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錢惹的禍?海軍戰艦退役後,寧可泡在海水裡生鏽也不拆解

提起海軍軍艦相信屏幕前的你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如今的海軍戰艦在經過幾次更迭換代後,其排水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水平。拋開航母不說,如今各國海軍中驅逐艦的排水量都要有上萬噸,但在各國海軍當中都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有有不少國家在軍艦退役後寧可讓其在海水中泡爛,也不去拆解回收鋼材,要知道當初在建造軍艦使用的可都是上好的鋼材。那麼,為什麼沒有國家願意去拆解軍艦呢?

缺錢惹的禍?海軍戰艦退役後,寧可泡在海水裡生鏽也不拆解

對於這個問題或許有人會說因為國家太有錢了看不上這些小錢,因此也沒有去做拆除軍艦的必要。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恰恰相反,軍艦在退役後不進行拆除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沒有錢。首先我們都知道,一般海軍軍艦的使用壽命是30年左右,其中一些國家因為裝備得到及時更換,所以軍艦的服役時間會相對更長,因此在拆解後軍艦的鋼材賣的錢還不一定能夠付拆解費用。

缺錢惹的禍?海軍戰艦退役後,寧可泡在海水裡生鏽也不拆解

此外,由於軍艦上有很多尖端科技產品,當初在建造的時候就非常不容易,同樣拆解時也非常費勁,如美國首艘企業號核動力航母的拆解費用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0億美元,同樣軍艦在拆解時也需要面臨高昂的拆解費用。而在軍艦的拆解過程當中還需要將各種艦載資源進行回收,其中單單是這個過程就是非常耗費人力和物理的。

缺錢惹的禍?海軍戰艦退役後,寧可泡在海水裡生鏽也不拆解

比如我們北方的鄰居俄羅斯其海軍的大量水面艦艇都是蘇聯時期的產物,如今由於國內經濟不景氣,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對這些蘇聯時期的裝備進行全面升級改造,不少已經過時的老式裝備也沒辦法進行拆解回收,所以只能將其長期侵泡在海水中,任其遭受大自然的風吹雨打。然而缺錢也並非是現在所有國家所面臨的難題,而對於軍艦的拆解其中還有很大的風險,因為在軍艦上有很多裝備是非常危險的,因此也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員進行操作,而在拆解的過程當中一旦操作不當,甚至還會出現被武器誤傷的風險。

並且由於水面艦艇在建造的時候,對材料的要求比較高,如航母上一顆特殊位置上的鉚釘造價都能達到50萬人民幣,而這種金屬要比普通金屬堅固很多,如果非要進行拆除的話其人力成本也會是相當驚人。最後拆解軍艦還需要做好嚴格的保密工作,很多國家在軍艦拆解的過程中擔心核心技術遭到洩露,因此大多數國家便選擇了將退役的軍艦放置在港口進行封存。

缺錢惹的禍?海軍戰艦退役後,寧可泡在海水裡生鏽也不拆解

不過也並非所有退役的軍艦都會被進行封存,對於一些在戰爭中、國家海軍發展中有突破錶現的軍艦,現在大多數國家往往會選擇將其放入博物館當中。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軍艦在退役後會被當中武器試驗場上的靶艦來測試武器的性能,而對於這些作為靶艦的艦艇來說,其結局就是沉入海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