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初心本色 奋力担当作为

<table> 擦亮初心本色 奋力担当作为

党员干部奔走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梅县区委组织部供图

/<table>

“心中似有千钧重,一头是家小,一头是全村老小的安危,我必须回去,我相信家人会理解我的。”正月十一,梅县区白渡镇凤岭村党支部书记刘绍南没有任何犹豫,将刚刚临盆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儿子托付给了亲戚,自己则全身心投入战疫一线。

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

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梅县区党员干部上下一心,将战斗堡垒建在关口,将鲜红党旗插在一线,以知重负重、克难攻坚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梅县区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力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再次得到检验。

过去一年,梅县区组织工作以政治建设为纲,落实好、执行好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路线,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扎实推动主题教育,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建强新时代干部队伍,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推进苏区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南方日报记者 黄韬炜 通讯员 刘洪桥 丘声财

突出政治要求 扎实推动主题教育

提高政治能力,是激励党员领导干部新担当新作为的一项根本之策。为此,梅县区立足红色禀赋资源,重点打造主题教育阵地载体。

“我们对梅南九龙嶂革命根据地、水美红色村进行挖掘提升,对原红四军军部旧址、九月来信传达地松源同怀别墅等革命旧址进行保育活化,重点打造一批红色教育基地。”梅县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两新”组织党工委书记、区直机关工委书记邹福全介绍,去年9月,梅县区还在原梅南镇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所在地、中国共产党粤东地区革命斗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梅南镇龙文公学打造了梅州市首个县级党史新中国史主题展馆,供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中小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据介绍,该展馆以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为线索,通过丰富的史料和图文并茂的方式,重点讲述梅县地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斗争历史和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成就,集中、系统地呈现梅县在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历史和改革发展历程中的全貌和历史价值。据统计,开馆以来梅县区已接待参观学习300多场,受众达1.2万多人次。

与此同时,梅县区在全区范围内启动了“同过政治生日、牢记初心使命”系列活动,加强新老党员党性教育,传递党组织对党员同志的关心、希望和鞭策。

去年7月,梅县区在全市率先组织成立先进事迹巡回宣讲团,用真实的故事、感人的细节、生动的语言,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在全区19个乡镇巡回宣讲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张富清,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时代楷模黄文秀,梅县区优秀共产党员卢焕新和黄火辉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营造了主题教育的浓厚氛围。

初心使命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人民南路“断头路”实现通车;高铁梅州西站临时停车场完成建设;投入15亿元在新县城黄金地段改扩建4所学校;梅县区妇幼保健院正式通过“二甲”现场评审;梅县金柚质优价升,收购价同比上涨两成……

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梅县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有机统一,边学边查边改,把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抓手,立行立改问题1078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9185件,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成效,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发挥头雁作用 建设新时代干部队伍

头雁领航,群雁齐飞。

过去一年,梅县区在强化干部培养激励、严格干部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对全区389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教育培训,全面摸底、精心选择一些有一定带富能力、技术特长、群众威望高的外出党员贤达加强考察,引导其回村(社区)担任党组织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建立了778人的后备人才库。同时,坚决调整撤换村(社区)党组织书记5人,优化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

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有效强化了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夯实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也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得到了检验。

战疫打响以来,梅县区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守土尽责,以一个堡垒、一面旗帜守护一方群众,涌现出了一批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梅县区白渡镇凤岭村党支部书记刘绍南,正是其中一面在疫情防控中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的鲜红旗帜。

春节期间,刘绍南刚刚生完孩子的妻子出院在即,而恰巧梅州一名确诊患者曾在凤岭村相邻的峰溪村活动,防控形势非常严峻,刘绍南的肩上,一头是家小,一头是全村老小的安危。

作为村里的领头雁、守护者,他心里明白,此时此刻,由不得自己和别人一样做个好丈夫、好爸爸,他没有任何犹豫,果断提出将妻子和襁褓中的儿子暂时安顿到亲戚家,托付亲戚照料,自己则全身心投入战“疫”一线。

知情的村民都劝他将工作交代给其他干部分摊,没必要事事亲力亲为,但他却说:“作为支部书记,在特殊的时期更不能搞特殊,越是急难险重的工作,越要带头冲锋在前,只有自己到了一线,才能让干部群众心更定、心更齐。”

在刘绍南的带领下,凤岭村防疫工作扎实开展,党员群众众志成城,19名党员群众志愿者不计报酬、不论工时,自发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更有77岁老党员刘杰清、73岁老党员刘联淦主动请缨参加防疫工作。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在梅县区,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程江镇车上村党支部书记陈万元“不留情面”劝阻原定大年三十举办的近700人参加的传统宗亲晚宴、驻梅县区畲江镇彰三村第一书记朱一精“抛下”患病母亲返梅坚守岗位、桃尧镇显朝村村委委员卢伟军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照料居家隔离户生活起居……

2月10日,梅县区委组织部还选派千余名区直机关党员干部就近就便支援社区网格化疫情防控工作,充实基层一线防控力量,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为鼓舞士气,解决抗疫一线人员的后顾之忧,梅县区委组织部统一为参与疫情防控的全区直属机关工作人员、各乡镇及村(社区)“两委”在职人员共13832人,购买每人50万元的“新冠肺炎”专属保险保障。同时,统一组织全区近2000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分期分批进行全面健康体检,建立村(社区)“两委”干部任期体检制度,形成村(社区)“两委”干部健康档案,进行集中管理。

强化示范带动 打造党建特色品牌

小社区大社会,每一个居民小区都是不同领域、各种类型人群的汇集,存在着许多日积月累、反复“发作”的小问题,要如何化解这种“相逢对面不相识、久居邻里琐事多”的小区治理难题?

支部进小区,党建引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让“不识成新知、琐事变闲事”,合力打造和谐文明社区新气象。

去年5月,在梅县区委组织部的指导推动下,程江镇党委率先成立宜居桃源小镇小区党支部和福鼎新城小区党支部,试点开展“支部进小区”工作,积极发挥党支部的引领带动作用,做到阵地共建、小区共治、成果共享,切实把党的工作延伸到城市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成立以来,小区党支部在化解基层矛盾、构建和谐社区、引领基层治理、合力抗击疫情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

这是梅县区强化示范带动,打造党建特色品牌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该区立足各地实际,多措并举打造了丙村镇红光村抓党建促重大项目建设、水车镇白沙村抓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松口镇大黄村抓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南口镇侨乡村抓党建助推乡村旅游以及程江镇古塘村抓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等一批不同类型的农村党支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典型,辐射带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在“两新”党建方面,梅县区同样有大动作。去年12月,梅县区委组织部与新城党工委在辖区锦发君城商业广场联合打造的锦发商务楼宇党群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正式面向周边党员群众开放。

该党群服务中心设有党员志愿驿站、党员综合服务站、党建文化长廊、党员驿站、红色书角、党建讲堂等功能区,可为“两新”组织、党员、商务白领、群众等提供信息咨询、党员培训、红色书籍阅读、政策宣传、志愿者培训等服务。同时,还可以开展“两新”组织微论坛、白领党员沙龙、手工DIY、亲子阅读等商务白领喜闻乐见的活动,提高青年人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新城党工委构建阵地联建、活动联办、党员联培、资源联享、发展联商的共建、共治、共享“五联三共”党建工作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心一如来时路,山高路远再启程。接下来,梅县区委组织部将从抓思想、持续推进主题教育,抓组织、提升基层党建质量,抓管理、提升干部队伍战斗力,抓引育、提升人才工作实效等方面着手,补短板强弱项,强基础促提升,推动全区组织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新突破,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梅县·客都明珠”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