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貶低《愚公移山》的故事?它真的過時了嗎?


為什麼有人貶低《愚公移山》的故事?它真的過時了嗎?

對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的是《愚公移山》這個寓言故事的產生及以後毛主席引用這個寓言故事的意義兩個方面思考和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看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的出處。《愚公移山》出自春秋戰國時期的列禦寇的《列子·湯問》。列禦寇,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之一。這個故事是一個寓言故事。那麼,讓我們先探討一下列子為什麼在寫愚公移山這個故事時,不是寫愚公為了“出入之迂”而把房子搬出大山,非要搬那難度極大的“太行、王屋”二山呢?而且是“子子孫孫”每天“挖山不止”,難道作者真的是迂腐到要塑造這樣一個讓人“笑話”的故事?其實,作者正是要通過塑造這樣一個故事來達到啟迪人們振奮精神,戰勝困難的目的。因為在當時生產力水平極低的情況下,人們要想征服自然,就要有一種堅韌不撥的精神和持之以恆的毅力。因此,作者虛構這樣一個寓言故事其目的就在於此。從人物的命名我們就可以看出這一點。為什麼叫“愚公”?因為“愚”所以搬山,因為“愚”所以每天“挖山不止”。但其實愚公並不愚,他清楚地知道“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也知道“挖一點,就會少一點,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道理。這就說明愚公並不愚。愚公正是有這樣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和“挖山不止”的毅力,所以,感動了上帝,最後取得了挖山的勝利。這就是“人定勝天”思想在當時條件下的體現。只要不怕困難,勇於迎難而上,做到持之以恆,就一定能取得勝利。所以說,這個寓言故事對人們有著一種積極向上的鼓舞力量,這也就是這個寓言故事的意義所在。

為什麼有人貶低《愚公移山》的故事?它真的過時了嗎?

毛主席在1945年中共七大閉幕詞中引用了這個寓言故事,並對其重新詮釋,賦予了嶄新的時代涵義。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堅韌不拔,不懈努力的精神力量。毛主席把這個上帝說成是人民大眾。說明只有依靠人民大眾,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戰勝不了的地熱。事實也是如此,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最後趕走日本帝國主義,消滅國民黨反動派,正是因為共產黨人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所取得的偉大勝利。這也是毛主席“人民觀”的偉大勝利。

為什麼有人貶低《愚公移山》的故事?它真的過時了嗎?


所以,不論是古代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還是毛主席在中共七大報告中的《愚公移山》都無可非議。它們同樣具有極大的教育和鼓舞力量。文學作品的作用在於教育人、啟發人、鼓舞人、激勵人。如果硬要鑽牛角尖,對此也不屑一顧,對於詆譭者,只能說是一種別有用心。愚以為,《愚公移山》這個寓言故事,在今天不僅沒有過時,而且永遠也不過時。因為即使在科學技術比較發達的今天,我們面前還有很多難關需要攻破,還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我們仍然需要那種“挖山不止”的精神,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它也是我們今天前進道路上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為什麼有人貶低《愚公移山》的故事?它真的過時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