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東西靠譜嗎?

大致,取決於你願意花多少錢。

你不能通過一個平臺懷疑所有產品, 要知道,拼多多平臺是由無數家商鋪構成的,雖然在初期,包括現在,整體水平不見得特別高,但是仍有優秀的企業。

當你選擇用25買一雙皮鞋

用6塊五買一條耳機

16塊買一個書包。你就已經成為了你認為的低質假貨最重要的一環,可以不客氣的說你就是是參與者。

假冒,偽,劣分多鐘

1,不告知顧客,以假亂真的高仿。

很多愛名牌的人基本都被1騙過,哪怕正品店,也有這種,有的是雞賊顧客退貨來的,有的營業員自己鼓搗,別問我怎麼知道的,這種你一分錢也沒少花。

2,告知顧客,我賣的就是假貨的高仿。

微商,路邊攤直接賣的高仿,阿迪達斯之類。有的是純模仿,有的是特殊渠道搞到的原廠品,只不過沒有身份證,1000的鞋賣你500,其實穿著也不錯。


3,打擦邊球蹭名氣的模仿,比如周柱牌洗衣粉,立日洗衣粉,黑大牙膏。

這種比較可恨,嚴重欺騙消費者感情,本來就是靠耍無賴賺錢,基本不會有好東西。

4,獨立自主的小作坊,拼命降成本的自有品牌。

這種企業受限於實力,沒名氣,沒銷路,如果沒有 網絡時代的電子商務,她們只能在當地地,小縣城或者小城市慢慢發展,突出重圍走向全國非常困難,特別是服裝,小商品之類,必須靠業務員走南闖北刷街採訪客戶,微信QQ信息轟炸,話務員天天騷擾電話。

電子商務給他他們不一樣的渠道,通貨平臺,哪怕是燒錢買排位,刷單,也大大降低了人際,財力和精神成本。

5,三無。無證經營,立足本地,老闆本著“比上班強”的理念鑑定地做些自己的小生意。


其實,電子商務最大的貢獻就是讓第四種有了以更快速度騰飛的機會,特別是精巧創新的小商品。之前有人發明改進小商品,推廣起來挺難的,發明出來,不見得有人做,有人做不見得有代理銷,有代理銷不見得有人買,你不知道到底火不火。

現在不同的,有一個精巧的小發明,改進, 網店,總能有人搜索到,今天一個產品在哈爾濱發明投產售賣,明天就可能被深圳的淘友下單。如果產品不受歡迎,在大量投產前及時暫停止損。這種機制極大促進專業或非專業的人開展設計,改進,發明,資本也敢於投入,工廠敢接單。這個世界並不是只有一個億的小目標,更多的是幾萬,十幾萬,別看小,多了,就是很大的力量。。幾個人湊點錢,僱幾個工人,老公當老闆,老婆做會計,兒子管物流。。。搞點日用百貨,取一個類似於 法斯特,外瑞古,阿特斯洋名字,做手機支架,髮卡,梳子,洗臉盆。。。。網購的人到底有多少對專一於某個品牌?人家依靠網點或許就能支撐整個小工廠的發展,質量也不見得差到哪裡去,如何去讓人家運程世紀名牌?


鏡頭回到拼多多,還是那句話,這是一個彙集萬千商家的平臺,打擊假冒偽劣是他的責任,但是最大的責任是不是在工傷管理局,是不是質量監督局,是不是在檢驗檢疫,是不是消費者保護範圍。。。

我絕對贊成打擊假冒偽劣,但是你要有個標準。三無產品,魚目混蹭名牌,高仿,這三種必須嚴厲打擊,保障正常商業經濟秩序,維護消費者權益。特別是與食品相關的,更不能放過。

但是,上面說的第四種,可能質量不佳,但是人家也是正品,不是假貨。農村,三線以下市場擺在那裡,憑什麼我們窮人就必須和你們富人買一樣的東西?我一個月3000快,還要還房貸,我真的買不起哪怕500一雙的正品鞋。我沒啥藝術素養,用30以下下耳機真的也不錯,我不追求啥音效,我真聽不出來。

為了回答關於拼多多的問題,我近期從拼多多網購三次,其中一次是從天貓和拼多多同時購買耳機。

先說耳機,防止說是廣告,我塗掉了品牌,單號。

拼多多的東西靠譜嗎?


拼多多的東西靠譜嗎?

雞骨同時下單,天貓59,用了一個券38.62,原諒我這麼窮,用不起幾百的耳機。拼多多,12.5一條,拼單12,我買了兩條,一共24.

到貨後,音質確實有區別,倒是影響不大。我還有一條78的耳機,一套169的藍牙耳機,同時試了下,是可以用的,如沒有對比,基本可以用起來,平時不會長時間聽歌,沒大問題。線條,做工,都是可以的。這是一個小牌子吧,不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