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如果你發現你感染了新冠肺炎,你會怎樣?」

害怕?沮喪?抑鬱?

來自武漢的「麥兜麻麻」發現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之後,把自己每一刻的症狀和表現全部整理記錄下來,有條不紊地自我隔離與治療。

不好!我被感染了!

我身處武漢,在 1 月 23 號的時候開始發燒了,在這幾天裡,除了個別幾個朋友外,我沒有告訴任何人,因為在目前這種大環境下,我不想平白無故的增加周圍人的焦慮。

1月22日 第一天 症狀初顯

中午我在家,突然開始覺得胸悶,嗓子有痰,然後馬上量體溫 36.5,當時這個肺炎在武漢的整體情況還不是很明瞭,所有人都很緊張,我也很擔心。鑑於當下的情況,我還是留了個心,在家也帶上了口罩。

1月23日 第二天 開始發燒還是中午,我正坐在遠處看孩子在地上拼樂高,突然覺得全身一陣發冷,趕緊去量體溫,37.3,果然發燒了。於是馬上把孩子送走,跟公司上報,再將所有自己所需用品搬到臥室,1 個小時內全部搞定,準備開始單獨隔離的生活。各種真實的不真實的信息混雜一起,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是那麼的不明朗,大家都處於一片恐慌的情緒中。

那麼我現在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梳理現狀,理清思路,對症執行。

第一步,肺炎病毒的情況a. 肺炎病毒目前沒有任何特效藥物治療,只能靠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去清除它;b. 毒性不一定強,但是傳染性非常強,並且多數重症病例都是有基礎性疾病的高齡老人。

第二步,自身情況a. 我非高齡,無基礎性疾病;b. 症狀為低熱 37.3,胸悶,咽痛,偶爾咳嗽,精神狀態良好。

第三步,外部環境a. 各大醫院人滿為患,交叉感染可能性大;b. 嚴重的都不一定能住上院。鑑於以上三點,不管是不是這個肺炎,我的症狀都比較輕,所以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自行居家隔離,每日記錄症狀變化,關注病情進展。自定去醫院標準是,高熱或者呼吸困難。根據協和發佈的疫情防治指南,讓隊友去藥店買了芬必得,奧司他韋,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在家備用。

1月24-25日 沒有變化

全天體溫最低 37.5,最高 38.1,咽痛,精神良好,在家該幹嘛幹嘛。

1月26日 第五天 燒到 39 度白天持續低燒,沒有很大的變化,只是把之前喉嚨裡的痰液咳出來後,反而咳嗽還加劇了,變成了不停的乾咳。下午 5 點左右,突然開始發冷,一量 38.4,一直到晚上 10 點都在持續攀升,最高到了 39 度。在溫度升高的過程中還是有點難受的,但穩定在 39 之後,很奇怪的,就沒有什麼不舒服的症狀了,所以我也一直都沒有吃過退燒藥。

1月28日 確診輕症27 日凌晨 ,我突然感到呼吸有點費力,量體溫有 38.7,於是決定天亮以後去社區醫院看看。到了醫院,用水銀量的體溫 37.3,做了個血常規,還做了一個 CT。

CT 的結果出來,雙肺下葉多發斑片狀感染灶。

醫生說我是疑似,但由於我的症狀不重,就給我開了莫西沙星,讓我自行購買奧司他韋,繼續在家隔離。

這一天,咳嗽也開始加重了。

1月29-30日

這兩天體溫一直在 37.5~38.2 之間波動,咳嗽依然嚴重,沒有味覺,還出現了輕微的腹瀉。


戰勝病魔!我康復了

1月31日 一切在 1 月 31 號這天有了轉折。我早上一醒來,突然覺得胸口有很輕鬆的感覺。在之前,除了剛開始有症狀的那 2 天感覺到過胸悶之外,其他時候都並沒有感覺很明顯的,現在看來,可能是習慣了?所以現在胸口一變輕鬆了就感覺很明顯,然後量體溫 36.6,並且完全沒有要咳嗽的感覺了。我想,難道我已經好了?2月2日 戰勝病毒

今天是第 12 天,在 2 天前,我開始自行退燒了,咳嗽頻率也大幅下降,算上今天,我已經退燒 3 天了,體溫一直都在 36.5 左右,沒有反覆,至此,我想我已經戰勝病毒了。是的,在又繼續觀察 2 天后的今天,我確定我已經好了,咳嗽也減少了,味覺也在慢慢恢復中。

肺炎病毒,我戰勝你了!下面是我的整個症狀變化過程: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啪啪打臉!核酸陽性!

2月9日

我宣佈我戰勝了病毒,嘚瑟了幾天後。

啪~臉真疼~

在我還發燒的時候,就通過微鄰里上報了我的情況,在我症狀全部消失後的第 5 天,社區打電話來通知我去做核酸檢測,當時想著我已經好了,做不做沒所謂,既然通知了那就去吧。

沒想到,2 天后結果出來,是陽性!也就是說,那時即使我症狀消失已經 5 天了,但我仍然攜帶著病毒,仍然具有傳染性,這一點大家要格外注意,症狀消失了,自身已經好了,也不代表就可以解除隔離。

核酸結果出來的當天,社區就安排我去了隔離酒店。我住的是香港路城市快捷酒店,每天提供一日三餐,每日 4 次測量體溫,沒有其他醫療服務,個別藥品可以提前申請發放。隔離酒店的作用相當於就是提供一個單獨的隔離空間,所以以往的酒店服務是沒有的,缺失的生活用品可以自行叫跑腿購買或者叫家人送來。我所在的這個酒店隔離點是由新村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 6 名工作人員來管理的,在此想感謝她們,她們為這個隔離點的患者做了很多很多。

沒住幾天,工作人員通知我,核酸確診了的人需要全部轉運到方艙醫院。


13 日中午,疾控派車過來接我,車上還有 3 個人,都是一起去塔子湖方艙的。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塔子湖方艙即江岸方艙,是由塔子湖體育館改造的,可以容納 1000 人。

下車後門口有個帳篷,進來了以後先登記,填表,發了一本患者手冊。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我登記完後進去跟著護士來到了我的床位,床上有電熱毯,枕頭,一床薄被子,一床厚被子。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接著有護士來詢問我的基本情況,有什麼症狀,有沒有其他疾病等,然後測量體溫和血氧心跳。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這是每個人發的物品。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擺開來看,有牙刷牙膏水杯,捲紙,抽紙,香皂,接線板,保溫壺,充電器,眼罩耳塞,小檯燈,拖鞋,毛巾,盆子,一共 13 件。

每個人還發了 3 盒藥和 2 袋中藥,中藥我說過敏,沒有要,然後因為我已經沒有症狀了,醫生說可以不吃藥了,所以那 3 盒藥我也沒吃。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收拾完畢。我來的時候剛好是中午,護士隨後送來了中餐,蔥燒基圍蝦,臘肉筍子,萵苣燒雞,豌豆玉米,外加一個蘋果,伙食不錯。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吃飽喝足以後我就開始了方艙的探索。

進入艙內,首先看到的是圖書角,塔子湖方艙一共有 3 個圖書角,這個是最大的。(平面圖星標)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往前走前方是一個臨時搭建的醫護工作站,左右兩邊是分隔斷的病床區。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沿工作站的外圍一圈放了若干椅子,給醫護人員暫時休息。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工作站背面,床位區門口,一排輪椅,提供給行動不便的人。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我進來的時候,塔子湖方艙才剛剛開艙,所以還有很多空床位。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方艙每天的伙食都不錯。

早餐一般是麵點雞蛋牛奶,午晚餐是 3 葷 1 素,再外加一碗湯或者一個水果。如果沒吃飽,可以再找護士要一份。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在現在資源短缺的武漢,能有這些菜很不錯了。

偶爾還發個零食。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入住方艙的人們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寫毛筆字的大叔,沉心靜氣。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電視裡在放雷神山醫院的情況,人們都圍了過來。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織毛衣的大姐。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看書的人們。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每天大廳都會分時段響起廣播,播一些疫情知識宣傳和相聲小品等節目,然後我發現,只要是放了音樂,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們就開始跟著節奏搖起來了。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出太陽啦,大家跑到外面去曬太陽,活動活動。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14 號晚上天氣預報明天要降溫下雪,晚上就發了禦寒棉襖。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我進來的第三天中午,核酸檢測設備到了,以後方艙的患者可以直接在艙內做檢測了。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方艙的工作人員

塔子湖方艙裡,天津來的醫護團隊人數最多,其次是河北的團隊。我所在的 B 區,基本是由天津的團隊負責的。

特別喜歡她們帶卷兒的普通話,很親切。從這幾天的相處和觀察看到,她們每一個人對患者都是主動的去照顧,主動的去為患者考慮要做些什麼,真的很感謝她們!

交接班進行時。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幫助病人們。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17 號的中午,在天津醫生團隊的策劃下,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在方艙這個特殊的環境下,一場生日會隆重舉行了,壽星們是全艙 2 月份生日的朋友。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一個超大尺寸的仟吉蛋糕,另外每個壽星都會再單獨發一個 8 寸蛋糕。

「星醫百」以為戰勝了新冠肺炎,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一個方艙醫院的建成並不是搞幾個隔斷,擺幾張床就成了的,讓它運轉起來也不是收一些病人,派幾個醫生過來就完事了的。

在這麼短短的時間內,讓容納 1000 人的醫院,從建成到每天有條不紊的運轉下去,並且還在不斷的慢慢完善,需要的是多方的人力物力的協調支持。

從一開始沒有廣播,到餐點廣播,到平常時段也偶爾放點歌。

  • 從只有基本生活保障設施,到有空氣消毒淨化器,到開始發放針對疫情的心理輔導書籍。
  • 從只是正常的餐點到開始增加發放零食。
  • 從只有隔離居住功能到開始可以核酸檢測再到可以做 CT。
  • 從一開始每天只有吃飯睡覺到各種活動越來越豐富。

這一切都在慢慢的越來越好。

截止刊發前,「麥兜媽」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目前她恢復的很好,已經在等出院後的隔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