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限,愛不會消逝|父母該如何與孩子談“死亡”?幾歲談合適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少“生死教育”這一課。

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人們對死亡相關話題總是忌諱和迴避,家長和老師不願意和孩子討論死亡話題。這也是很多孩子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不明所以的原因。

白巖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這句話倒出來我們成人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是多麼的“無知”,更別提給孩子談“死亡”教育了。

近日,一位71歲的老人在家中去世,留下一個6歲的孩子在家。爺爺生前告訴孫子不能外出,因為外面有病毒,而孩子很聽話,爺爺去世後孩子一直自己一個人在家吃餅乾度過。

先不說孩子為什麼沒有打求助電話?我們就來談一下,6歲的孩子在面對死亡時,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情?6歲的孩子對生死又能理解多少?

生命有限,愛不會消逝|父母該如何與孩子談“死亡”?幾歲談合適

不懂“生死”教育的家長,註定讓孩子成為一個沒有感情的人

還記得去年回孃家,村上的一位老人去世,這家的孫子大概7、8歲的樣子,在全家人都悲痛欲絕的情況下,竟然給自己的小夥伴說說笑笑。全然不知是自己的爺爺永遠的離開了,更談不上傷心了。有鄰居說真的是白養了他這麼大。

家長對孩子的“生死”教育少之又少,才導致了孩子的爺爺去世後自己卻渾然不覺。

孩子的教育中缺少“生死”教育,會讓孩子感受不到分離的痛苦,當一個人面對“死亡”的時候都沒有感覺,你能指望他對你能有多少感情。

“生死”教育的本身是關乎孩子的本性和價值

近幾年,很多青少年自殺的新聞層出不窮,這些孩子不管是被學習壓力所致,還是被來自父母的壓力逼迫導致,亦或者是因為家庭瑣事導致。但是,他們最終選擇用結束自己的生命來反抗。可見他們對生命的“輕視”。

薩瓦特爾說:“認識死亡,才能更好地認識生命。”這些孩子之所以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死亡”。一個人連“死亡”都不懂,怎麼會知道生命的價值呢?又怎麼會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呢? 

疫情之前帶孩子下樓玩,忽然聽到一個大概5、6歲的孩子因為爺爺打了孩子一下,結果就對著自己的爺爺大聲的吼道:“你再打我,我就殺了你”。當時,有好幾位家長都在樓下帶著孩子玩耍,聽到後都很震驚。其中一位年紀比較大的老人對孩子說:“你知道殺人是犯法的嗎?你知道殺人是什麼意思不?這麼小一點戾氣這麼重幹什麼?”孩子的爺爺笑了笑說:“孩子小不懂事,胡說的。”

多麼可怕的一句話。也許孩子是因為對爺爺的不滿才口無遮攔,也許就是再電視上學到的一句話被自己無心的說出來了。從孩子的態度上我們可以看出,家庭對孩子教育缺乏,會使一個孩子的本性發生很大的變化。

孩子本性都是善良的,為什麼有些孩子卻走向了犯罪?一些原因就是家庭的教育,另外一部分原因就是孩子對“生死”不理解,對生命的輕視。

生命有限,愛不會消逝|父母該如何與孩子談“死亡”?幾歲談合適

怎樣對孩子進行生死教育?

1、請為孩子解釋“什麼是死亡

告訴孩子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規律,是不可避免的,告訴孩子死亡是很正常的生命過程。告訴孩子死亡可以在任何間、任何地點發生,我們無法確定是在哪一刻。當死亡來臨的時候我們要用平常心面對。告訴孩子要珍惜身邊的一切。

2、結合情景,選擇合適的機會

以前帶孩子外出的時候,孩子總喜歡去伸手摘路邊的花花草草,我總是不允許孩子去摘,有一次女兒生氣的問我:“為什麼不讓我摘”?我就告訴她:“花和人一樣都有生命,你摘了這些花,這些花就死了,她們的媽媽會傷心的。”說完之後女兒沒有再摘,玩耍間她看到旁邊的一多桃花枯萎了,說:“媽媽,我摘這多死的可以嗎”?我說:“這朵花雖然死了,但是裡面有她的小寶寶,如果你摘了,就會把她的寶寶也弄死了,她們還要保護她們的寶寶。”女兒似懂非懂的點點頭不在摘了。

生命有限,愛不會消逝|父母該如何與孩子談“死亡”?幾歲談合適

3、與孩子談論“生死”做到“三不”

① 不迴避談論“死亡”話題

當孩子越是想要尋求一個東西的時候,我們如果避而不答,或者是轉移話題,那麼孩子的好奇心將會越重,就會反覆的去問。所以,當孩子和我們談論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不要隨便搪塞孩子,可以告訴孩子有生必有死,就像花草樹木,蟲魚鳥獸一樣都會面臨生死。

② 不讓孩子產生美好的錯覺

當孩子看到死亡的時候,我們不要給孩子編一些美好傳奇的故事讓孩子誤認為死亡是為了去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這樣容易誤導孩子,讓孩子產生錯覺。或者對孩子說他們只是睡著了,這樣就會像開頭的那位孩子一樣以為爺爺睡著了,孩子卻一直在等的爺爺想醒來。

③ 不讓孩子產生恐懼

當孩子看到一些畫面,比如電視裡有很多過馬路出車禍的場景,如果看到會不會產生恐懼心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告訴孩子,過馬路的時候要看紅綠燈。當孩子面對一些危險的時候,我們更不要拿死亡嚇唬孩子,以此達到我們讓孩子長記性的目的。

生命有限,愛不會消逝|父母該如何與孩子談“死亡”?幾歲談合適

給孩子談“死亡”是他們明白“活著”的意義

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這中間要經歷很多,當我們還在從容地經歷這個人生過程的時候,我想我們更應該讓孩子逐漸明白“活著”的意義。

當孩子感受到一個動物、一株花草、一個人的離去再也無法擁有的時候,告訴孩子“死亡”,讓孩子明白死亡意味著什麼?死亡會給我們帶來什麼?讓孩子明白生命是如何的寶貴,活著是多麼的美好,只有活著才能讓我們體驗、創造更多美好的生活,欣賞這五彩斑斕的世界。

之前因為家裡的狗狗死了孩子問我:“媽媽,小A死了去哪了?”我給孩子買了一本關於生死教育的繪本。

繪本《一片樹葉落下來》是巴斯卡利亞寫的,講述的是:一片樹葉經歷四季的變化,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就是一個快樂而美好的體驗。當我給女兒讀完這本書的時候,記得有一次帶孩子出去玩,孩子撿了一些樹葉,嘴裡還說著這片葉子是弗雷迪、這片葉子是丹尼爾、這片葉子是艾爾弗雷德,然後把這些葉子輕輕的放到自己的推車後座裡。

一片葉子最後會迴歸大自然,他們生前享受陽光的沐浴,給他人帶來歡樂,然後選擇用另一種方式來迎接新的開始。世間萬物變化很奇妙,生命雖然是短暫的,但是死亡不代表一切都結束。

生命有限,愛不會消逝|父母該如何與孩子談“死亡”?幾歲談合適

每個階段的孩子認知不同,我們要有差異的與孩子談論“死亡”

“臺灣高雄師大教授張淑美在《兒童生死教育之理念與實施》一文中指出:兒童在 4 歲左右就會產生死亡的概念,如果無法得到父母或老師的正確引導,容易對死亡產生錯誤認知,進而產生負面情緒,影響一生。”

第一個階段:(0-4歲)孩子對死亡和分離無法分辨

女兒兩歲半的時候,家裡的一條博美犬死了,我老公怕女兒傷心,就告訴女兒“狗狗去很遠很遠的地方了找她的媽媽去了”。

孩子在0-4歲這個階段對“死亡”並沒有什麼概念,她們只知道自己喜歡的東西從身邊消失了,而產生了“分離焦慮”。她們面對分離更多的是因此產生的一些情緒上的反應,卻無法分辨死亡和分離。在這個階段我們不必跟孩子聊起“死亡”的話題。在這個階段更多的是給孩子建立安全感。

第二個階段:( 5-9歲)知道死亡卻不知其真正含義

這個階段的孩子知道死亡,卻不能夠理解真正死亡的含義是什麼,可能更多的是對於“死亡”的好奇,在這個階段如果孩子提及關於死亡的話題,家長可以坦然的告訴孩子,不要恐嚇孩子,更不要隻字不提,躲躲閃閃的,如果家長非常忌諱在孩子面前談及死亡話題,那麼孩子就會認為死亡非常可怕,因此產生恐懼心理。

第三個階段: (9-18歲)理解死亡卻不能重視生命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死亡有了很成熟的認識,知道死去就不會再回來,永不相見。這個階段的孩子會經歷一個叛逆期,叛逆期的孩子做什麼事情容易衝動,所以,當孩子在這個階段時,我們更應該告訴孩子熱愛生命,珍惜生命,讓孩子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期待,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生死觀。

生命有限,愛不會消逝|父母該如何與孩子談“死亡”?幾歲談合適

死亡,是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如果給從未經過世事,未經歷過生死離別的孩子們講解關於死亡或者去世是很困難的,正因如此,我們才更要給孩子談談“死亡”話題,讓孩子明白生死從來都是不可以選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