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你去找妈妈吧!”这句话对所有的孩子都没有抵抗力


申军良15年寻子案于最近迎来了好消息。

3月7日19时许,在双方意愿下,广州增城警方安排了申军良夫妇与失散15年的儿子申某团聚。事情经过不必多说,在2005年,申聪被人抢走,之后,申聪母亲精神恍惚,孩子被抢走对她的打击太了,申聪父亲也辞去工作开启了漫漫寻子路,他没想到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15年。

3月8日,跟儿子团聚之后的申军良发了第一条朋友圈。他提到,儿子身高有一米七,阳光开朗,喜欢运动,家人给他准备的礼物也很喜欢。并且让他欣慰的是,儿子之前生活的不错,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跟他们说话的时候也很有礼貌,已有小大人的模样。

“我带你去找妈妈吧!”这句话对所有的孩子都没有抵抗力


拐卖儿童的人贩子们,让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是必须要受到严惩的!!!

“我带你去找妈妈吧!”这句话对所有的孩子都没有抵抗力

在申聪被找到之前,河南的女孩王垚也受到了多方媒体的关注。

2020年2月27日早上6时左右,金华婺城区城东派出所接到一小女孩的求助。表示自己被父亲殴打,跑来出来。民警感觉到事情不同寻常,果断将女孩和父亲带回了警察局内,果然,这牵扯出了7年前的一宗儿童失踪案,而失踪的女童就是这位寻求帮助的女孩王垚。

故事回到7年前。

2013年3的某天,年仅9岁的小姑娘王垚从河南邓州市某小学放学后,在找妈妈的路上,经过一家蛋糕店,看见里面有人在做蛋糕,就盯着里面看。这时,一个中年男子过来问她想不想吃蛋糕,王垚点了点头,男人说可以开车带王垚去找妈妈,并给她买蛋糕吃,单纯的王垚上了中年男人的车。

从此之后,王垚的母亲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女儿,长达7年。终于,在2020年2月28日,母女相见,过程可谓曲折心酸。

“我带你去找妈妈吧!”这句话对所有的孩子都没有抵抗力

除了王垚之外,还有屯昌县的一宗儿童失踪案,也让做父母的揪心万分。

2020年2月26日上午10点左右,屯昌县南坤镇。两个家住隔壁的小男孩小成(6岁半,化名)和小材(6岁,化名),在屋旁的槟榔树下荡秋千。突然走过来一名陌生男子,告诉两个孩子,可以带他们去钓鱼,两个孩子好奇,便跟着这位男子走了。从中午11点多,一直走到晚上21点,近10个小时,中间两位孩子不断的喊要回家,男子不准,还声称带他们去找妈妈……

所幸的是,这位男子带着两个孩子在高速逆行被人看到,这才及时把两个孩子找回来。

“我带你去找妈妈吧!”这句话对所有的孩子都没有抵抗力

“我带你去找妈妈吧!”这句话对所有的孩子都没有抵抗力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除了申聪是被人有目的抢走之外,无论是王垚还是屯昌的两位男孩,都是被哄骗的,都曾以“带你们去找妈妈”作为借口,并且都成功了。

这说明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的警惕性太低,而且孩子对妈妈有着不可抗拒的安全感。


先来说说孩子的警惕性……

2017年,北京有个小区做了一次儿童安全测试活动,几位哥哥假扮成快递员、查水表、检查煤气的工作人员,分别测试24个孩子。结果,19位孩子的测试都以失败告终!!!孩子们都给陌生人热情的开了门……

“我带你去找妈妈吧!”这句话对所有的孩子都没有抵抗力

也是在这次的测试中,很多爸爸妈妈都自以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已经做到了非常完美,可依然没有抵挡住“骗子”的花言巧语。同样的,不止是中国孩子,外国也做过类似的测试,孩子们也是很容易被“骗子”骗到。

家长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说,是无法对所谓的“花言巧语”进行甄别的。培养孩子的警惕性,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如果孩子很小,建议身边一定要有大人跟着,这样才不会出现问题。

在孩子的警惕教育过程中,如果能有场景化代入是最好的。

蔡少芬曾经在综艺节目中,这样教育自己的两个女儿:

“妈妈要出门了,如果有人敲门,还记不记得我们的秘密歌?”

姐妹俩马上唱起了“小兔子乖乖……”

"对,只有唱小兔子乖乖的人才能开门。”

为了确保姐妹俩牢记,她又再问一次:“如果那个人没有唱小兔子,死都不能做什么?”

姐妹俩很快就说出口——不能开门!

场景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很管用的。不过有一点需要建议家长,在暗号选择上尽量选择只有家长和孩子知道的暗号,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更安全。

“我带你去找妈妈吧!”这句话对所有的孩子都没有抵抗力

除了场景化的教育之外,从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慢慢培养。

平时接到陌生电话后,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刚才的行为和做法;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随意和陌生人讲话;教孩子认识警察局在哪里,告诉孩子,警察叔叔是可以帮助自己的人。

如果是特别小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家长可还可以利用绘本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孩子记住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说,遇到危险怎么办?遇到坏人怎么办?

“我带你去找妈妈吧!”这句话对所有的孩子都没有抵抗力

孩子对妈妈有着不可抗拒的安全感……

对于孩子来说,妈妈这给词应该说是非常温暖的。假若,你跟10个小孩子说,我带你去找妈妈好不好?都会跟着你走……因为他们相信“妈妈”,妈妈是他们最期盼的港湾。

所以,在6岁以前的孩子,除了去幼儿园等无需陪伴的情况下,其他任何时候,妈妈一定要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这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

妈妈不在我身边,会焦虑,有妈妈在的地方,多远我都要去找妈妈。——这应该是所有孩子的心声。

很多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要出门一趟,孩子哇哇大哭;要去上班,孩子也要哇哇大哭,可见宝宝对妈妈的依恋。这是源自孩子从胎儿期就对妈妈的特殊之爱。在3岁以内孩子意识中,妈妈和自己就是一体的。妈妈就是全世界。


前两天,人民日报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个短视频,获赞118万。

一位小姑娘和家人走散了,被一位好心大姐发现。

大姐问:妞妞是不是迷路了?需要帮助吗?

小姑娘警觉性很高,不说话只是摇头。

大姐一路开着车给孩子打着灯照着亮,随着小姑娘从傍晚走到天黑,也没有找到家。

大姐又过去问:妞妞,是迷路吧?你相信阿姨,阿姨都跟了你这么久,阿姨不是坏人!

小姑娘这才大哭起来。

最后,大姐安全把小姑娘送回家。第二天,小姑娘的父亲亲自登门拜谢。

“我带你去找妈妈吧!”这句话对所有的孩子都没有抵抗力

视频让人感动,但是在感动之余,我们也需要深思:教育孩子不相信陌生人肯定是对的,但是当孩子遇到危险的时候,应该如何自救或者如何分辨陌生人这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我们始终应该相信世界上好人多,但是能对那些孤独无助的孩子下手的人,真的是要人神共愤,祝他们必遭天谴!

“我带你去找妈妈吧!”这句话对所有的孩子都没有抵抗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