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为县域房产带来机遇(凡人说房)


疫情,为县域房产带来机遇(凡人说房)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大转变,让人们清醒了,知道了现实永远比理想要“骨感”。理想是花,现实才是实实在在的果实,花只能远观,但不顶用。

这种想法对购房心理冲击很大,把买房的虚幻思想打回了现实。疫情来了,房子再大再豪华,既当不了吃也当不了喝。一大屁股债,不如殷实小日子,家有余粮才能心中不慌。确实有需求,比如孩子在当地工作,想法买房理所当然,也是必须。没有实际需求,资金又不够雄厚,借债去外地买房,人们都不会那样干了。所以“扎堆”去大城市买房的现象失去了存在的合理,必将渐行渐远。

疫情,为县域房产带来机遇(凡人说房)


那么,疫情过后哪里会是房产的爆发点呢?答案是县城,县域将会是近几年房地产的热点,将会成为很多人的首选。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县域房产的绝对价格低,泡沫比例小。大多数的县城被列为五线及以下城市,总体价格上涨空间小,又处在房价暴涨期的后段,上涨幅度小,绝大多数处于五千至一万一平的水平,极少数在一万以上。随着物价上涨和工资提升,普通民众的相对购买力有所增加。

其次,农民收入快速增加,使进城买房成为可能。近几年,农村居民收入明显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农民可以支配的现金收入增长明显。县级公共基础设施相对健全,所享受的公共福利多,比较乡镇一级而言优势大,这是农民进城买房的一个关键点。同时,当下房产价格徘徊不定,稳中有降的局面,也对农民进城买房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

第三,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不可小觑。当前,开发农村市场是金融行业的重点,对农民贷款条件不断放开,农民所享受的贷款优惠并不比上班族差,这为农民进城买房提供了较大帮助。“交个首付,先把房子买了,剩下的让孩子自己还”,这种想法、做法已成为普遍现象。随着集体土地入市的到来,农民所拥有的潜在财产价值将大大增加,贷款买房会更加便利。

第四,城镇化发展需求,是县域房产持续看好基础。因为我们国家的城镇化还没有到达一个较高水平,城镇化还是发展大趋势,这种发展需求,也决定了楼市有需求。疫情对其冲击只是暂时的,疫情过后,虽然不可能象一二线城市那样火爆,但人们该进城还是要进城,该买房还是要买房,所以冲击不大。特别是经过疫情的间隔,需求会有所积攒,等疫情过后,在楼价适当回落的前提下,应该还会出现一个小高潮、一个“小阳春”,这应该是大概率的事。

正是基于上述多种因素,房产热点的出现将是在县城这一个层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