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警察也是网格员, 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是警察也是网格员,

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而网格员作为社区一线“常驻军”,担负着守护社区居民生命安全的重要责任。疫情期间,鄂温克旗公安局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既是警察,又是社区网格员,承担了双重责任,“446户、1155名常住人口,107名外来人口,其中重点疫区返回10人”,10名民警用了4天、50小时,硬是将无数据的小区人员底线排查得清清楚楚,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民警们用平凡细致的工作,用“脚底”织就了一张“防护网”,将精确的数字及时汇集到指挥部,为阻击疫情提供坚实有力保障的战斗基础。

中鼎半岛小区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和鄂温克旗交界处,隶属呼伦贝尔市新城区,行政管理还不健全,没有社区居委会,小区住户管理相对薄弱,基本数据不完备,给疫情摸排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小区内为多层建筑和别墅混合,业主人员结构比较复杂,有海拉尔区户籍的也有鄂温克旗户籍,还有一些外来投资经商人士。为摸清小区整体住户情况和外省返乡人员数量,按照“不漏一人,不漏一户”原则,鄂温克旗委政府按照疫情防控网格化的要求,将这个难点区域分包给了鄂温克旗公安局,要求数据精确,情况清、底数明。局党委立即抽调10名精干警力对中鼎半岛小区全面展开数据摸排,采集一手信息,掌握人员动向、做好排查登记……

是警察也是网格员, 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大年初三,10名民警深入中鼎半岛小区,与卫健、物业和新区公安分局等部门对接。在防控疫情的“战场”上,他们既是战斗员,又是信息员、宣传员。“您家有几口人?近期有无外来人员返回?”“您家人有从重点疫区回来的家属吗?” 排查初期,10名民警每天的任务是打电话核实,最多每天要打100多个电话,有的居民一听是核实身份的电话,二话不说直接挂,有的直接拒绝提供,有的居民年纪大了,得隔着电话喊上几嗓子对方才能听得清。为确保管控不留盲区, 在前期电话走访排查的基础上,又开始进行第二轮全覆盖、无缝隙、地毯式摸排。民警包户到人,逐一走访、询问、登记。

是警察也是网格员, 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很多居民对疫情情况尚不了解,对过年期间民警上门登记走访心有抵触,入驻小区的民警都有丰富的群众工作基础和经验,“大姐,鄂温克公安局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您好,请出示身份证进行外来人员登记,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有的实际居住地与登记不符都要排查精确,我们会往返多次,想尽办法联系到住户,做到百分之百精确”驻守小区的王伟说到。入户排查过程中,多数居民都能理解,有一名外省籍人员拒绝提供个人信息,民警就充当宣传员,从疫情形势讲到国家政策直到居民理解。“虽然每天步数为1万多步,但有了群众支持、理解,我们的工作好干多了”,基层基础大队辅警吴京珊说到。

是警察也是网格员, 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排查初期,中鼎半岛排查组民警连续几天工作到凌晨二、三点钟,安排小区封闭管理、人员分工和基础数据排查等工作,几天的工作成果显著,初步掌握了整个小区的基本数据;同时,对从疫情重点地区返回人员的排查做到一人不漏,每名民警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挨个给外地返乡的居民电话回访并做好登记,通过“摸排走访+电话回访”的方式,第一时间掌握他们的健康状态。

是警察也是网格员, 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法制大队民警马永利是中鼎半岛工作组的副组长。负责向旗防疫指挥部汇总上报小区住户人员流动情况,还要事无巨细解决群众的困难和要求。小区有五户武汉籍返回人员,他对重点区域返回人员每天视频见面,是否落实居家隔离。

是警察也是网格员, 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国保大队副大队长李文忠,负责中鼎半岛小区入户排查,小区出入口体温检测和车辆、人员登记工作,“扫扫雪还能暖和点”,李文忠笑着说,为了抵御严寒,闲暇时他就拿起门岗的大扫帚,帮助物业清扫院子热身。两名50岁以上的老民警朗布和包连胜坚守岗位,胳膊摔伤愈合不久的包连胜在一次执勤中突发胃炎,紧急就医后依然返回工作岗位,这些温暖的小事像一盏明灯,温暖我们的心间。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警察的身影,身兼“网格员”的民警深知责任重大,连续超负荷工作28天却不改初心,居民自发为执勤的民警送去防护用品和食品,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实的扎实有序,得到居民群众一致好评,成为温暖的警民和谐底色,在灾难面前,公安民警就是替人民群众遮风挡雨的盾牌!团结就是力量,相信防疫阻击战一定能打赢!

是警察也是网格员, 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