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老是操心親戚鄰居家的事,對自家的事卻不上心,為什麼?

我的都市鄉村


隨她去吧,你自己辛苦些看開些多操心自己的生活,要不還能怎樣呢?


巴巴媽媽愛小兔


跟我家婆婆一樣,對鄰居親戚的的事特關心,鄰居親戚有點事她跑的比誰都快,自己家有什麼事直接甩手掌櫃啥都不管了,因為她有三個能幹的兒媳婦[捂臉]公婆家有什麼事基本上都是我們這幾個媳婦去幫忙,婆婆就打打下手,我們肯定也有怨言的,不過也就是妯娌三個私下發發牢騷。我家婆婆年輕的時候是做小生意的,天天往外跑,不愛在家裡,她家三個兒子都習慣了,大嫂進門 後,公婆家家務基本是大嫂做,後來二嫂進門,二嫂進門後不忍心光讓大嫂做,愣是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學的啥都會了,再後來我進門,咱也不忍心做那光等著吃啊,就跟兩個嫂子一塊做了,平時我們都不跟公婆一塊住,也就週末一塊聚聚,做飯收拾家務都是我跟兩個嫂子的,你要說沒有怨言,那是不可能的,發發牢騷也就過去了,不過公婆都有退休金,他們都是買好東西等著我們回去做,他倆生病住院,也不需要我們掏錢,幾個兒子教育得也很好,不用我們媳婦去醫院伺候,說有他們做兒子的,暫時輪不到我們,我們就去送送飯。我不知兩個嫂子怎麼想的,我反正無所謂,老兩口年齡大了,沒病沒災的,健健康康的,不需要我們天天在旁邊伺候就很好了,其它的他倆喜歡幹什麼就幹什麼吧


鹹鹹得白開水


婆婆老是操心親戚鄰居家的事,對自家的事卻不上心是有原因的。這麼肯定的說是因為我老母親也是這樣的,老母親因為受不了住城市樓房的拘束回老家居住了。每次和我打電話聊不幾句自己的事,說的都是鄰居家的事,每次過老家看望兩位老人家老媽說的不是左鄰右舍的家長理短就是七大姑八大姨家的家務事,對於她自己跟老父親的事隻字不提。我分析了下老母親操心對象的原因有幾個原因。

原因之一老媽那個年紀的農村老人特別是女人幾乎都沒怎麼上過學,有的只是上過幾次生產隊組織的夜校,連自己的名義都不會寫。現在社會發展的這麼繁榮,新鮮事物讓這些老人目不接暇。雖然他們沒有多少文化但也有好奇心,也有對新鮮事物的求知慾。

原因二他們不願意跟自己家的子女家人去打聽新鮮事物,因為他們擔心家沒有耐心跟他們分享。去鄰居家打聽新鮮事別人不會明顯的拒絕分享給他們,而且鄰居家說的事是他們不認識不熟悉的人或者事,更具有新鮮感。關心親戚家的事是因為她自己真心地關心親戚,這種也是老人家表達關心鄰居親戚的一種方式。

原因三老人家到了安享晚年的年齡卻閒不住,不關心自家的事因為他們很清楚自家孩子的能力,家中所有的事兒女或者別的親人都會搞定,不用她操心習慣了。有力氣有好奇心有愛心不用勞動她不去關心親戚鄰居家的事讓她去幹嘛?

老人嘛,只要身體好心情愉悅就是子女的福氣,只要他們高興願意幹嘛就幹嘛吧。總比那些干涉子女家庭,跟兒媳婦整天吵架的好的多吧。老人有老人抒發情懷的方式,整天啥也不想啥也不幹也不是件好事。自己做點喜歡的事,讓他們老有所用,老有所依。


糊糊塗塗大半輩子


您好,很高興為您排憂解難,我是 ,您可以叫我小丸子。從問題上看,您家婆婆和我家婆婆還很有相似之處的,不過我婆婆對自己家的事也很上心,但是做不了主,有操持的心,沒做主的命呀。真正意義上來說,婆婆對別人家的事都上心,怎麼會對自己家的事不上心,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原因,請您閱覽。

1,婆婆在家一直以來的地位就比較不顯眼,被家人視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主人,尤其可能因為她的丈夫或者兒子更加有大男子主義的行事風格,平時拿主意的事情,家庭成員很少會去參考或者按照婆婆的建議,以至於婆婆幾乎沒有發言權力。另外呀,兒子成家立業,婆婆也會不好意思參與過多,害怕會影響兩代人更多的誤會和矛盾,畢竟代購是確實存在的,以至於婆婆會避免去在一些家庭瑣事中插手。久而久之,婆婆在家裡就找不到很強的存在感,和擁護度,她需要外界的參與來提高自己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哪有人心甘墮落,被人輕視呢,婆婆也一樣,所以呀,平時可以對婆婆在家做的事加以鼓勵,並且多聽聽婆婆的意見,婆婆又不傻,她能不知道給誰親嘛,時間長了,婆婆的心思就能收回來。

2,我們可能要反思,是不是我們個人要求太過苛刻,總覺得婆婆為我們做的事不夠多,自我心理上有失衡。我們可能不是覺得婆婆不操心家裡的事,而是吃醋於婆婆操心別人家的事,心裡產生了對比和錯位。這也很正常,在我們的眼裡,畢竟婆婆是我們的人,我們會覺得婆婆多管閒事,沒事找事,就是為家裡做的不夠多,才有精力去管別人家的事,這樣我們心裡的誤解就產生了,這種錯覺很正常也是很自然的。如果仔細想想真的是這樣的原因,調節一下自己,慢慢來,鍛鍊一下的自己的肚量,畢竟婆婆幫別人也是幫自己,時間久了,別人也會在不經意間幫助你們的,這也是積德行善,累積福報的一種。

通過上面我的分析,我希望您更快的在心理上緩解與婆婆的關係,更加懂婆婆,也更加懂自己,為了家庭的和諧,也為了您自己每天都有一個好心情。歡迎大家關注 ,希望可以為更多的朋友排憂解惑,感恩。


柴米離不開油鹽


這種情況不少,有的人老了,總愛出頭露面,願意幫助別人,親戚,朋友家的事她很上心。一是她心底善良,樂意幫助別人。二是虛榮心,總覺得自己有能力,有辦法幫別人的忙,讓別人高看她一眼,達到心理滿足。三是有的親戚朋友知道她好說話,願幫忙,所以老找她的情況也存在。四是自己家,子女孝順,事業有成,她沒什麼好操心的事。


亮劍3549


這種人從個性人而言,比較善良,樂於助人,但從原則上講,就是愛操閒心。管別人家裡事,找存在感,體現自己價值!但最終大多數惹的豬閒狗不愛。有個真實案例:此人誰家有事都會請他去當說客,經過他說的家務事都會家庭和睦,自己兒子和媳婦鬧矛盾走到離婚邊緣,他說服不了兒媳婦,一氣之下,跳崖自殺身亡,兒子媳婦鬧離婚把老公公命搭上了,也消停不離了


玖月木子


不喜歡你,你要做的就是讓她喜歡你,努力了也做不到就遠離她!!!婆婆有時候像情敵,會吃醋,有時候又像嚴苛的上司。火眼金睛找你的麻煩。。。。相處難,不如遠香近臭遠離。


李曉霞和肖梔晗


都是 沒腦子的 農村老太婆,農村老太婆很多都是這樣。以前我家老人也是這樣,每次一家大小吃飯的時候,她就開始嘮叨,嘮叨哪家人的什麼事、誰誰誰家又生了幾個孩子、娶了幾個媳婦之類八卦事,我特煩她。聽多了、煩了,我也會說說她,叫她別整天吃飯的時候說別人家的事,別人家關你什麼事?[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藍天白雲66977236


這是一種傳統噁心,也就是俗話說,吃自己的飯,操別人家的心。如果是別人家有了難處她操心幫助,這是好事情,你應該鼓勵支持!但如果總喜歡和鄰居一群老孃們倒閒話,說長道短,那就太煩人了,這事你得讓她兒子去勸說了。


西域漢家人


可能你家不用她操心,很安樂,有句話叫吾憂自己去憂人,有這事都熟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