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哲學?哲學的三大古老命題儘管沒有答案,為什麼還在討論?

王老師高中物理講解


哲學就是人對自己和世界的思考。

思考為什麼要停止?因為無解更不能停止探索。


檸檬C黑桃Q


在高中課堂上,我得知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學問。哲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概括和總結。一個一心只想學數理化的人開始對哲學發生了興趣。只是上大學時所學的專業是工科 而不是哲學。但 自那時起至現在,半個世紀都過去了,我從未停止過對於哲學的思考。現在我對哲學的認識與那時教科書給予我們的答案稍有不同。

我認為,哲學是關於自然觀的學問。所謂方法論是涵蓋在自然觀之中的。而所謂社會科學就是人類社會科學。而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關於人類的科學是蘊含在自然科學之中的。所以就沒有必要說哲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概括和總結。所以哲學是自然觀的學問。我的自然觀是:自然是由無極的虛無(虛空)和存在於無極的虛無(虛空)中的太極實有(實物) 所組成。而太極的實有(實物、物質)則是由佔據著空間、經歷著時間的微極子(微小到極點的基本粒子)經過長期地演化排列組合而構成。 太極萬物所具有的性質,都由微極子所具有的性質所決定。這就是中國的先哲老子在2000多年前在《道德經》中所闡述的對自然的認知用現代語言表述的看法。

若問:自然為什麼就存在了?無極的虛空為什麼就存在了?太極萬物的實有(買物、物質)為什麼就存在了?構成萬物的微極子為什麼就存在了?

人類正確的回答只能是,不知道。如果有人說知道,那肯定就是胡說八道。

人類只能正視和麵對這個大自然,並去逐步認識和利用自然演化的規律性為自己更好地謀生服務。在自然及其演化規律性面前,人類只能順從。這就是老子所告訴我們的要''道法自然''。

有了正確的自然觀,那三個所謂哲學的古老問題就不難回答。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

答:我是由存在於無極的虛空中的微椒子經過長期演化排列組合所構成的一個自然之物。我從自然中來。在自然界中存在一段時間之後,又回到自然中去。

到目前為止,人類無論對自然的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都所知甚少。而對於人自身的最核心的部位,人腦也所知甚少。人類為了建立一個美好的社會,不僅應當對宏觀自然和微觀自然進行研究。更重要的是對人腦所具有的性質,即人性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人類如果連自己都不能有一個清醒正確的認識。那在其他領域的認知就更難說肯定是正確的了。所以科學的問題就是不斷地證偽。人類是在不斷地修正自己對自然萬物演化規律性的認識而逐步向接近真理之目標邁進。

在人類關於腦科學的研究還沒揭示出人腦究竟是由什麼物質進行怎樣的物理化學變化來決定人所具有的追求理和利的慾望相對和絕對強弱程度不同的時候。用人類的行為來反正人腦具有什麼性質,就是唯一的路徑。

由人類的行為所構成的人類歷史和現實證明,人是具有追求理和利的慾望並在這慾望的驅使下去逐步認識和利用自然為自己謀生的能力的動物。這就是超種族、超國家、高階層、超職業的人性。欲,是人最本質的所在。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追求理和利的慾望所驅使。

當人腦失去了這慾望,人的生命也就終止了。但組成人體的那些微極子一個也沒有少,而是分解開來又去重新組合其他的物體了。這就叫物質不滅。具體的人可以從無到有,從有到無。但組成人的微極子卻永存。


真牛46


疫情期間,大家注意安全,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如果從蘇格拉底說到尼采,那麼文章太多繁雜,故不做贅述:[玫瑰]

1.我是誰

我是自我出生以來所有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傳到我腦海裡的信息與我的物質存在所結合和互相影響後形成的有意識有靈性的物理存在。

2.我從哪裡來

我的身體,我的物理存在是從細胞發育而來,長期吸收物質營養(空氣,水,食物等等)而成為現在的樣子。我的靈魂存在則是由某種物理反應機器(基因所帶來的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機制)不斷對外界作用在我身上的一切進行反應發展而來。

3我到哪裡去

我到哪裡去由我本身的物理反應機器(基因帶來的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機制)和在我身上已經發生過的一切過去之總和所決定,這些形成了我現在的能動性、慾望、趨避目標和能力,而這些決定了我在左觀上走向哪裡,也就是“找要到哪裡去”,而我最終到底能走到哪裡還要有外在的然造莠同參與促成。

第二個問題的回答:[玫瑰]如果回答第二個問題,就要知道:「同一性」在英文裡邊的原文是 identity這個詞。這個詞有的時候又被翻譯成「身份」,具實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一個東西的身份,或者說它的同一性,是那個讓這個東西一直是這個東西的最根本的屬性戓者原因。同一性的問題在很早以前的時候就被哲學家拿出來討論過,比如眾所周知的那句名言「人的一生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就是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的。這句話的背後所只說的就是同一性

因為在赫拉克利特看來,一條河流中的水總是在不停地流淌變化,因此這條河流也就沒有所的同一性,或者說一個最根本的構成身份,所以我們也就不可能在不同的時間踏入同一條河流把這樣一個例子推廣開去,有一些極端的哲學家,就會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兩個不同的時間點上,根本就有同個東西因為者時間変化,萬事萬物都在変化,有的事物,隨時隨刻都在消失,因此每一個新的時間點上的世界都是嶄新的。

所以實踐哲學與哲學的實踐在馬克思主義裡提到並應用到我們的社會主義理論,哲學與生活同在,並在生活中理性的指導生活,如果說藝術是人本身詩性的存在,那麼哲學就是理性的存在,所以這個討論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呈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玫瑰][玫瑰][玫瑰]



喜馬拉雅的祝福


人類哲學的三大命題: 我從何處來?我是什麼?我將到何處去?

中國人的最高的審美目標是追求天人合一、意境兩忘、物我一體,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的高度融合。作為中國哲學的三大命題(知行合一、天人合一、情景合一)

王陽明“心學”的基本內容,也是他對一些教育問題進行探討的哲學基礎的三大命題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三個徹底改變世界的命題:

第一命題:極限粒子是宇宙最小物質單元體。——瓦解了整個科學大廈

第二命題:信息是能量的表徵。 ——統一了物質和精神、自然與社會

第三命題:精神的實質是主體程序。 ——揭示了生命及其精神的秘密

存在主義哲學精神集中地體現在薩特所提出的三大命題之中,它們分別是“存在先於本質”、“世界的荒謬和人生的痛苦”、“自由選擇”。

高爾吉亞有著名的“三大命題”,即“無物存在”、“即使有物存在也是不可認識的”、“即使被人認識了也無法告訴別人”。

以杜威為代表的實用主義教育學轉為以凱洛夫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學,杜威的三大命題即“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教學做合一”

企業哲學是企業如何生存和發展的哲理性思維、辯證式的哲學思考。企業哲學通常包括三大命題:“企業為什麼存在”、“企業要成為什麼”、“企業如何存在”。

經濟學的三大命題為誰生產、怎樣生產、生產多少。

中世紀和近代基督教哲學的三大命題是:“上帝存在”、“靈魂不死”和“自由意志”。

三法印從緣起論出發,釋迦牟尼進而提出關於人生的三大命題:“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苦”。三者合稱“三法印”。

德國哲學家費希特的美學思想深受康德影響,費希特所說的和諧與康德所說的和諧一樣,主要是審美時審美主體各能力的協調一致,尤其是想象與理智的協調一致。費希特追求一種建立在主觀和諧基礎上的限制與非限制、有限與無限的和諧,體現了一種強烈的自由精神,儘管這種自由仍然是康德式的主觀自由。

費希特的哲學體系由三大命題構成,即“自我設立自身;自我設立非我;自我與非我的統一。他以唯心主義的方式揭示了自我與非我、思維與存在、主觀與客觀之間的辯證關係,特別突出強調了精神的能動作用”


偶然回眸


哲學,悟道而未明道者之學!

未明道得智慧,科學技術之所以有後遺症。

遵道奉行者,不以今日之善養明日之惡。

道者不欲高,以世人為己,濟世安民為任。

我是誰?世上一人,與眾生無異。

從哪裡來?陰陽化育,身,父母所生。

到哪裡去?從無來回無去,天地間無我時,同於有我之前。

悟道者難離有我心,得道亦邪。

不如哲人智,不及科者慧,未以我意戰哲科,以道言道理,無視不道者之不屑。


鶴羽


 哲學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認識、改造世界的方法論為研究內容的科學。

哲學的三大古老命題是:我是誰? 2我從哪裡來? 3我要到哪裡去?

我是由四個意識同時組成。本我,自我,能我,才我。四種意識分別存在於四種可能的世界裡。

本我是意識的起源,本我即本體,本體即本我。本體是萬物的起源 所以意識與萬物是由同一本源產生的,從而可以存在於同一個世界之中。(本源不同,世界不同。本源是世界的本質。)即本我永恆。

能我產生的才我的活動,對外界產生作用,從而使其餘的“我”通過這些活動中所展現的創造性,自由性和共同經驗。

自我是自由的本我。本我產生的“我”之本,“我”之道,“我”之力,使本我擁有了自由。不同人之間的意識,它們的本我是相同的,毫無區別的;它們的自我是不同的,不同的自我代表著不同的人。所以,本我是共同之我,自我是相異之我。

才我是可見之我。擁有空間界的才我,與其餘同樣各自擁有空間界的才我和萬物,彼此影響和作用,並最終在混沌世界的變化之中因變由生而亡。,其死稱為“可見的死亡”。

總之,”我是誰?”是自我的認知,自我的定位,只要自己充分認識了自己,知道了自己的定位,才能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應幹什麼 ,從而有了自己的行為規範,才能做好自己的事 ,發揮自己的作用。

“我從哪裡來?”是我的起源,我的初衷 ,也是“我要到哪裡去?”的起源。知道了我的起源,知道了我的初衷 ,才能更深入的瞭解自己,才能知道我的使命,知道了我的使命,才能知道“我要到哪裡去?”。

“我要到哪裡去?”是我的目的地 ,換句話說就是“我的奮鬥目標”。我的奮鬥目標明確 ,才能增加勇氣信心 ,不走彎路,少走彎路。

這三點既是人生動力的基礎,也是社會發展動力基礎。由於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認知的不同,社會閱歷的不同,家庭組合的不同,所以得出的答案就不同。同時這三個問題是人們困惑的問題,也是人們急於弄明白的問題。因此儘管沒有統一的正確答案,還是在不停的討論中!


王志毅


哲學是從西方引進來的舶來品。教課書都說哲學是智慧的學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向哪裡去,是哲學的三大古老命題。

既然是智慧的學問,為什麼連自己設計的問題都回答不出來呢?

有時想想,這智慧的學問也不夠智慧。

再深入想想,或許能提出這個讓人類永遠也回答不清楚的命題,才是哲學的最大智慧。

討論吧,人類可能要永遠討論下去,生生不息地去尋求答案。所以,哲學就會伴隨人類永存。

哲學的真正智慧也許就在這裡。



萬年中醫百歲人


在“西方”,語言不是用來交流的,而是用來詰難的;不是以溝通協調人際間的通情達理為尚,而是以“用問題難倒你”尚。他們的設問,就要趨向於“讓你們無法回答,我就贏了”的方向,因此,他們的設問,就必然趨向於不著邊際,唯有如此,才能增大“無法回答”的可能性。這“終極三問”,就是極致典範。

話說這仨問題,都是個什麼鬼玩意兒啊?

我是誰?

誰,問的是第三者,是向第二者問第三者的社會座標,這玩意兒能問自己麼?在我的視角里,我在問誰“我是誰”?我又要得到什麼方向的答案?這個問題,存在一個可能的答案空間麼?我的視角里,還有誰比我本身更接近我自己?我還要問誰?誰能給我比我還清楚的答案?YHWH麼?

我是誰?我是我,我僅是我。

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來,去,描述指示的是某個具體現實存在的空間位置變化,變化必有時間過程,那麼這問題沒有時空背景,泛泛而問,這是想要答案還是想要你給不出答案?任何一個具體時空範圍,必然有個起點和終點,那就是來處與去處。你只要把你想問的時空邊界確定了就行。

哦,你要問的是“誕生”和“死亡”?生與死,是從無到有和從有到無的兩個狀態變化,不是兩個空間位移過程。生,就是自無到有,死,就是自有到無,哪來的“來處”與“去處”?

語言工具,是有限的,有其既定的規則和屬性,紙面上的字符隨便怎麼安排都行,但是想要明確指示某個具體的現實現象,需要遵循既定的語言規則。誰,沒法問到自己身上,來與去,沒法問在生死上,就好像零不能做除數一樣。你非要問,那就沒有答案,那就沒有意義,就是philosophy業者最喜歡說的那個“沒有意義”,就好像任何數除以零都沒有答案、沒有意義一樣。


長風浩蕩


哲學,是對人類怎樣過得更好的辨論、認知、實踐、思考的一門學問。人們一直討論,是因為人民對生活的美好追求,是非常渴望的。



楊哥之翩翩舞


哲學產生於西方的古希臘,意愛智慧。後人對哲學又有很多解釋,但綜合歸納一下,可以概括為:哲學是研究宇宙包括人生之終極問題的一門學問。

哲學始終在追問人的三大問題,即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但始終沒有答案。儘管如此,這三個追問卻從來沒有停止。因為人類不能忍受思想的空白,不能忍受無意義的存在,不能忍受徹底的失落;所以人必須要追問下去。儘管哲學家也認為人生是無意義的,因為把人放到整個宇宙中去關照,人不過是一粒塵埃,正像花開了又謝了,草綠了又枯了,蟲生了又死了,都是沒意義的。但人類卻不會甘願如此,因為具有地球上最高靈性和最高智慧的人,不能忍受無意義的存在和徹底的失落。於是,有人說,儘管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但追求意義的本身,也許就是意義。因此哲學家仍然在追問人的三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