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滿古城的北戲園

名滿古城的北戲園

北戲園,就是位於武定街北門口大同劇院的俗稱。大同劇院初建於1959年,當時的屋頂為兩出水的土木結構,牆體為磚混結構,整個建築主體二層,門面三層。觀眾大廳分為上下兩層,共1202個座位,在當時的地方影劇院中,規模屈指可數。

名滿古城的北戲園

說起大同劇院的歷史,在大同市的直屬影劇院和周邊廠礦劇院中,20世紀六十年代初的大同劇院,無論是建築格局還是觀眾容量,都是首屈一指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出於當時政治環境的影響,這裡還一度改名為“紅衛影劇院”,直到文革結束才又改回去。

名滿古城的北戲園

在許多大同文化界老輩人的記憶中,到大同劇院演過的名家名角數不勝數。晉劇著名錶演藝術家牛桂英、王愛愛演出過《龍馬精神》;北京軍區戰友歌舞團的馬玉濤、馬國光、耿蓮鳳、張振富,曾在這裡為周邊駐同部隊進行慰問演出,連演七天,當時的演出不對部隊以外的單位和觀眾,唯一受到例外待遇的,只有當時的雁北地區革委會和大同市革委會,兩家各演一場。

名滿古城的北戲園

和大同電影院大同小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大同影劇院,也迎來了電影演出的高潮。1979年,時年27歲的陳日升從部隊復員來到這裡,負責場務和機務,因為那時候電力供應緊張,要從頭到尾看一個完整的影片,實在不是一件易事。有時候一場電影放下來,居然要停三到四次電,而可以救急的發電機在地方上又非常稀缺。

名滿古城的北戲園


名滿古城的北戲園

記得是1972年,放映朝鮮的故事片《賣花姑娘》,感人的劇情加上好多單位都預約包場,將近2小時的影片,每天都要安排8——10場,連通道的樓梯上也貼號坐人,場面蔚為壯觀。

受電視普及和錄像廳一度氾濫的衝擊,到20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劇院的經營逐漸陷於困境。因為觀眾日益減少,當時的電影公司只好將劇院出租,先是“英特俱樂部”,後為“摩力聖匯商務會館”。

名滿古城的北戲園

曾經的北戲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