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紅山文化?

王超行俠仗義


這個問題蠻難回答的,就像如果有人問你“什麼是中國文化”你該怎麼回答?所以我只能回答一下紅山文化的典型特徵及重要發現。因為紅山文化的一處發現地恰好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所以有特別關注一點。

時間

距今6500年-5000年

分佈區域

紅山文化的主要分佈地為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河北北部。其中內蒙古赤峰的紅山區也是“紅山文化”命名的由來。

典型特點

紅山文化最典型的就是它的玉器,素有“南良渚北紅山”之稱,它的玉器是可以和良渚文化媲美的。玉器主要分為:

玉豬龍、勾雲形器。

也可以按照功能分為裝飾類、禮儀類(動物禮儀玉、人形禮儀類、特殊禮儀類)、工具類。

紅山文化的與人雖然發現的不多,但是形象卻很特別,和三星堆文化的面具一樣讓人過目不忘。


除此之外,在紅山文化中還發現了女神崇拜。在紅山文化的東山嘴遺址發現陶塑人像殘塊二十餘件,可以辨認小型孕婦塑像兩尊,大型人物坐像一尊。牛河梁“女神廟”是一座多室建築,已發現的人像殘塊約分屬五、六個個體,她們形體有大小之分,年齡有老少之別,是一組女神群像。


東山嘴遺址發現,孕婦像


牛河梁遺址中發現,女神陶塑


玉豬龍

其中最最最特別的也是紅山文化獨有的就是——玉豬龍啦,也是我特別喜歡的一種玉器。


這個是我在上海博物館拍的玉豬龍,灰常的小巧可愛,器身打磨的特別的圓潤。


最有名的要數一種“C”形的玉龍了。它長吻前伸,鼻端截平,稜目上挑,有髯高舉飄揚,很是俊美。



同時還有一種體肥的玉豬龍,蠢蠢的,也很是可愛。這種類型的玉豬龍,也有特別大隻的出土。


動物類的玉器還有玉鳥、玉鴞、玉蠶、玉龜、玉鳥等。


勾雲形玉器

勾雲形玉器的器形也有點像螃蟹。


有專家寫文章說紅山文化很可能是五帝中的顓頊、帝嚳的遺存。當然這一點並沒有得到大部分專家的贊同。


文物考古聊歷史


紅山在蒙古語中為“烏蘭哈達”,烏蘭為赤色、紅色之意。哈達意即山峰。

赤峰這個名字也是由此而來。按照考古學文化命名的慣例,一種文化往往來自於該文化中最先發現的遺址的地名。

紅山文化是中國東北地區最著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之一。其主體分佈範圍在內蒙古的東南部和遼寧的西部地區,年代為距今6500-5000年。紅山文化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出色地承繼了本地區興隆窪文化和趙寶溝文化。同時又對夏家店下層文化起到傳承的作用,因此被統稱為“泛紅山文化”。

1906年—1908年

日本考古學家鳥居龍藏來到喀喇沁王府調查了赤峰北部英金河畔的幾處新石器時代遺址,但沒有對紅山本身的遺址進行調查。只是進行了地面採集,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60餘處。1914年,發表了《東蒙的原始居民》一文。

1919年—1924年

法國著名學者桑志華和德日進來到了紅山前的新石器遺址上進行了地面調查,並採集了一些文化遺物。

1930年

中國考古學家梁思永,對西遼河流域古文化遺址進行了調查並著《熱河查不幹廟林西雙井赤峰所採集之新石器時代石器與陶片》一文。

1931年9月18日

日本關東軍發動了震驚中外的9.18事變。四個月之內東三省淪陷。

1932年2月25日

日本軍隊繼續進犯熱河省各縣。

1932年3月2日

日軍侵佔赤峰、並對紅山文化區域軍事戒嚴。

1932年—1935年

日本考古學家濱田耕作發掘了赤峰紅山後的古文化遺址。共挖掘兩處遺址,31處墓葬,出土人骨29具,動物骨20具,陶器16件,玉石珠380顆,骨器33件。共帶走1000多件採集品。現存於日本京部帝國大學。1938年整理出版了《赤峰紅山後》一書。

1954年

我國著名學者尹達先生把赤峰紅山後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正式第一次命名為“紅山文化”。

1979年

遼寧喀左縣東山嘴正式發掘,認定其為一處宗教祭祀遺址,而且還發現了女性人體雕像。紅山文化終於引起了國內外考古學界的轟動。

1982年秋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內蒙古敖漢旗文物部門在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窪遺址上發現一種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約8000年。在學術界被譽為“華夏第一村”。

1982年冬

文物普查發現內蒙古敖漢旗趙寶溝村的新石器時期遺址。距今約6800年挖掘出“鹿首龍紋陶尊”及“中華第一鳳”。

1984年

遼寧朝陽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正式挖掘,牛河梁遺址屬於紅山文化晚期,距今5500-5000年,位於遼寧省朝陽市的建平縣與凌源市交界處。在東西約1萬米、南北約5千米的山崗上,有規律地分佈著女神廟、祭祀和積石冢群。牛河梁遺址位置在紅山文化分佈區四通八達的中心部位,具有紅山文化“聖地”的性質和政治中心的規格。發掘出了大量製作精美的玉器,主要有:玉豬龍、玉鳳、勾雲形玉佩、馬蹄形玉箍、玉龜、玉璧等,尤其動物形玉,是構成紅山文化玉器群的核心。一些動物玉器大都被抽象化,或做了誇張處理,並且極具神秘感,它們都是先民們特意以玉製成的具有某種超自然力的圖騰象徵物。而且這些玉器大多與神靈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有著密切的聯繫。而陶製女神像的出土更是被學術界譽為中華母祖的象徵。這一切皆表明紅山文化正是複雜社會進入“古國”階段。在中國典籍中,中華文明一向被形容為“上下五千年”,然而自現代考古學建立以來,能夠證明存在的地下證據只能將中國文明史上溯到四千年前。紅山文化的發現證實了中國確實擁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之源因此提前了一千多年。

1994年—1995年

內蒙古赤峰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被發現並挖掘,距今3500-4000年,是新石器時代向青銅時代過渡時期。

紅山文化時期,先民們不但創造了農牧業生產工具,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更重要的是創造了人類文明,紅山文化的歷史沉澱較為厚重,其豐富的內涵需要我們甚至幾代人去為之努力探索,相信終有一天紅山文化的光芒將照耀全人類。


火車迷


紅山文化,發源於內蒙古中南部至東北西部一帶,起始於五、六千年前的農業文明,是華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跡之一。分佈範圍在東北西部的熱河地區,北起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南至河北北部,東達遼寧西部,遼河流域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大淩河上游。[1]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1935年對赤峰東郊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1956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遼西北昭烏達盟(今赤峰市)及朝陽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並對松嶺山脈及努魯爾虎山之中的凌源、喀左東山嘴、建平牛河梁遺址群開展了大規模的發掘,使紅山文化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2014年,赤峰市與朝陽市共同簽署了《紅山文化遺址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備忘錄》宣佈將聯合對紅山文化進行申遺。





小塔車評


紅山文化,發源於內蒙古中南部至東北西部一帶,起始於五、六千年前的農業文明,是華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跡之一。分佈範圍在東北西部的熱河地區,北起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南至河北北部,東達遼寧西部,遼河流域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大淩河上游。[1]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1935年對赤峰東郊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1956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遼西北昭烏達盟(今赤峰市)及朝陽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並對松嶺山脈及努魯爾虎山之中的凌源、喀左東山嘴、建平牛河梁遺址群開展了大規模的發掘,使紅山文化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回故歷史


紅山文化,發源於內蒙古中南部至東北西部一帶,起始於五、六千年前的農業文明,是華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跡之一。分佈範圍在東北西部的熱河地區,北起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南至河北北部,東達遼寧西部,遼河流域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大淩河上游。[1]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1935年對赤峰東郊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1956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遼西北昭烏達盟(今赤峰市)及朝陽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並對松嶺山脈及努魯爾虎山之中的凌源、喀左東山嘴、建平牛河梁遺址群開展了大規模的發掘,使紅山文化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2014年,赤峰市與朝陽市共同簽署了《紅山文化遺址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備忘錄》宣佈將聯合對紅山文化進行申遺。











魚遊的海


紅山文化因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後遺址的發掘而得名。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西拉木倫河流域和遼西、冀東北地區。年代為公元前4700~前2900年。是新石器時期的重要文化,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

最初發現時,人們只不過把它當作一種普通的地域文化,沒有什麼太突出的看點。 80年代以後,隨著考古的進展,在北起西遼河流域,南到大淩河流域、渤海灣北岸,並延伸到燕山以南的灤河流域都發現了許多紅山文化的典型遺址,如遼寧凌源牛河梁、喀左東山嘴、阜新胡頭溝等,湧現出了祭壇、神廟、積石冢和大量陪葬的精美玉器,人們開始認識到這是一個發達的史前文明。



紅山文化與原始宗教密切相關,反映了當時人的精神世界和社會的發展程度。

牛河梁遺址綿延10餘千米的多道黃土山樑上,有規律地分佈著祭壇、女神廟和積石冢群等大型遺蹟,並由它們組成一個規模宏大的宗教祭祀群,為史前時期所罕見。在東山嘴遺址,祭場坐北朝南,南北長60米、東西寬40米。遺址內出土大量陶祭器、女性裸體陶塑像、石器、玉器等,並發現大片紅燒土面,是一處由祭場、祭臺、祭壇組成的大型宗教儀式場所。


淺草堂


紅山文化是北方地區新石器時期文化中較重要的文化,它被發現於1935年,這種有彩陶和細石器共存的新石器時代文化,1954年被命名為“紅山文化”。紅山文化的分佈範圍為:北起赤峰市烏爾吉木倫河流域,南到朝陽、凌源、河北北部,東至通遼市、錦州地區。


文字控yc情話微甜


紅山文化,發源於內蒙古中南部至東北西部一帶,起始於五、六千年前的農業文明,是華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跡之一。分佈範圍在東北西部的熱河地區,北起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南至河北北部,東達遼寧西部,遼河流域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大淩河上游。[1]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1935年對赤峰東郊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1956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遼西北昭烏達盟(今赤峰市)及朝陽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並對松嶺山脈及努魯爾虎山之中的凌源、喀左東山嘴、建平牛河梁遺址群開展了大規模的發掘,使紅山文化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2014年,赤峰市與朝陽市共同簽署了《紅山文化遺址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備忘錄》宣佈將聯合對紅山文化進行申遺。



姑蘇寒雪


紅山文化,你說錯了,真正中國紅山文化,靈魂特徵,就是新豐江水源頭之一,小山區走出大中國,大世界遺產,是中國人根基起源,拿得出,又放得下,任何人爭不了,你沒證據怎爭?證據確鑿在手上,可說驕傲而自豪,中國人有了根基歷史,根基就在田源肖家崛起,這才真正證據。


肖生愛國特別館


目錄

詳情

2

紅山文化

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展開

紅山文化,發源於內蒙古中南部至東北西部一帶,起始於五、六千年前的農業文明,是華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跡之一。分佈範圍在東北西部的熱河地區,北起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南至河北北部,東達遼寧西部,遼河流域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大淩河上游。[1]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1935年對赤峰東郊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1956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遼西北昭烏達盟(今赤峰市)及朝陽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並對松嶺山脈及努魯爾虎山之中的凌源、喀左東山嘴、建平牛河梁遺址群開展了大規模的發掘,使紅山文化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2014年,赤峰市與朝陽市共同簽署了《紅山文化遺址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備忘錄》宣佈將聯合對紅山文化進行申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