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人不太親近,沒什麼話說,甚至不如跟外人說的多,該怎麼辦?

安若婷


小時候,家是我們的樂園,在家人的愛護下幸福地成長;長大後,家是我們的驛站,也是我們避風的港灣。家又是一個充滿親情的地方,無論你是在天涯,還是在海角,家人總是把你牽掛。我與家人都是家中的一員,有責任共建一個幸福美好的家。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感覺和家人不太親近,沒什麼話說,甚至不如跟外人說的多,這與我們個人有很大的關係,無論有什麼樣的代溝,都不是沉默冷淡的理由。想想為什麼外人說的多,無非是有共同感興趣的話題。話不投機半句多,我認為用在家人身上是不恰當的,個人的閱歷不同,性格相異,看似不可調和,其實只要我們改變一下,順應家人(對長輩的孝順吧),總是能其樂融融的。起碼不會是冷漠、是猜疑、有吵不完的架, 甚至出現父子反目成仇等極端事情!

一曲多麼溫馨,給我們啟迪。我們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媽媽的一些嘮叨,爸爸杯中的故事,也是他們想告訴我們的。愉快的交流中,才能顯示家的溫馨。

家庭,是世界的縮影,是考驗一個人有沒有責任感的地方。如果你對家人都不親近,那你還能為世人所相信嗎?沒有親情的人,就不可能有幸福的人生。

包容別人體現了一個人的素養,何況給你親情的溫暖和天倫之樂的家人! 面對家人親切的笑臉,聞著飯菜香味撲鼻,這才是人生最美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