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享】春回大地,雷雨天气逐渐增多,气象专家为你科普如何防雷!(文章转发自邗江发布)

  “春雷响,万物长”这句谚语就是说的惊蛰节气,而今惊蛰已过,春回大地。雷雨天气同时也渐渐增多。邗江地处中纬度温带地区,每年春夏季都会遇到一定的雷雨天气,历史上也有过因雷击而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事故。今天记者就来到邗江区气象局防雷减灾中心,听听这里的防雷专家介绍一下有关雷电知识,让专家为大家科普如何有效地做到防雷减灾,消除侥幸麻痹心理,保障人类生产生活防雷安全。

【微分享】春回大地,雷雨天气逐渐增多,气象专家为你科普如何防雷!(文章转发自邗江发布)


哪种雷电危害性最大?


  其实,雷雨天气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不陌生。相关气象资料显示,邗江在每年4月开始就进入雷电多发季节。平均记录到的雷暴日每年约在40至50天左右。历史上,邗江就曾经数次收到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损毁、配电房电气击穿、家用电气击坏的雷灾上报。2018年夏天,蒋王街道四联村就发生一次雷击事故,造成村民家里房顶损坏,供电设施和多件家电被毁。因此防范雷击,实在不可以掉以轻心。

  邗江区气象局防雷中心耿建宇介绍,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每次放电的时间很短但电流强度很大,释放的热能可以使局部空气温度瞬间升高1—2万摄氏度,强大的电流、炙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以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使其在瞬间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一般产生于春夏季对流发展旺盛的雷雨云中,因此常伴有狂风暴雨,甚至还会伴有冰雹和龙卷风。气象上称云间放电多为片状雷,云地之间的放电多为线状雷,球形雷为彩色火焰状球体,自天空降落时,声音较小,沿着房屋孔洞和未关闭的门窗进入,民间常称之为滚地雷,还有联珠状、蛛状闪电等。就其声音而言有炸雷、拉磨雷。其中直击雷会对人和建筑造成危害,而雷电电磁脉冲则主要影响电子设备和通信计算机网络系统。云闪由于是在两块云之间或一块云的两边发生,所以对航空危害较大。

  “以我们遇到云地闪电为例,当雷雨云在云体中下部上聚集强大负电荷场,而云底下部相对的地面人和物变成正电荷中心,云底和地面形成强大电场。电荷越积越多,电场也就越强,云雾大气会发生电击穿,气体分子游离产生大量离子,并有气体发光现象,称之为闪电,产生光柱,几次闪击后形成了闪电通道,所以有的时候是一个建筑物或者一座铁塔,或者是空旷地方的一个人,都有可能被闪电击中。”


【微分享】春回大地,雷雨天气逐渐增多,气象专家为你科普如何防雷!(文章转发自邗江发布)


打雷时,人要做好哪些防范?


  据介绍,在闪电过程中,形成的冲击波会产生强大的电磁脉冲,通讯设施和金属管道等会产生电流感应,雷电喜欢尖端放电,空旷之处,人和物体容易成为放电的对象而遭来雷击,建筑物的顶端和棱角处也容易遭受雷击,金属物体和管线都有可能成为雷电的最好通路,所以尽量避免在室外停留,不要站在大树和高大的广告牌下,不宜使用有金属尖端的雨伞,在室内也要尽量远离金属物。不要上网不要打电话、看电视,尽可能切断电器电源,不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微分享】春回大地,雷雨天气逐渐增多,气象专家为你科普如何防雷!(文章转发自邗江发布)


企事业单位建筑物如何避雷?


  “防雷减灾,主要侧重于防。事实上,不少因雷击而损毁的建筑物,都是因为没有预留或安装防雷装置所致,有的则是因为防雷装置和电气设备没有安全接地,直接造成事故。所以,在平时的防雷减灾检查中,我们都要深入现场,对建筑物防雷给出必要建议。”防雷减灾中心工作人员说。

  根据气象部门的要求,化工制药、烟花爆竹存储、学校、重点文物保护场所、燃气充装站、大型通信设施、水利设施等地方,都是气象部门防雷减灾的重点监控区域。防灾人员介绍:“像化工制药企业,生产药剂的反应釜就是安全重点监控部位。再如易燃气体充装站,一旦发生雷击事故,会引燃易燃易爆气体,后果不堪。这些部门,除了气象防雷减灾部门的每年例行检查外,单位自身也要做到常规巡检,保持防雷装置的完好无损,消除安全隐患,把防雷减灾落实在每一个细节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