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電梯,上公廁……要緊事想出門?這些防護先做好

看著不斷變化的確診和疑似病例數字,疫情爆發的高峰期仍在持續。然而,經歷了“紋絲不動”“巋然不動”“一動不動”的宅家假日後,市民們難免會有要緊事要出門。


無論是居家還是出門,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為此小編收集了網友們的疑問,從中歸納出 10 個精選問題,為大家解答。


【外出篇】


1. 坐電梯會有感染風險嗎?該怎麼防範?


有風險,但可以防範。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指出: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


電梯是密閉狹小的環境,如果與病毒攜帶者同乘一部電梯,可能會被其咳嗽、噴嚏、講話帶來的飛沫感染。


如果飛沫落到按鈕或牆面上,則可能通過接觸傳播給下一個人,他如果用手摸了嘴、鼻子或眼睛,就可能被感染。


不過別擔心,想預防,記住三句話:戴口罩坐電梯,不用手來碰臉,到了家就洗手。


現在朋友圈流行的紙巾包手指,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方式。


坐電梯,上公廁……要緊事想出門?這些防護先做好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包完手指的紙張、戴過的口罩、都不要觸碰汙染面;如果觸碰了,儘快用肥皂和流水洗手 20 秒。

坐電梯,上公廁……要緊事想出門?這些防護先做好

3. 附近街區有確診病例,使用公共廁所還安全嗎?


基本安全,但有細節需要注意。


公廁中可能存在接觸傳播,雖然廁所裡大家哪都不想碰......但有時難免遇到衣服蹭到周圍、接觸到馬桶圈的情況,這時候要額外做好洗手、衣物消毒的工作。


另外,公廁中也可能存在飛沫傳播,請戴好口罩。


坐電梯,上公廁……要緊事想出門?這些防護先做好


4. 新型冠狀病毒,能在這些體外環境留存幾天?


病毒在體外環境仍能存活一段時間,但不一定具有傳染性。


目前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生物學特性缺乏瞭解,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照與其相似度極高的 SARS 病毒的生物學特性作推測:


  • 其在塑料、玻璃、馬賽克、金屬、布料、複印紙等多種物體表面,均可存活 2~3 天;
  • 在室溫 24 ℃ 條件下在尿液裡,至少可
    存活 10 天


然而,存活不代表一定有感染性。


研究表明:如果含高濃度 SARS 病毒的飛沫落到易吸水材料上(如干燥紙張、棉布),5 分鐘就不再有傳染性了;如果落在不吸水材料上(如塑料、防水外套),需要 1 小時。


【居家篇】


坐電梯,上公廁……要緊事想出門?這些防護先做好

6. 小區疑似/確診病例使用過的垃圾,是否會造成感染?


有可能,但是幾率非常小。病毒攜帶者使用過的垃圾,基本只能通過接觸傳播給下一個人。


所以我們的預防建議是:


➊ 任何時候,請認真洗手,或者帶一瓶酒精免洗洗手液;

➋ 沒事別碰什麼可疑的東西;

➌ 丟垃圾時,如果一定要掀垃圾蓋,請戴個一次性手套;

➍ 自己用過的口罩,請自覺密封裝好,並分類為有害垃圾;

➎ 溫馨提醒保潔人員,做好防範。


坐電梯,上公廁……要緊事想出門?這些防護先做好

坐電梯,上公廁……要緊事想出門?這些防護先做好

坐電梯,上公廁……要緊事想出門?這些防護先做好


坐電梯,上公廁……要緊事想出門?這些防護先做好

坐電梯,上公廁……要緊事想出門?這些防護先做好

坐電梯,上公廁……要緊事想出門?這些防護先做好


美編:張強

校對:張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