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的影響大學生就業難,另企業又用工荒,矛盾的現象咋解釋?

多營936


簡單的來說,是學生對自己期望值過高,而企業又竭力壓縮成本,這就造成了供需矛盾。所以這對矛盾受疫情的影響並不是特別大。

咱們從大學生和企業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首先,大學生:

對自身期待過高。相信沒有一個大學生認為自己只值兩三千的吧,所以普遍大學生高估自己的能力,對社會的期望值過高,導致不願在薪資低的企業委曲求全。

實踐能力差。雖然個個都是飽讀詩書的才子,但真刀真槍的幹活就一個比一個差,達不到諸多企業的招聘標準。

拈輕怕重的思維作祟。大部分學生四年象牙塔的慵懶安逸生活過慣了,根本接受不了企業996的工作制。

自身迷茫。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一個清晰的規劃,不知道自己應該從事何種職業。

然後,企業:

五險一金不完善。很多無良企業為了節約運營成本,不繳少繳員工的五險一金。

缺乏企業名片。想要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必須打造自己的名片:企業文化好或者工作環境好等等

福利待遇差。部分企業雖然工資可觀,但把人當作掙錢的機器,沒有培訓進修、沒有帶薪休假、沒有團體出遊等其他工資以外的福利。

對症下藥,解決措施如下:

學生:

  • 積極瞭解行業及若在城市工資平均水平,對整個就業大環境有一個清晰的判斷,不要高估自己能力。
  • 大學期間少談點戀愛、少吃兩把雞,多去幹一些有價值的兼職工作,為以後的工作積累經驗。
  • 發掘自己愛好、發揮自身特長,尋求自己喜歡的和擅長的工作。

企業:

  • 完善自己的薪酬體系,為員工繳納足額的五險一金。
  • 打造自身特色,孕育優良的企業文化、優化辦公條件等軟硬件設施。
  • 提升福利待遇,要讓員工看見希望,提升生活和工作上的各方面待遇。

國家層面:

1.完善大學連續體系,實行嚴進嚴出,硬性提升當代大學生的實力。

2.開設企業實踐課和深層次就業指導課,以此提升大學的動手能力和擇業能力,

3.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倒逼企業足額繳納五險一金和合理工作時間。

只有國家、企業、學生三管齊下才能解決如今的矛盾。


西西西我


關注就業,關注應屆生!職場大劉很高興來回答您的問題。

據教育部統計,2020年應屆畢業生人數高達874萬,相較於2019年上漲40萬人。

這種矛盾不僅僅是來源於疫情,也是近幾年大學人才培養與企業用人需求不平衡的爆發。所以想解釋清楚這種矛盾,我們需要了解大學和企業的矛盾。


大學擴招

每年高考結束後,我們都會比較最低劃線分數。實事證明,由於國內大學擴招,最低劃線分越來越低,就導致考大學越來越容易,入學的人也越來越多。那麼擴招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1. 從經濟角度。擴招可以迅速為社會提供一批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且不說教育程度如何,經過一系列文化洗禮總是沒錯的。
  2. 從政治角度。擴招意味著就業時間的延後,可以讓社會的勞動力需求更有層次,從而避免勞動力衝突。
  3. 從學生角度。擴招讓那些本來上不了學的學生可以上學了,讓他們的人生價值有機會展示。

有人說“擴招讓大學生素質整體下降”,這是沒有錯的,擴招確實佔用了很多優秀資源。但是全民教育利大於弊,這是大學的責任,也是大學和企業的第一個衝突點!

企業存亡

近年來,國家一直在推動著中小型企業發展,用各種各樣的政策去扶持各地方政府,就是為了“全民小康”、“遍地開花”!各式各樣的投資者紛紛出手,競爭也就來了。

  1. 工作經驗。企業不愛培養新人是人力圈子裡不公開的秘密,不僅是經驗,還要有人脈,渠道,資源,最好是能成為合作人等等。一般應屆生不要說offer了,門都進不去。
  2. 實際技能。越來越多畢業生感覺大學裡學的東西在工作時根本用不上,還有很多證書需求不達到一定畢業時間也根本考不了。

企業堅信即使要求再高,也會有源源不絕的應聘者來。這種優中選優就是大學和企業的第二個衝突點!

衝突升級

可以說,這次疫情就是兩大沖突的爆發點。讓本來就入不敷出的企業,更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新人進不來,老人被趕走。無論應屆生和企業都在等著疫情過去,等人才爆發行迴歸!


總結來說,這種矛盾不可怕。越是這個時候越要穩住,身為應屆生不如沉住氣再進修深造,或者考慮其他出路。

可以關注一下我的主頁,有對今年應屆生局勢的分析和數據對照。如有補充,歡迎在評論區留下寶貴建議。祝題主事業有成,順順利利!


職場大劉


今年應屆畢業生874萬,確實是一筆大數目。這次疫情的關係,很多企業倒閉,有些行業也因此岌岌可危,減薪的,裁員的,有很多企業選擇不再招募新人,再招的,面對這麼大數量的畢業生,也用不過來呀

加上疫情的關係,很多行業不再招人,但不能排除找工作的有這些專業畢業的學生,而需要招人的企業,卻又招不到合適的人,因為那些要招人的,又找不到對口專業的畢業生,也就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人

所以,這種矛盾存在,但是不可避免


TUDOU土豆


突如其來的疫情是對每個人和每個企業的一次全面大檢查,打亂了所有人和每個企業的節奏,讓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焦慮和對未來不確定性充滿恐慌,同時也必定是每個人快速自我調整和自我救贖的催化劑和每個個企業加速淘汰或加速升級的轉換器。免疫力強的個人會快速改變,免疫力強的企業(個體)會被加速升級,反之就會被加速淘汰。強者愈強,弱者恆弱,依然是歷史不變的規律,疫情催促我們全面調整自己。

一,關於大學生2020就業難

(一)受疫情影響大學生就業難已是不爭的事實。

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人,比上一年增加40萬人,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就業形勢似乎雪上加霜。

1. 受疫情影響,短期內勞動力市場需求將相應減少;

2. 本土和海歸高校畢業生規模都在逐年增加;

3.據統計,2019年高校畢業生落實率為80%;

4. 2019年教育首次成高校畢業生佔比57.2%最大行業(教育、製造、建築、金融、軟件)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

5.往年網絡招聘僅是兩成以上畢業生選擇的求職渠道。

(二)疫情大環境下大學生需要快速改變和學校積極助力,尋找突圍之路。

1.職場勝任力核心對大學生來說是自身學習力。

為什麼有些畢業生能夠找到高收入、高滿意度的工作,而其他畢業生卻無業可就或者有業不就呢?除了在求職方法、求職意願和求職努力程度等求職方面有所差異之外,人力資本質量是核心的影響因素。一個學生在學校獲得的知識、技能、能力是快速找到理想工作的最快途徑。

2.高校應出臺促進畢業生就業的措施。發生疫情後,各個高校紛紛將線下活動及時改為線上活動,對畢業生求職會起到積極有效的促進作用。簽訂三方也應該從線下改為線上(985院校往年已經是線上簽約)。

二,關於企業用工慌

(一)關於用工慌這個詞喊了很多年,優秀的企業從來都不“慌”,不好的企業每年都喊“慌”,每年都在慌。受疫情影響,不是沒有員工,而是員工不能按時全面復工,有的企業為了復工給員工包專車,專機,接員工回公司上班。到公司後準備了所有該準備好的前置保障工作和物質,以及相應的薪酬福利,華為為在武漢研究所現場辦公的同事每天2000員補貼,海外參與疫情保障工作的同事每天150美元補貼。有的企業確在思考:如何裁員,如何給員工少算工資,更別提應有的工資福利和勞動保障了,雖然這是一種斷臂求生的生存方式,企業文化價值觀裡,員工和企業本身是一種利益交換的關係,給員工的感覺當然也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沒有安全感的公司。這樣的企業不慌,誰慌?

2.這次疫情確實對每個企業都是一種考驗,不僅僅是考驗響應速度,還要考驗整體協作能力、內在免疫力,以及擺脫危機同時能否平衡發展的能力。而經此疫情危機,也一定是一個加速淘汰和加速升級的過程,那些能升級自己、提升免疫力的企業,將會化危為機,成為強者。在2003年的非典危機當中,我們很清楚,中國誕生了兩家非常有影響力的公司,一個是騰訊,一個是阿里巴巴。受疫情影響不少知名企業,例如老鄉雞、兄弟連、K歌之王、魅KTV等餐飲、培訓、娛樂的服務型企業均陷入資金困境甚至倒閉。他們都栽在現金流上,如果一個企業的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的確是很危險的事情,曹德旺說的好,捱不過三個月是你自己的事情,企業必須自救。”

3.危機來臨時,企業需要學會快速調整策略應對危機,應對危機的能力給自身的免疫力有關,在未來的諸多不確定因素下尋找自我救贖之路。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疫情過後,強者俞強,弱者俞弱。



清澈向陽


我遇到過的大學畢業生基本就兩個套路,一是願意為了職業發展甘願在現階段更辛苦一點,二是盲目的需求和自己現狀不匹配的薪資。雖然企業用功荒會導致一部分崗位的薪資有所上漲但幅度不會很大,而且受疫情影響大部分企業今年上半年的形勢都很艱鉅。所以也不會為新人提供太對的薪資漲幅。綜合來看,目前大學生畢業後能在接受一個心理低位薪資的情況下不妨先入職後多學習和鍛鍊一下。


瑞雨瑞陽和Rain


這是供求不平衡導致的必然結果。也是長期存在的問題。根本的原因在於經濟社會的發展總是走在人才所需之前。也就是社會需要哪方面的人才,大學才開設專業培養,但總有一定的差距。



鄉土愛人


所謂的用工荒,一方面是公司的環境,另一方面是公司的薪酬制度。大學生想找一個工資8000元的,用工企業只給5000元。

這樣,大學生不好找工作,企業也找不到人來工作。歸根到底,還是薪酬待遇等達不到一致的因素。


皮鞋寶典


受疫情影響,大學生就業難,企業用工荒,其實是兩個問題。
第一,大學生就業難,疫情影響了很多高尖端的行業,這些行業也恰恰是大學生求職的方向。
第二,企業用工荒,這個也是一直存在的現象,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少的人願意從事重體力,耗時間的工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e3857b17a7d403f97f6e80d981c9427\

橙老師的Vlog


這樣的矛盾將長期存在。一方面用人單位找不下合適的人,另一方面好多人找不下合適的工作。用人單位需要適合自己單位的人才,而我們培養的人才少之又少。


閆立新ylx


主要是因為供需不對等,疫情增加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請看視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4b622e7f32de4d24b41033946f9cb8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