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不借三,地不走三,酒不喝三,都是哪三?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上千五千年的歷史凝結了璀璨的傳統文化!據《人民日報》報道:20世紀末,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聚會巴黎,發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人類要在2l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00年前,從孔子那裡汲取智慧”!就連世界都如此認同中國文化,更何況我們自身呢!

傳統文化可不僅僅包括諸子百家,還有勞動人民於生活實踐中總結出的俗語,回望歷史,其實我們現在所苦惱的很多事情都能在俗語中找到答案!

就如“錢不借三,地不走三,酒不喝三”,若是明白其中深意,即可受益終身!

錢不借三,地不走三,酒不喝三,都是哪三?


首先來看何謂“錢不借三”

所謂“錢不借三”就是不要把錢借給這三種人:

第一,嗜酒爛賭,言而無信之人不可借,把錢借給這樣的人無異於“肉包子打狗”,絕對是有去無回,尤其是沾染了賭博惡習的人,賭博就是一個無底洞,有萬貫家財都能輸的“底掉”,這樣的人絕對不能借!

第二,久未聯繫,開口借錢之人不可借,有些幾年甚至十幾年都不聯繫的人,突然開始聯繫你,沒說幾句話就開口借錢,這樣的人絕對不能借,這種人一般是把親近的人都借遍了以致再也借不下了,才想到了你,換句話說,身邊人的錢他都還不了,會給你還嗎?

第三,“救窮”之人不可借,有句話叫“救急不救窮”,若是對方真有大事發生急需用錢,我們自然可以借,若是借錢單純只為改善生活,這樣的錢絕對不能借,有這錢你自己改善生活“不香”嗎?

錢不借三,地不走三,酒不喝三,都是哪三?


再來看何謂“地不走三”

所謂“地不走三”,指的是有三個地方不能去:

第一,充滿誘惑之地別去,這裡的“誘惑之地”主要指賭場等風花雪月之地,千萬不要高估自己的“控制力”,人性很難經受住考驗,稍有不慎在“誘惑之地”沾染上不良習氣,很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屆時家破人亡都有可能!

第二,是非之地別去,中國人愛看熱鬧,有熱鬧就想往上湊,但熱鬧可不是那麼好看的,稍有不慎就會“引火燒身”,為自己帶來無妄之災,想必大家在影視劇中都看過這樣的片段吧:主角因為一時好奇惹上大禍,最後憑藉主角光環逢凶化吉!

現實生活中你可能會因為好奇惹上大禍,卻未必會有主角光環逢凶化吉,所以為了以防萬一,是非之地最好還是不要去!

第三,“家長裡短”之地別去,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別人的家事千萬不要摻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家裡的事本來就說不清道不明,很多時候根本沒有所謂的對錯之分,作為外人千萬不要介入別人的家事,更不要充當“和事佬”,否則可能會落個“裡外不是人”的下場!

錢不借三,地不走三,酒不喝三,都是哪三?


最後來看何謂“酒不喝三”

中國的“酒文化”淵遠流長,很多事都是在酒桌上談成的,但有三種酒千萬不能喝!

第一,“心懷叵測”之酒不能喝,有些心懷不軌之人就是想將你灌醉,趁機從你口中套話或者行不軌之事,這個女同志尤其要注意,外出儘量不要喝酒,就算要喝,身邊也要有信得過的熟悉之人!

第二,“可辭之酒”不要喝,現代社會生活壓力大,有時候為了應酬我們難免會參加一些酒局,這個無可避免,但是能夠推辭的酒局最好還是不要參加了,畢竟喝酒傷身,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把身體搞壞可就“萬事皆空”了!

第三,一個人的“悶酒”不要喝,正所謂“酒入愁腸愁更愁”,喝酒消愁是最不可取的一種辦法,就算喝的酩酊大醉,醒來之後煩惱依然存在,所以與其借酒消愁,不如想辦法去解決自己的煩惱!

小結:

“錢不借三,地不走三,酒不喝三”,短短三句話,“三個三”,卻幾乎覆蓋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幾個問題,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處世哲學和生活智慧,就拿借錢來說,現代人最怕的就是別人向自己借錢,不借怕失去朋友,借了又怕“人財兩失”,而只要牢記“錢不借三”,就能避免很多麻煩!

短短十二個字卻深含明哲保身之道,若是能夠理解其中深意,並將其付諸於實踐,必然會使我們受益匪淺,古人的智慧當真不可小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