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佈置的一道題,小孩不是很理解,家長就在群裡叫老師明天給說一下,請問這個有錯嗎?

旋律人生1981


學校老師給孩子出題,這道題什麼時候講,老師都是有他自己的學習進度的安排,作為家長是沒有權利去幹擾孩子老師的工作的。

干擾老師的學習進度安排,只會讓學習適得其反。有時候老師安排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家長卻自以為是地打亂老師的計劃,不但影響了老師的進度,也影響了其他孩子思考的時間,對孩子更是不利。

在家長群中,家長表現的過於犀利,也會讓老師反感,這樣根本不會利於孩子的成長,反而老師會因為家長的行為而對孩子有成見。雖然我們不鼓勵老師對某個孩子產生偏見,但是由於家長行為,而影響了老師的教學心理,是客觀存在的現象,不可避免。

家長在群裡面指揮老師去講某一道題,這本身就是錯誤的。

家長如果覺得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教育能力比較強,可以私下裡去跟孩子解釋這個題目,如果沒有能力教孩子解決問題,也可以鼓勵孩子私下裡去跟老師提問。這樣可以讓孩子獲得老師更多的關注,同時訓練孩子的膽量和表達能力。

但是跑到家長群裡面去,要求老師第2天去講這道題,這種畫面,可以讓人感受到老師在屏幕後面厭惡的表情。這樣的家長,情商方面真的是有待提高。


外語那點事


我是頭條號"班主任媽咪",13年的老主任,7歲娃的媽 ,致力於快樂課堂,構建和諧家校關係,關注我,瞭解老師和家長之間,老師和孩子之間的真相(・●・)

在群裡讓老師明天給孩子講一下題目,問有沒有錯,我就想反問一句,如果作為一名老師,我也在群裡回答:可以,請你以後有要求有問題和我私聊,不要佔用大家的時間好嗎?

這位家長,請問我有錯嗎?

你聽起來,舒服嗎?

作為一名成年人,待人接物的方法不能只用錯和對來衡量。

不管孩子是由於什麼原因,導致問題不會,在面對全班家長這樣一個群裡邊說,老師,我們家孩子有個題不會,你明天給他講一下,都是不恰當,不合適的,是沒有情商的一種,小孩兒式的直接思維。 會引起一些負相向的導向,我們要知道人的思維,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有的家長可能就會想了,這個老師,白天怎麼不好好給孩子講呀?這個老師專業水平行不行啊?

倒不是說一個老師有多怕被家長說,但是在公共場合有這種可能性的誤導行為,或者不太好的影響的話語,還是不說為妙。

而且,孩子回家有不懂的問題,作為家長,應該是幫助孩子弄懂這個問題,在弄懂問題的過程中,可以求助於老師,現在通訊這麼發達,給老師打個電話,發個微信,請老師講一講這個知識點都不是什麼難事,為什麼要在一個百十來號人的大群裡當眾向老師喊話,讓老師第二天給孩子講題,這種思維未免也太直接,太像小孩了吧?

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背後是懶惰不思考的苟且思維,如果你是這樣的人,趕緊讀幾本書,提高一下自己吧!

我是頭條號"班主任媽咪",13年的老主任,7歲娃的媽 ,致力於快樂課堂,構建和諧家校關係,關注我,瞭解老師和家長之間,老師和孩子之間的真相(・●・)



班主任媽咪


講對錯…

…沒長大的孩子,你是不是感覺很委屈?!

給你講個故事吧:

有個盲人請別人在一個紙板子上寫了一句話:我是個盲人,請幫幫我吧!然後坐在路邊的地上,旁邊還放著一個缸子,紙板放在缸子後面!

一天下來,總有人會拿零錢接濟他!

有一天,一位女士路過,但沒有給錢。可她拿出一直記號筆把紙板上的字改成了: 今天是美好的一天,可惜我看不見!

然後盲人很不解: 什麼情況,為什麼給自己錢的人變多了?!

這就是語言的力量!同時一句話: 用命令的方式表達是最糟糕的!


翻書踢球笨小象


作為一個孩子家長,這樣的情形也偶有出現,有時是某道習題不太理解,有時是老師在學校的通知孩子沒聽清楚,特別是在低年級時,孩子回家沒有表達清楚,家長有時就不好配合。如果是通知有模糊,我一般是詢問別的家長,如果相熟家長也沒弄清楚,我會在群裡.@老師進行詢問,但是會加上“請問”之類的禮貌用語,得到答覆後會簡單的說聲“謝謝”,人與人之間起碼的尊重得有,就算在路上向別人問個路也得說聲“謝謝”吧!如果是習題上有疑問,通常我會自己先推敲,琢磨著給孩子講解,講解不了的,或者是自己也存疑的,我會讓孩子記下來,第二天自己去學校問老師。這種做法我個人覺得更妥當一些,老師也不可能一天到晚抱著手機看,萬一老師沒看到,我總不能一直在線等吧?讓孩子當面問老師,也能鍛鍊下孩子與人溝通的能力,有疑問很正常,問老師問同學都是可以的,不丟人。我有各科老師的私信,還有課外培訓班老師的微信,實在是有些問題當天就要搞清楚的,我也曾私信問過老師們,只要語氣得當,每次都能得到老師的幫助。曾經有個語文的閱讀理解題,我和孩子討論時有了分歧,我私信他的語文老師,老師不僅沒有不耐煩,還坦誠這個題目很有迷惑性,他沒有把這個題目在課堂上給孩子們講明白,如果我沒有提出來,可能會有很多孩子會弄混淆,老師因此還對我表示了感謝,感謝我的提醒,第二天課堂上,老師把這個問題當作重點給孩子們進行了講解。不過,絕大多數時候,我兒子有問題自己在學校就會找老師詢問了,他個性外向,臉皮又厚,找老師提問啥的,他幹得理所當然,從來不膽怯,教過他的老師也都習以為常了,找到老師頭上,每次都耐心的回答他了,幾任數學老師都比較喜歡他,課堂上也經常點他起來回答問題。有時,孩子自己會在課外找些題目刷一下,有不懂的他也會拿去問老師,每次都獲益匪淺。所以我個人認為,只要是誠心誠意的討教,在不打擾別人的前提下,提問是可以的,但是儘量不要在群裡干擾到其他家長。


大西幾小腦府


我認為沒錯,但是要注意方法,因為有可能只有你的孩子不會,或者只有你這個家長理解不了,為了不露怯,劃下來第二天讓孩子問老師,這樣又能培養孩子的自立,又能增進師生感情。

一般在群裡直接問,尤其是質問跟反問,基本上都是譁眾取寵,這樣只會被人揹後戳脊梁骨,人家不會明著說,但是也會對你以及你的孩子表示呵呵。

為什麼我有這樣的想法,因為我就是幹這個的,課上我用心教了,孩子不會沒關係,但是不會又不問,回家跟父母抱怨,結果父母替孩子出頭,我只會讓它後悔在群裡說話。

不是老師強權不允許家長問問題,只是現在薩呲家長太多。

當然,對比之下,現在的大部分家長素質還是很好的,跟這樣的家長溝通和交流,你會更加願意帶他們的孩子,因為做的舒心。畢竟都是人


劉揚246410066


家長的做法確實沒有錯,但有點迫老師就範的意思,這樣的要求令老師難做,老師在群裡不出聲,顯得老師沒禮貌,讓家長們感覺老師太冷漠,但如果老師對家長要求答應了,也就意味著以後遇到同樣問題的家長,老師必須答應,如果第二天老師太忙抽不出時間指導學生,家長們就會有意見了,有些家長可能就懷疑是不是沒送禮給老師,老師就不理自己孩子了,有些家長可能小題大做,指責老師偏心,……老師一不小心有可能攤上一堆後患無窮的事端。正確做法是私底下與老師溝通,禮貌的請求老師有空時幫忙給孩子指導指導,這會讓老師覺得你對孩子的關心和重視,效果比在群裡公開要求老師做好多了,是雙贏的局面,不會造成老師的尷尬。


美夢成真151969267


激發學習內動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信息短缺”,這才可以充分激發好奇心,從而促進兒童的學習動力。

比如,政治課本信息充分,而相當多的成年人看了犯困,章回小說總是到精彩處戛然而止,預知事後如何且聽下文分解,讀者就會急切地往後翻。

“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就是教育的內容,家長營造有趣的氛圍,又給到有限的啟發,這正是家教的重要內容。此外,自主性、自控力、學習習慣等都是家教的內容,這才是決定教育成功的關鍵。


張鐵軍158


不知道題主是怎麼「叫」老師給說一下的。

但這一個「叫」字,總給人一種「下命令」的感覺。

如果家長真的是用這樣的語氣跟老師說話的,那肯定是錯了。因為老師不是任何一個家長的下人。

如果家長用的是客氣、禮貌的語氣,就沒問題了嗎?我看也不見得。

因為老師要面對的是全班同學,上課進度也是根據大部分同學的掌握情況來的,不可能因為一個同學沒掌握就讓全班同學都停下來等他。

再者,個人覺得類似的情況最好不要在群裡公開說。私下裡給老師留言,一般來說老師收到後第二天都會關注一下孩子的。而群裡主要是老師向家長通報有關情況的。為了保證每位家長都看到,除非老師要求回覆,否則最好連「收到」也別回。


牛皮社


小孩沒懂,直接問老師就可以了,答疑是老師的職責。如果孩子太內向,不敢主動找老師,家長可以拜託老師主動跟孩子溝通,不過不要“叫”老師給孩子說一下,老師的工作應該由領導安排


支筆暢遊天下


請問這位家長,連這種小小的問題也可以作為問題為難誰呢?你不覺得可笑嗎?如果讓你當老師,總是遇到你這樣的家長,你討厭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