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二大的水系流域


广东省第二大的水系流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坚强不屈的潮汕人离不开各自母亲河的孕育。

韩江自古以来,沿用的名称有员水、恶溪、恶溪水、恶水、鳄溪、鳄水、鳄波、意溪、溢溪、蔡家围、湫水、凤水、凤凰溪、鳄渚、韩江、韩水、韩溪、韩川、湘江、东江等20个。其中的员水是古韩江的本名;恶溪、恶水、恶溪水、鳄溪、鳄水、鳄波、鳄渚、意溪、溢溪、蔡家围十名,是因当时韩江有鳄鱼而得名,或因此而转称的;凤水、凤凰溪皆因韩江有一水源于凤凰山;韩江、韩溪、韩水、韩川都是后人纪念韩愈治潮祭鳄而改名的;湫水因龙湫水而得名;湘江即相传韩湘子辅建湘子桥而得名;东江因地处潮州城之东而得名。

韩江沿用的20个名称中,有的原专指韩江的一段,有的泛指整条韩江。韩江诸多名称,现常用的只有韩江一名。其中的意溪一名已成为特指潮州城东一个镇的专用地名,鳄渚、蔡家围又是意溪的别称。

韩江水系为格子状水系。上游由汀江和梅江构成。汀江长323千米,11802平方千米,占流域总面积的39.2%。发源于福建宁化县西南部、武夷山脉东麓,在木马山北坡的赖家山村。一泓清流蜿蜒向东南,穿过龙门峡的石灰岩洞(岩洞石壁上前人留有“源头活水”石,洞内两块白色石头据说为龙牙),经长汀、上杭等盆地,斜切闽西的北东向山脉,形成许多险滩峡谷。位于闽粤边境长5.5千米的棉花滩花岗岩峡谷构成了汀江的“咽喉”。已建成最大坝高111米,总库容20.35亿立方米,电站装机60万千瓦,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水产养殖功能的棉花滩水电站。汀江较大的支流有旧县河、黄潭河、永定水和梅潭河等。梅江长303千米,13929平方千米,占流域总面积的46.3%。发源于莲花山脉西北坡乌凸山(又称武顿)附近的七星岽,向北沿北东宽谷流动,五华水寨以上称孽汗,以下称梅江(176千米),流经五华、梅县等红色盆地,河谷宽广,梅州至三河坝段多峡谷。梅江支流多分布于北岸,主要支流有五华河、宁江和石窟河等,其中石窟河最大,长179千米,面积为3 681平方千米。汀江、梅江、梅潭河在三河坝会合后称韩江。文献都说韩江有两源头,不过汀江由于长度较大,与韩江干流流向基本一致,符合河流“维长”的原则。

广东省第二大的水系流域


大埔县三河坝至潮州竹竿山为韩江中游,长107千米,占流域面积的12%。西岸是阴那山和释迦岽山地,东岸是凤凰山地。水急而多峡谷,居民点少,只有高坡、留隍、归湖等小盆地。较大的支流有丰良河、凤凰溪等。

广东省第二大的水系流域


竹竿山以南选入三角洲平原,占流域面积的30%,河道宽浅,泥沙淤积。

广东省第二大的水系流域


凤凰洲以下分西、北、东三支。西溪在庵埠附近分为梅溪、新津河、外砂河;北溪在东里义丰溪出海;东溪又称莲阳河,在北港口出海;此外,南溪是沟通北溪与东溪的运河,长10千米。韩江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有17个出海口,其中北溪有9个出海口,1953年以后对河口进行整治,集中为五条河道入海。每个出海口附近均建有桥闸,分别是梅溪、下埔、外砂、莲阳、东里,这些桥闸阻挡海潮,未建防潮潮闸前,海潮上溯15一20千米。大潮时东溪到达湖心,西溪到达上窖,北溪到达新浦。

广东省第二大的水系流域


韩江流域内集水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各级支流共有53条。主要干支流有梅江水系的琴江、五华河、宁江、程江、石窟河、松源河;丽江水系的樟溪、梅潭河;韩江干流的大肚溪、丰良河、白溪水、凤凰溪、文祠桂坑水。

广东省第二大的水系流域


韩江流域是我省第二大流域。历史上韩江是运输大动脉,新中国成立前通航1500千米以上,但水浅航道标准低,水位不稳定,松口以下和汀江茶阳以下通航30 ~5O吨机动船,下运水泥、煤炭、木材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