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皇后伏寿死后,她的两个儿子结局如何?

雲绯


汉献帝的皇后伏寿是大学者伏完的女儿,伏完是娶了长公主刘华的驸马。但是伏寿并非嫡母长公主所生,而是伏完侍妾所生的庶出女儿。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伏寿从小就懂得眉眼高低,并且积极示好嫡母长公主。长公主并没有女儿,见伏寿聪明漂亮懂事听话,便开始注意培养这个庶女,教她读书写字以及宫廷礼仪。
时年十岁的汉献帝刘协来到未央宫,车马颠簸之时小皇帝疲惫不堪又寂寞。伏完见状就把自己聪明的女儿伏寿领来陪伴皇帝解闷,顺便当当导游。当然,伏完如此安排自有他隐秘的心思。很快,得到汉献帝欢心的刘协让伏寿随其进未央宫,下达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封伏寿为贵人。
汉末朝廷血雨腥风不止,但是后宫中的小皇帝与伏贵人还是比较愉快的。入宫五年后,伏寿被册封为皇后,伏完被封为执金吾。但就在这时发生了李傕、郭汜之乱,兵荒马乱中,皇帝皇后境遇狼狈,时常被大臣欺侮,其中还包括大臣董承的兵士抢劫皇后用来御寒的布料。皇后的侍从阻拦却被戕害,伏寿见状怒斥董承,由此认识到汉室衰微,皇后也不再至高无上。更令伏寿受不了的是,董承到达洛阳后把女儿送到刘协身边,刘协封了董氏为贵人,皇后反对董承女儿入宫,但无济于事。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伏皇后认为董承能力有限,董贵人肤浅其实很好对付。伏皇后帮助刘协利用各方矛盾为巩固王权而努力,他们终于开始依附曹操。
但是曹操的势力越来越强,刘协感到危机,于是联络董承秘密除曹。但是董承密谋泄露后,其同党和家属都被诛杀。曹操还要杀正在怀孕、已经升为贵妃的董氏。董氏哭喊求救,伏皇后在旁边见到也觉不忍,便和刘协一同以董贵妃怀胎为由求曹操开恩可怜。但曹操不为所动,杀死了怀胎的贵妃。伏皇后兔死狐悲,担心自己也和董贵妃一个下场,感觉不能坐以待毙,决定奋力一搏。正史伏寿写信请父亲诛杀曹操,但是伏完深谙朝中险恶,不想以卵击石,便没有回复。伏皇后见状也觉得操之过急,便暂时隐忍不发。
这期间伏皇后生下两个儿子,伏完已经去世,曹操还让伏完的儿子袭爵,伏皇后由此觉得曹操对她还算不错,就渐渐放松警惕。但是后来曹操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送进刘协后宫,她们被汉献帝封了夫人。伏皇后善待几位曹夫人,指望通过她们能让曹操对自己多些尊重。不过伏皇后的政治敏感度还欠火候,并没想过请辞皇后之位,让权势滔天的曹氏做皇后。但这时伏皇后曾经密诏诛杀曹操的事情泄露,曹操便逼刘协下诏废后。其实曹操当年或许早就知道伏皇后的心思,但是时机未成熟就没有发作。但现在伏完已死,伏寿还占着皇后之位,只能旧案重翻。
但是从现实角度讲,曹操是个有大智慧的政治家,凭早年一封书信就杀皇后满门难以置信。因此很多人相信伏皇后暗暗布下影响曹操势力根本的大局,使得曹操不得不动手杀后。
伏寿被关入暴室,与她走过二十五年夫妻生活的汉献帝自身难保,根本无力救她。伏皇后受尽折磨而死,她的两个儿子被毒死,伏家上百人被株连杀死。曹操次女后被封为皇后。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小方说历史1990


汉献帝皇后伏寿,即俗称的“伏皇后”,她幸也不幸,以庶女之身为皇后,又因傀儡皇帝丈夫而身死。

史载伏寿为不其侯伏完之女,其嫡母为桓帝女阳安长公主刘华。也就是说,她虽出身于贵族家庭,但本身非嫡,实为庶女。

伏寿先为献帝贵人,后为皇后,以庶女之身,得登后位,也算荣耀了。

但伏寿的不幸,也源自于她是一个傀儡皇帝的皇后。彼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献帝举止受拘,毫无自主。刘协不甘于此,曾密写“衣带诏”予董贵人之兄董承,谋杀曹操。未果,董承被诛,有孕在身的董贵人伏尸。

此情此景令伏寿忧惧,给父亲伏完去信诉苦,骂操以动父反,但伏完审时度势后按兵未动。

后伏完逝世,此事本已按下,不想都过了十几年,曹操突然翻出这段旧案,以伏寿出身卑微,才德不堪为后等逼刘协废后,此刻的刘协也是“掩面救不得”,只能任由曹操将其幽闭(一说伏后被曹操指使华歆拖出杀死),并用毒酒杀死了他与伏后所生的两个儿子。

伏寿就这样,担惊受怕地当了二十年皇后,最后还是被废黜被杀,覆巢之下无完卵,两个儿子也被灌下了毒酒死去。


钱多多读文史


在古代历史上,每个朝代的更迭都充斥着血腥的刀光剑影,亡国之君及其皇族大多被囚、被戮,被赶尽杀绝,命运极其悲惨。



宋永初二年,废东晋恭帝司马德文被刘裕派人以棉被闷死,皇族宗室司马一脉也被刘裕尽数诛杀。

隋炀帝杨广在大业十四年(618年)在江都兵变中被部将宇文化及所弑。在这次事变中,叛军为斩草除根,杨广的次子齐王杨暕、幼子赵王杨杲及杨倓等三位皇孙皆被杀害。而一直被禁锢的杨广的兄弟蜀王杨秀及其七子也在这次事变中难逃厄运,悉数被斩。

而同样作为亡国之君的汉献帝刘协却以五十四岁高龄寿终正寝,并以汉天子礼遇葬于禅陵,成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善终的亡国之君之一。汉献帝刘协共立有两位皇后,第一任皇后为伏寿,第二任皇后为曹操的女儿曹节。那么第一任皇后伏寿会有怎样的命运,她和刘协生育的二子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又会有怎样的遭遇呢?



刘协不但是个亡国之君,还是一个傀儡皇帝,这就注定了伏寿的悲惨命运。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废少帝刘辩,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此后董卓自封为丞相、太师,把持朝政。

初平元年(190年),以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的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围攻洛阳。董卓挟持刘协被迫迁都长安,伏寿就是在此时入宫,被封为贵人。

伏寿是徐州琅琊郡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诸城人。伏寿的家族也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她的高祖伏湛曾任西汉大司徒。伏寿的父亲伏完袭爵“不其侯”,还娶了汉桓帝刘志的长女阳安长公主刘华,贵为皇亲国戚。不过,伏寿并非是阳安长公主嫡出,而是伏完的庶女。



伏寿在十五岁时,被立为皇后,她的父亲伏完也父凭女贵升任执金吾,伏寿颠沛流离的生活也从此开启。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董卓被其义子吕布所杀。董卓死后,刘协的傀儡日子并没有结束。董卓的部将李傕和郭汜、樊稠等人又把持了朝政。后来李傕与樊稠发生摩擦,樊稠被李傕的部将杀害。兔死狐悲的郭汜也与李傕撕破脸皮,展开内斗。

献帝刘协、伏皇后、董贵人等皇族宗室被李傕劫持到军营。在军营中,刘协、伏皇后等差点被郭汜的部下乱箭射中。于是献帝等人又被转移到另处军营。在这里,伏皇后等人三餐难继,食不果腹,有时还要挨李傕的训斥。



李傕和郭汜调停后,献帝、伏后等人在杨奉和董承等人的护送下离开长安,一路东行回洛阳。在东归的途中,李傕和郭汜又幡然醒悟,一路追击,想追回献帝刘协。献帝、伏后等人一路提心吊胆,风餐露宿躲避着追杀。在黄河渡口,将士为逃命,争相抢渡,局面混乱不堪。符节令孙徽在人群中为帝后杀开血路,鲜血都溅落到伏后的衣服上。

建安元年(196年)七月,献帝、伏后等经过一路艰辛回到洛阳,但此时的洛阳已繁华不再。历经战乱的洛阳已是一片废墟,献帝等人的吃饭、住处都成了难题。

同年八月,兖州牧曹操挟持刘协迁都许县,挟天子令诸侯,刘协又落入曹操手中。不甘心为傀儡的刘协在建安五年(200年)决意除掉曹操。他给老丈人车骑将军董承暗下衣带诏设法除掉曹操。董承即集合左将军刘备等人密谋除曹。不料事情败露,董承被害身死,董承的女儿董贵人当时正怀有身孕,也没逃过曹操的毒手。

目睹董承父女的悲惨遭遇,伏后对残暴的曹操心有余悸。她写信给时任屯骑校尉的父亲伏完,希望父亲能像董承一样,除去权臣曹操,匡扶汉室。但由于伏完畏惧势力强大的曹操,一直没有动手。

而在多年之后的建安十九年(214年),这桩陈年旧事又被倒腾出来。曹操强令献帝废黜伏后,并派御史大夫郗虑拿着早已替献帝拟好的诏书,伙同尚书令华歆领兵包围了皇宫,搜查擒拿伏皇后。躲在宫中夹墙的伏皇后被华歆拖出后,哭求刘协救命。可刘协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都难保,对自己的皇后也是爱莫能助。刘协悲怆地望向御史大夫郗虑,仰天长叹:“天理何在!” 随后,伏皇后被曹操幽禁。不久,伏皇后暴毙。

受伏皇后牵连,伏后所生的两位皇子也被曹操以毒酒毒杀,而伏后的母族也有百余人被处死,伏后的母亲盈等十九人也被流放涿郡。伏皇后死后的次年,曹操强令献帝晋封他的女儿曹节为皇后。

伏寿皇后是一位很悲情的女人,她当了二十年的皇后,没有哪一天不是心惊胆战地度过。她在十五岁被立为皇后后,就随献帝被董卓、李傕、曹操等人先后控制,被当作筹码你争我夺。她深明大义,与丈夫刘协患难与共,风舟同舟。在刘协再度被曹操控制后,她为匡扶室汉室,致信父亲密谋除曹。怎奈无力回天,却招致杀身之祸,成为曹操实现野心的牺牲品。在子凭母贵的宫廷,一个获罪的母亲给儿子带来的只能是杀戮。伏寿皇后的两个儿子因母获罪,他们的最终结局只能是一杯毒酒。


岁月是一条河流


东汉悲皇后之一汉献帝刘协皇后伏寿被曹操处死后,她的两位儿子也难逃毒手被曹操毒杀而死,与其母一样命丧黄泉,还牵连上百族人屈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