下來,進入建模環節。

— 13 —

███████

極為重要的事

財務建模,到底如何操作

在進行建模計算之前,我們總結一下本案的基本面:


1)天花板——截止目前,我國整體ERP市場486億元,根據我們的分析,未來十年將保持12.08%左右的整體增速,具體到整個Saas行業,受益於雲化導致的客戶價值量提升,預計未來三年將保持38%左右的複合增速。


2)收入驅動力—— 一是雲化趨勢,成長型中小企業及大型企業ERP雲端遷移速度(影響雲服務客戶付費數,遠期看將保持27.93%的增速),比較確定;二看雲業務客單價的提升(未來十年年均複合增速在7.65%左右),也比較確定。


3)回報分析——近三年,其剔除現金後的ROIC,分別為10.1%、13%、27%,處於行業較低,主要是由於處於向雲業務轉型的考慮,銷售及研發開支過去幾年保持較高強度投入,拉低了營業利潤率所致。整體呈上升趨勢是由於雲業務,特別是星空雲收入大增,利潤轉正所致。


4)核心護城河——ERP領域核心護城河,一是客戶粘性,二是合作伙伴生態。金蝶擁有國內廣泛的中小企業客戶資源,以及廣泛的合作伙伴體系。客戶粘性方面,由於客戶使用習慣、數據積累,業務集成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用戶也很難遷移到競爭對手的產品上去。企業級軟件,做遷移是一個比較痛苦的事。而在合作伙伴生態方面,用戶數量越多,用戶對軟件的反饋越多,軟件公司的進化越快。


這樣的結構化優勢,導致軟件行業尤其是2B軟件領域,大公司往往會更大,很難被新公司撼動。除非用戶的辦公終端,發生較大規模的硬件技術迭代。


至此,也就回答了我們在開頭提出的問題:為什麼企業級軟件行業(相較於2C軟件領域),可以和醫藥、消費一起,列入值得長期持續研究的好生意清單裡。


5)競爭格局——近十年來,行業競爭格局比較穩定,頭部廠商用友、SAP、Orcale長期排名前三,本案金蝶在中國中小企業ERP市場、Saas ERP領域均排名首位。稍有疑慮的是,SAP、Orcale、用友都推出針對中小企業的雲化產品。

6)風險因素——雲星空業務受用友、Netsuite競爭增長不利;雲蒼穹對標的大客戶引入不利;研發費用資本化比例較大(75.8%,遠高於同行業用友12.5%)、非經營性利潤佔比較高(2018年佔同期淨利潤的比重高達80.58%)。

研究到這裡,建模的幾個主要變量已經明確。在假設搞定之後,其實建模計算就是水到渠成的過程。以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進行建模的表格測算………………


……………………………


如需獲取本報告全文

及部分重點行業Excel建模表,

請查閱:科技版建模案例庫

以及:專業版建模案例庫

建模部分,樣圖如下:


以XX辦公為例,經配平後的BS表預測樣圖: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以XX智能為例,CF表預測樣圖: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以XX特為例,IS表預測樣圖:


雲端巨頭,價值幾何?


在專業版、科技版-建模案例庫中,我們將沿著上述思路,解決幾個重大問題。只有這些問題思考清楚,才能徹底看懂上述行業,形成邏輯閉環。很多人以為僅僅依靠產業邏輯分析,就能在市場橫行——但其實,如果不把財務建模、財務風險兩大因素搞清楚,仍將可能面臨巨大災難:


1)在本案建模過程中,我們對比了大量的可比案例,得出的數據區間大家有何不同,其中是否有值得思考的點?國內巨頭和國外巨頭之間,是否有差異?


2)綜合相對法、絕對法,得出的數據區間,是否符合邏輯?其中的差異因素,又在什麼地方?如果進行敏感性分析,WACC和增速對數據的影響有多大?


3)本案,是產業鏈上極為重要的一家——在本案建模測算過程中,不同方法的選擇之下有何差別?到底應該怎樣將所有數據因子串聯起來,形成邏輯的閉環?


4)經過前期的變動之後,很多人可能心裡都很慌張,夜不能寐——那麼,本案的建模數據,到底在什麼樣的區間,到底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 17 —

除了這個案例,

你還必須學習這些......


這個案例的研究已經告一段落,然而——市場風險變幻莫測,唯有穩健的人才能夜夜安枕。


價值窪地、安全邊際,這八個字,可以說是巴菲特、查理·芒格、塞斯·卡拉曼、彼得·林奇、約翰·聶夫、喬爾·格林布拉特等諸多大師的思想精華。


無論你在全球任何一個市場,只有同時掌握財務分析、產業分析、護城河分析、建模分析等技能,才能安身立命。其中,尤其是建模分析技能,更是整個行業研究的精髓所在。


然而,由於建模不僅僅是數據測算,還需要建立在對市場的理解、對產業的分析,以及嚴謹龐雜的數據計算,這個領域專業門檻極高,往往讓人望而生畏,因而,也是限制職業發展、思考體系突破的瓶頸。


而這,正是併購優塾團隊未來終生都將為之努力的方向——和我們一起,每天打卡,用10年時間,研究10000個案例。


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我們將近5年來關於研究體系的思考歷程,近3年來

的數百家建模研究案例,以及精選的數百篇優質建模報告,全部濃縮在這份案例庫裡,一方面,這是併購優塾團隊思考體系的全部記錄,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促進你的思考,少走彎路。


我們是一群研究控,專注於深度的產業研究。這兩份案例庫,濃縮了我們的研究精華,是併購優塾用戶手頭必備的研究指南。希望你:每日精進,必有收穫。


【版權與免責聲明】1)關於版權:版權所有,違者必究,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翻版、拷貝、複製。2)關於內容:我們只負責財務分析、產業研究,內容僅供參考,不支持任何形式決策依據,也不支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本文是基於公眾公司屬性,根據其法定義務內向公眾公開披露的財報、審計、公告等信息整理,不為未來變化做背書,未來發生任何變化均與本文無關。我們力求信息準確,但不保證其完整性、準確性、及時性。市場有風險,研究需謹慎。3)關於主題:建模工作量巨大,僅覆蓋部分重點行業及案例,不保證您需要的案例都覆蓋,請諒解。4)關於平臺:優塾團隊所有內容以微信平臺為唯一出口,不為任何其他平臺內容負責,對仿冒、侵權平臺,我們保留法律追訴權力。


【數據支持】部分數據,由以下機構提供支持,特此鳴謝——國內市場:Wind數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理杏仁;海外市場:Capital IQ、Bloomberg、路透,排名不分先後。想做海內外研究,以上幾家必不可少。如大家對以上數據終端有意向,歡迎和我們聯繫,我們可代為聯絡相關負責人。


【建模Excel表】如您已是專業版、科技板-建模案例庫年度會員,可聯繫我們,提供憑證後,即可獲取重點案例建模EXCEL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