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涯中,除了导师,还能向谁求助?

解螺旋公众号·陪伴你科研的第2097天

导师很忙,还有这些人能帮你

虽然不知道每个研究生读研前都抱有什么期待,但可以肯定的是,读研并不是去做一个无偿的志愿者的。

从一开始读研,我们就会遇到很多很多问题:应该读哪些期刊文章?应该怎么订购耗材?当我询问学长们还有多少年能毕业的时候,为什么他们都要笑?

别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问题可以问导师,就算这位老师看上去应该是学识渊博、乐于助人的,或许还略有小钱(资助),他也不一定有空手把手教学生。

多年来,大部分都认为传统的学术模式就是这样的:导师负责传授知识,学生接受教导和培训,一直到学生成熟到可以独立了,可以承担实验室中的一些职责。

《星球大战》中,尤达曾经说过:“一位师父,一位学徒,只有两个,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但现实中情况要复杂得多,一个导师绝不可能只有一个学生,学术界可没有“二人原则”。

第一, 导师负责带教的学生有很多,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和实验室的技术员。

所以说,现实中的师徒模式往往是:师傅有4到20个左右,实力排名各不相同的学徒,而且大多数学徒挣的钱还不够糊口。

因此,导师不仅不会从早到晚盯着你学习,甚至可能几个星期都联系不上。

许多实验室还有些不成文的规定,除非你的问题十万火急,否则你不应该随便打扰你的导师。

比如,不该问导师:“我应该添加多少镁?”除非实验室起火了,才可以问导师要怎么办。

第二,导师对你的学业负责,但他并不负责对你培训。

导师还有其他很多工作:筹款,授课,监督实验室工作,提交论文,参加委员会,总是整天愁眉苦脸的……

所以,导师根本不会有很长时间呆在实验室,更别说带教学生了。

第三,很少有导师会亲自做实验工作。

他们很少会来实验室,更不可能碰试剂、玻璃器皿,别幻想导师会亲自教你怎么做实验。

现实中,导师很可能会安排一位博后师兄或师姐带你做实验。

第四,那到底导师在忙些什么呢?

归根到底,为什么导师不能亲自指导你呢?

主要是因为他们忙着数钱,一边咯咯笑着……

那么,研究生究竟应该去哪里、找谁学习呢?

以下是几种可能的替代导师的学习对象:

1. 学长学姐

学长学姐们一两年前同样经历过这样的尴尬期,所以他们最能理解新生的困惑。

但另一方面,如果他们真的有很好的洞察力,他们就不会还没毕业了。

所以,对他们的建议最好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谨防被学长学姐坑。

2. 博士后

如果你实验室的博士后也想升级做导师的话,他们也要学习如何指导学生。

所以,他们可能会帮助你学习,同时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

不过,他们毕竟还不是导师,不一定会做的很好,见谅吧。

3. 研究员

对外行来说,研究员比博士后高一级,但比导师低一级。

换句话说,他们的经验和导师差不多,但是没有对学生进行培训的职责,没有资助,没有大学的认可,没有终身职位,也没有令人满意的薪资。

但是研究员往往是实验室里最见多识广的人。

作为在实验室中经验最丰富的人,他们比导师更了解实际情况,所以他们是比较好的学习对象。

4. 本科实习生

不耻下问、向实验室的本科实习生寻求帮助,会让别人觉得你这个人把知识看得比等级制度重要。

这也能让本科生们一尝权力的滋味。

不过,他们毕竟经验较少,他们提出的建议还是慎重采纳吧。

5. 网络帮助

如果你对研究有困惑,但导师没空为你解答,或者内向的性格导致你一开始就不去问导师。

不要害怕,网络可以成为你的导师!网上能查到的内容,或许比导师嘴里问出来的要多得多!

6. 其他教职人员

不要害怕他们会告诉你的导师说你去向他们求助了,这并不是对导师的背叛。向别的老师寻求帮助并没有错。

学习生活中,害怕寻求帮助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向导师以外的人寻求帮助比听起来是一件略害羞的事。

上个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报告称,和高年级研究生和博士后的积极讨论能提高生物学博士生的技能,甚至比导师的指导更有用。

所以,与其一个人苦苦挣扎,不知道该向谁求助,还不如向那些导师之外的人寻求指导。建立一个互相帮助的学习网络,一旦自己多学一点,也能帮助到他人。

https://www.sciencemag.org/careers/2019/11/experi-mentoring-where-turn-when-your-pi-can-t-help

研究生涯中,除了导师,还能向谁求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